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王焕芹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130例进行分析,分析再次分娩方式选择的情况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130例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72例,试产成功60例,成功率为83.3%,12例改行剖宫产,终行剖宫产70例,占53.8%;再次剖宫产产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感染率上明显多于阴道分娩产妇(P<0.05);再次剖宫产产妇与阴道分娩产妇在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率和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综合分析产妇的情况,不能够将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的唯一指征;对于符合条件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进行阴道试产,能够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研究探讨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指导满意度和药物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指导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获得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烜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3月到2013年03月我院收治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占101(38.8%)例,胃溃疡患者占17(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127(48.8%)例,出血性胃炎患者占6(2.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占9(3.5%)例;中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5),在性别和季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以及复合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和患者的性别、季节无明显关系。
作者:高雪琼;和舒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肾细胞癌边缘部C T 征象与病理对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临床资料完整,对其术前边缘部C T 征象特点以及与术后病理之间的对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按照肿瘤边缘形态进行分类:27例边缘清楚无分叶;13例边缘清楚有分叶;10例边缘不清;假包膜划分为:包膜完整147例;包膜不完整104例,无包膜49例。结论:肾细胞癌边缘部C T 征象类型、分叶情况、清楚与否,与术后病理包膜情况、恶性程度和分级之间的存在一定联系,可以为预后估计提供帮助。
作者:武毅;李爱云;谢宝华;何锡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135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以研究组抑郁及焦虑程度较轻,住院时间较短,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中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李雯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神经外科是一个急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护士长期面对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工作负荷大,精神高度紧张,在这种具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中极易产生工作疲溃感,因此,对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碧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血液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2011年,我院对患者血液检验前血液样的处理、保存、运输等实施传统方式;2012年初,我院组织各个涉及血液样本收集的科室指导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记录2011年、2012年我院血液样本检查不合格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2011年我院24456份血液样本中有625份出现质量不合格情况,所占比例为2.56%,2012年,我院对相关人员采取培训后,30867份血液样本中仅有131份出现质量不合格情况,不合格比例为0.42%,且 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2012年我院血液样本不合格原因均主要为发生溶血。结论:凝血、溶血、血量不足以及稀释是临床常见的血样不合格原因,对采血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可显著降低血液样本不合格率,保障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内科患者在护理中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策。方法:评估我院老年心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并且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我院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强,减少了潜在危险的发生。结论:加强老年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从而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章小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把预见性思维中的可能性、灵活性、应用于骨科护理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认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妇科门诊的58例产后排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出现产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采取的具体护理方法与疗效。结果:在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产后做好排尿困难的提前预防和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奥扎格雷对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设为A1组(治疗组75例)与 A2组(对照组75组),针对 A1组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奥扎格雷进行治疗,针对 A2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对患者采取对其脑组织进行改善等措施进行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在 NDS 评分方面,A1组低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在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A1组高于 A2组明显(P<0.05)。对比两组完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奥扎格雷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情况也进行了有效改善,成功降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杨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出现窒息的新生儿130例,针对婴儿的窒息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经我院主助产士的干预护理,130例婴儿均痊愈出院,护理成功率为100%。结论:通过助产士的精心干预护理,有利于新生儿的生存机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 T 在肝癌的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价值,为肝癌采用C T 诊断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均先行CT 平扫,后进行多期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方式的临床检出率,并分析CT 的整体检出情况,以及三位重建情况。结果:CT 平扫检出率74.0%,C T 多期扫描门静脉期、肝动脉期及平衡期的检出率则分别为88.0%、92.0%和94.0%,与C T 平扫对比后差异性明显(P<0.05);另外,CT 检测的肝癌病灶多数为巨块型病灶,少数呈现为弥漫性与结节型病灶;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病灶与血管结构以及肝实质的空间关系,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解剖信息。结论:CT 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螺旋CT 多期扫描诊断准确率高,同时行三维重建,利于对病灶情况作出更全面的诊断,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钟学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沟炎手术的临床疗效和正确护理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换药室的100例甲沟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的合理安排,术后换药及时准确,护士的健康宣教,100例患者都及时痊愈。结论:青年学生甲沟炎多因嵌甲,运动损伤等因素造成,应针对原因,进行健康宣教,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发病。
作者:刘凤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下称传统剥脱术),术中出血较多,而术后患肢容易发生大片皮下血肿。为克服这些缺点,笔者近来将该手术加以改善,效果满意。
作者:付鑫;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对于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行经阴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观察两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观察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M 对于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优于 TAM ,且术式简单、快捷,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雪;蔡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急诊科所面对的危重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社会矛盾集中,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护士自我保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玻璃酸钠棉片贴补鼓膜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棉片贴补鼓膜进行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状的概率很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援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