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麻醉对比全身麻醉行关节置换手术的系统评价

孙景雄

关键词:关节置换手术, 椎管麻醉, 全身麻醉,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目的:探讨产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我院妇科门诊的58例产后排尿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出现产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采取的具体护理方法与疗效。结果:在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排尿困难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产后做好排尿困难的提前预防和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产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200例尿液的样本都进行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结果。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1)尿液分析仪检验法阳性结果为58例,阴性结果为142例,阳性率是29.0%;显微镜检阳性结果为48例,阴性结果为152例,阳性率为24.0%;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方法假阳性率是9.52%,假阴性率为4.41%。结论: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夏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17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75例,根据孕妇羊水的污染程度将其分为I度污染组、Ⅱ度污染组和Ⅲ度污染组,分析不同分组的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I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6例,轻度窒息的有1例,没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5%,胎儿宫内窘迫1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75%;Ⅱ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8例,没有轻度窒息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1例,窒息发生率为1.69%;,胎儿宫内窘迫4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6.78%;Ⅲ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1例,轻度窒息的有7例,重度窒息的有1例,窒息发生率为13.56%,胎儿宫内窘迫35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9.32%,不同程度羊水污染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羊水污染越严重,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上通过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羊水污染的情况,并根据羊水污染的程度判断胎儿宫内的情况,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麻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彩超对21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的血管内径、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管壁结构以及血管腔内流血的情况,假若存在血栓,就对血栓的范围、血栓的回声等进行观察。结果:经彩超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18例,确诊率高达85.71%。在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8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急性期血栓,其中完全闭塞的有7例,不全闭塞的有3例;有4例患者为亚急性期血栓;有4例为慢性期血栓。急性期血栓患者的血栓回声呈均质低回声,慢性期血栓患者的血栓回声呈稍高或者是中等回声,还可以知道病程越长,回声越高。对于急性期血栓患者中的完全闭塞患者而言,患者管腔内没有血流的信号,对于不全闭塞患者而言,患者血栓部位周边有缝隙状血流信号或者是血流充盈缺损。结论:彩超不仅可以对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确诊,而且可以判断阻塞范围、阻塞程度,为了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通过彩超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彩超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所以应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梁英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 TPN 治疗,以全营养混合液形式装袋,每袋规格为3L ,采用静脉途径持续均匀输注;观察组采用留置鼻肠管,肠功能恢复后经鼻肠管滴百普力,每天含量为1000-1500 ml ,具体情况视患者的病情而定。营养治疗时间为十天,对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和上臂肌围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监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血淀粉酶,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数据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较营养支持前也明显提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职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法对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性治疗,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临床效果与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取的60例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氯胺酮基础麻醉,每组患儿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呕吐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轻,两组患儿手术时心率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结论:应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降低了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朱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50例患者清石率高达96.0%。结论:加强对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自2012年2月起,对流程优化在该单元的实施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即实施一年后参照我院对神经外科护理考核的常规指标如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程度等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与未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外科单元的护理各项考核指标在采用流程优化后有大幅提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实施流程优化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文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临床诊治观察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50例,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纳治疗,并加强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患者采用孟鲁斯特纳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

    作者:王莉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谢雪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同外科手术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对其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疗效、切口小、出血量小、不良反应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进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加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加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收集了本院自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并胸腔积液30例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选择200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回顾,历史性对照分析研究,给以对照组常规胸穿反复抽取胸腔积液后注入抗癌药,疗程长,且胸腔积液难以抽尽,易引起积液短期内复发或者造成胸腔包裹性积液,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引流癌性胸腔积液,并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简单方便,创伤小,副作用小,能较快改善压迫症状,疗效较好。结论: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加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简单方便,创伤小,副作用小,能较快改善压迫症状,疗效较好,能提高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病人寿命。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艾滋病领域 NGO 的社会资本要素研究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正在兴起“结社革命”,同样,在艾滋病防治领域,各种背景的NGO 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么何为 NGO 呢,即非政府组织(英语:Non -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缩写 NGO)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虽然从定义上包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该名词一般仅限于非商业化、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倡导群体[1]。

    作者:徐晶;张迎红;程甦;程红;路兰;郑一瑾;李金萍;余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肘关节损伤康复治疗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宋某,男性,23岁,专业训练4年,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国家级健将。在2013年7月投掷时,肘关节明显感觉疼痛,经牵拉肘部肌肉后,症状稍有缓解。经过三天的调整,患者的疼痛感依然很强烈,但做外展动作时痛感非常强烈,运动幅度受到明显限制。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肱骨内上髁撕裂伤。

    作者:齐方园;颜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早期筛选方法及人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进行早期筛选方法以及人际心理护理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在产后1周使用EPDS对于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产妇112例进行测评,将符合条件的32例高危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人际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在4周和8周的 EPDS 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DS可以作为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的早期筛选方法,人际心理护理对于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抑郁症状,降低抑郁症发生的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玲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运用中医辩证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等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1.4%,对照组为7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中,中医辩证疗法的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可以对身体的不适进行全面兼顾,并能够从多层次以及多靶点上进行调节,把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理念充分发挥出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发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2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72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经治疗后,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4.32±28.21)mL ;术后随访中,钢板位置稍高2例,肩外展轻度受限;1例内固定脱落。无切口感染、骨不愈合或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且优19例(26.39%);良23例(31.94%);可27例(37.50%);差3例(4.17%);总优良率95.83%。结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但治疗时需考虑患者年龄、骨折的类型及骨质的情况,对于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毋志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18Ⅶ)存在配伍禁忌

    我科在医嘱联合使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复方氨基酸(18Ⅶ)时,在临床药物配制过程中发现2种药物混合后出现乳白色浑浊,逐对上述2种药物进行试验观察。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149例临床分析

    由于中期妊娠宫颈不成熟,对缩宫素不敏感,不易诱导宫缩,依沙吖啶药物本身又无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所以宫颈扩张相对缓慢,因此引产疼痛时间,尤其是产程发动至胎儿娩出时间长,对受术者损伤大,并发症多,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增加了高危妊娠(初产妇、疤痕子宫等)引产风险。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