学术投稿

浅谈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刘莉

关键词:医院管理工作, 医护技人员, 综合评价, 诊疗经过, 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 医疗教学, 医疗活动, 医护质量, 科研培训, 技术水平, 法律依据, 病人, 病情变化, 病案管理, 组成, 资料, 治疗, 诊断, 影像
摘要:病案是医护技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依据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护理共同完成的由文字、图片、影像等组成的记录文件。它能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医院医护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医疗教学、科研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病案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谢雪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4例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率是9.52%,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率是28.57%,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χ2=4.94,P=0.026<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的损伤小,临床疗效好,手术成功高并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郭银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前列增生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我科于2012年11月19日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例,护理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尿潴留、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注意体位、膀胱冲洗护理、疼痛的护理、基础、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法。

    作者:胡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钾镁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治疗的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效果接近,但治疗费用较低,为患者减轻了治疗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代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防控体会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防控方法。方法:强化无菌观念,扩大消毒范围及无菌区,加强留置尿管护理。结果:有效缩减了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病例。结论:有效提升了留置尿管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控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严志梅;吕俊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尹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药证直诀》脘腹痛病症诊治思想研究

    将《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脘腹痛病症的名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阐释了脘腹痛的诊治思想。

    作者:王晓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其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护理情况。结果:顺利完成睡眠监测的有123例患儿,由于患儿出现抽搐而导致监测失败的有2例,患儿因为环境陌生而哭闹不停无法入睡导致监测失败的有1例。结论: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够确定佳的临床治疗方案。其中,要想使监测更加安全与准确,做好夜间的监测护理是重要环节,也是节约时间与金钱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欣普贝生(P ro pess)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待产足月(36+4~41+6W)单活胎孕妇共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宫颈成熟度明显增高,24小时阴道分娩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下降,引产成功率为96.3%,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意(P<0.05),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羊水污染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用药方便、安全、高效,是目前用于晚期引产促进宫颈成熟的首选药物。但有诱发宫缩过频的副反应,用药后需要严密监测胎心及观察产程,必要时停止用药。

    作者:鲁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中应用中药口服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口服液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采用退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0%(190/200)。此外,患者发生上腹部不适和轻度头昏、腹泻的患者为8例,占8.0%,但是停止服用之后,症状效果。结论:在临床上,中药口服液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消炎以及解热、抗病毒等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因此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要说明自己存在的过敏史等情况,避免发生过敏反应。要严格地限制剂量地使用,同时在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者药物的浓度,要注意好药物的配制方法,避免出现污染等情况。

    作者:王蕴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疾病更好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进行该手术患者手术成功26例。进行胆囊分离时出现破裂情况有2例,手术一般在50分钟到两小时之内结束,手术平均耗时73分钟。我科收治28名患者皆为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1例。无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率较高,对身体各项机能以及内环境影响不大。充分术前准备以及严谨仔细的手术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泳涛;徐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居民慢性疾病分布及高血压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以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五个村的4223名老年居民为例

    目的:通过研究为社区居民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结合免费健康体格检查,收集老年人群主要的慢性疾病,并采用1:1配对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的信息。结果:模清了横泾社区主要慢性病和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这三种慢性病明显高于其他疾病;职业体力、饮酒、吸烟、家务、锻炼、BMI 、WC、脉压差、打鼾、脾气均与高血压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10项生化指标中,除 TP、ALB外,其他指标均随血压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作者:钱建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数字化超声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化超声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数字化超声波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静脉内径血流信号和声像图表现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临床治疗后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指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超声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急诊科所面对的危重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社会矛盾集中,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护士自我保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法对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性治疗,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临床效果与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取的60例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氯胺酮基础麻醉,每组患儿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呕吐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轻,两组患儿手术时心率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结论:应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降低了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朱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方法:以46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接受高原缺氧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在对高原缺氧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针对性的实施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调查显示,以上46例患者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症状得到了及时的缓解,36例治愈,治愈率为78.26%,好转8例,所占比例为17.39%,2例发生死亡,占4.35%。结论:在临床上对高原缺氧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田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生物化学指标检验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以及应对方法,为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质量控制提供参照依据。方法:对临床生化检验之前,检验过程中,以及检验后的各个过程涉及到的操作,试剂,仪器,样本等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并根据笔者以及所在科室医学同仁们的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相对的解决策略。结果及结论:经分析总结,下述过程都可能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标本保存与送检、检验室环境因素、仪器因素、分析后核对等,并且笔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李玉兰;袁毕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140例临床诊断探究

    目的:通过探究内科急诊腹痛病患的临床诊断方法及疗效,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充分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140例急诊急性腹痛病患,对全部病患入院后的临床检查和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对全部病患诊断的临床报告所显示,所有被观察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病患中,57例急慢性胃炎症状,占比40.7%,26例消化道溃疡,占18.6%,19例泌尿系结石,占13.6%,10例急性阑尾炎,占7.1%,7例细菌性痢疾,占5.0%,7例突发心肌梗塞,占5.0%,6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占比4.3%,5例胃癌病患,占比3.6%,3例尿毒症,占比2.1%,精确诊断率为98.6%,误诊率为1.4%。结论:及时对急性腹痛病患行病史检查、病情跟踪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并确诊病患相应的临床症状,为其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硬膜外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 ,LC),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疾患的一种新技术,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众多合并症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避免 CO2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同时要求一定的麻醉深度。笔者选择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的50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孟鑫;赵春江;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早期检测分析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通过检测血管的收缩期大管径(Ds)、舒张期小管径(Dd)、压力应变弹性指数(Ep)、弹性指标参数(β)和顺应性(Ac)、脉搏波放入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PWVβ)等七项参数变化,来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两组间各参数值经 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发现:Ds -Dd 和 Al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人间差别无意义:Ep、PWVβ和β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颈动脉测值高于正常人;Ac值:P<0.05,说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颈动脉测值低于正常人。结论:以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芹;亓立英;吕连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