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娇娇;高岩;侯春蕾;常香云;柴昶虹
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其中中医妇科学就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且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妇科学发展至今,经过将近20年左右的历史发展变迁,中医妇科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临床科学。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知识结构主要是由妇科的病理特征、治疗时出现的病发规律等组成,这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妇女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章探讨研究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对中医妇科的研究作出微薄的贡献。
作者:何以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特点和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迟钝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并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能够明确诊断。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多方位人性化护理,改变了以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封闭、机械、被动的工作模式,手术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娴熟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贯穿于患者围手术期,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就医人数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声誉,扩大了医院的影响。
作者:刘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隐患以及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并探讨相应对策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后,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避免了护理工作中许多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蔡恩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杏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二型糖尿病效果较二甲双胍单独使用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姬庆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而常见的心理疾病,精神科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长,相处距离近,体会深。她们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偏执、猜疑、愤怒的环境氛围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作者:付雪;王焕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多饮、多尿、面部消瘦等。如果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会对患者的各项组织以及器官、心脏等造成慢性损害,还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为威胁,对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降糖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但患者服用降糖类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类型以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药物使用经验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服用降糖类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作者:廖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参考组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并以2012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对照组。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和其他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且其他的问题的发生情况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还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
作者:陈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缝隙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该组患者分为无缝隙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探讨无缝隙管理方式对患者、护士以及医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作者:卓晓勤;明洁;陈绍良;明星;何逢清;刘梅;刘鸿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堵塞3例,感染0例,发热1例,低血压5例,心律失常3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1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穆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钾镁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治疗的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效果接近,但治疗费用较低,为患者减轻了治疗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代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年间在我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112例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7.48%,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通过预防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段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在慢性肝炎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 Sysmex KX -21N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慢性肝炎55例、肝硬化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的 PLT 进行检测,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 PLT 显著减少(P<0.01),随着肝硬化进行 PLT 减少更明显。结论:外周血PLT 对评估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汤睿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发现糖尿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科学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受益终身;治疗要控制血糖以外,血压、血脂应该密切关注,还要定期检查各种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作者:张士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随着输血医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临床输血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临床输血的质量规范管理已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完善临床输血规程,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血液资源,终挽救患者生命,这之间有很多关键环节需要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本文针对此问题,对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详述。
作者:刘成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无痛肠镜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随机选择无痛肠镜200例,普通肠镜200例进行检查。结论无痛肠镜安全可靠,患者在无疼痛的全麻状态下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大肠疾病检出率,无痛肠镜在诊断大肠疾病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吴良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胃溃疡病人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人。经胃镜检查后均确诊为胃溃疡。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新液和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康复新液每次10ml ,每日3次,口服一个月。奥美拉唑肠溶片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仅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次20mg ,每日早晚各1次,口服一个月。除上述治疗方案外,均给予抗生素阿莫西林每次1g ,每日2次,口服使用一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7人;有效人数为8人;无效人数为2人,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2人;有效人数为10人;无效人数为5人,总有效率为81.47%。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9%)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4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效果,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分型均为气阴两虚型。对照组患者接受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降压、利尿等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有效性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满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口服液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采用退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0%(190/200)。此外,患者发生上腹部不适和轻度头昏、腹泻的患者为8例,占8.0%,但是停止服用之后,症状效果。结论:在临床上,中药口服液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消炎以及解热、抗病毒等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因此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要说明自己存在的过敏史等情况,避免发生过敏反应。要严格地限制剂量地使用,同时在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者药物的浓度,要注意好药物的配制方法,避免出现污染等情况。
作者:王蕴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