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雄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胃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的确诊为慢性胃炎的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羊应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品检测仪器设备对保证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保障药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良好的性能可以推动药品检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药品检测实验室在药品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管理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药品检测实验室设备性能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王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遍开展,胃镜下活组织送病理检查也日益增加,有些医生临床操作不规范,胃镜检查诊断不准确,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导致医患矛盾。本文根据作者10余年胃镜检查的临床经历,分析并总结经验,以供参考,与广大内镜检查医生共同探讨,交流心得。
作者:李生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66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7.06%;经腹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44例,诊断符合率仅为64.71%;比较两种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1,x2=23.02)。经阴道超声对体积小(直径<3cm)的宫外孕包块诊断价值更高(p<0.01)。经腹超声对于体积大、位置高的宫外孕包块诊断较好(P>0.05)。结论:TVS 对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但扫查范围较小;TAS扫查范围广,但分辨率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机结合二者,可显著提高宫外孕诊断符合率。
作者:郭英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情境创设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校2012级“3+2”护理专业的1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班,对照班60名学生采用传统单一模型法教学,实验班60名学生采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分情况。结果:比较两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分情况,实验班学生均优于对照班学生,两班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情境创设法教授基础护理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了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实施和推广。
作者:李超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临床研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把5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使用不同方法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卢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性溃疡采用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单一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中药治疗,对两组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非常小,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师双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西替利嗪以及地氯雷他定两种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组胺含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 A 组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A 组6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显效(81.67%),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6例患者无效(10.0%),总有效率为90.0%;3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5.0%。B组6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显效(83.33%),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5例患者无效(8.33%),总有效率为91.67%;7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11.6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胺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组胺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以及西替利嗪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对于降低患者的组胺水平具有显著疗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其复发率显著低于西替利嗪。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17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接诊,全部确诊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皆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则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三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治疗一年后皆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连续治疗三周后,对比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95.00%(57/60),对照组则为80.70%(46/57),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发现研究组复发率为6.67%(4/60),对照组则为19.30%(11/57),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头孢抗生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也比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景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对于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行经阴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观察两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观察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M 对于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优于 TAM ,且术式简单、快捷,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雪;蔡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色谱-质谱联用是目前药代动力学中较为先进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LC -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本文主要介绍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法的发展现况及其优缺点,阐述其在药代动力学体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易啸;张开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电针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三组各19人,分别为联合治疗组、电针组、复方骨肽注射组。电针组:选用常规针刺法,针刺后留针并且连接电子针疗仪。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而选择不同的电流强度。复方骨肽注射组:根据患者情况找到患者适宜的夹嵴穴,俯卧,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骨肽注射液1ml ,迅速进针后找到适合的深度位置后回抽,若无血则将药物缓慢注入,每次0.5ml。联合治疗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使用。结果:经对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显著大于电针组患者(63.16%)总有效率,且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显著大于复方骨肽注射组患者(68.42%)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加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电针或者复方骨肽注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言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脉气血进行分析,并且观察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PaO2、PH 值、PaCO2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压力,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下称传统剥脱术),术中出血较多,而术后患肢容易发生大片皮下血肿。为克服这些缺点,笔者近来将该手术加以改善,效果满意。
作者:付鑫;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对比分析X线和C T 对胸部创伤带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接受的胸部创伤病患238例,对这些病患使用的X线和C T 诊断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肋骨骨折63例、气胸31例、肺挫伤48例、血胸25例、创伤性膈疝12例、肺不张19例、肺撕裂17例、纵隔与皮下气肿13例。结论:X线在检查胸部创伤时,简单、容易操作,是常规检查中的必须方法;C T 技术通常是复合型损伤病患以及严重病患的首要选择,它能够使创伤程度、性质、部位更明确,具有高准确性以及高敏感性。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回顾性整理和分析这52例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选取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36例患者采取了开腹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16例患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治疗疗效非常好,2例患者转为手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其余2例患者转诊。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有必要时应该转诊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并发症情况,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并发症者42例,占52.5%;出现抑郁并发症者38例,占47.5%。80例患者中出现便秘并发症者23例,占28.75%,治疗后上述并发症明显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5.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便秘,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吗丁啉,该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黄友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心胸外科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92%,而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胸外科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纪皖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以我院33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研究,根据术后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顺利的出院。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很高,对腔镜甲状腺切除相关知识加深了了解。结论:对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提供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的术后恢复,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