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活检的临床体会

李生利

关键词:胃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临床体会
摘要: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遍开展,胃镜下活组织送病理检查也日益增加,有些医生临床操作不规范,胃镜检查诊断不准确,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导致医患矛盾。本文根据作者10余年胃镜检查的临床经历,分析并总结经验,以供参考,与广大内镜检查医生共同探讨,交流心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50例患者清石率高达96.0%。结论:加强对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5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结果: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I级老年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Ⅱ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Ⅲ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IV 级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不同级别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级IV 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其中患者并发气胸10例,并发肺结核4例,合并肺癌2例,糖尿病3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2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并发肺性脑病1例,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继发肺部感染。结论:老年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使用有效抗生素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综合治疗尽早使用激素,积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吸氧,保护脏器功能,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一类对细胞周期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中包含一些同源区域,例如细胞周期素盒以及细胞周期素盒之外的其它同源区域[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不同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其中:CyclinD -CDK4/6复合物控制 G1期进程,CyclinE -CDK2复合物调控G1/S期转换过程,CyclinA -CDK2复合物对 S 期起关键调控作用, CyclinA/B -CDC2复合物则促进细胞由 G2期进入 M 期。除此之外,细胞周期蛋白还参与一些与细胞周期间接有关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发现在各种人类肿瘤中都存在 Cyclin -CDK 复合物作用失调的现象,因此, Cyclin-CDK 复合物在细胞增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2]。 Cy-clinD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 CyclinD 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均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不断学习引起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锐器伤后,必要时由专业人员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作者:吴宗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改进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下称传统剥脱术),术中出血较多,而术后患肢容易发生大片皮下血肿。为克服这些缺点,笔者近来将该手术加以改善,效果满意。

    作者:付鑫;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优生五项的检测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妇TORCH(优生五项)的检测和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82例在我中心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妇产前对其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上述782例孕妇对象,检查结果显示782例TORCH-IgM总阳性率为10.2%,其中HSVI、HSVⅡ、RV、TOX、CMV的阳性率分别为3.4%、3.1%、0%、1.8%、1.9%。结论:对妊娠孕妇产前进行TORCH-IgM五项项目筛选和检查,可为妇科医生判断孕妇是否发生近期感染提供参考依据,这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造成的缺陷胎儿的出生,这对减轻孕妇家庭及社会负担、减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出生人口质量、践行少生优生国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何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素钠抗凝血浆应用于生化检验分析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13例在我院接受相关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取3ml每位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并将其分别注入普通干燥管和肝素钠抗凝血管中,随后对两种试管中的标本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各项标本,检查所有仪器为同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采取统计学的方法对以上两种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关检测结果显示:肝素钠抗凝血浆和血清在DBIL、UA、HDL -C、TG、TBIL等相关指标上并未产生明显差异性,通过相关统计学处理,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两者在 GGT 、TP、Glu等相关检测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深化分析检验时,大部分的检查项目检测指标上,可以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都能代替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分析检验,而对于有些生化检验项目,如 GGT 、TP、Glu等相关检验结果有明显差异性的指标,应该在报道中注明选择标本类型,以便相关医师进行参考和分析。

    作者:李龙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善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索的机会,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安眠药中毒的急救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安眠药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优质护理在安眠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1月与我院进行急救的68例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症状消失时间、脑电波、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及时救治和优质护理,察组症状消失时间(38.9±5.6)h、24h、48h 脑电波异常情况(14.71%、0%)、并发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络酮并及时彻底洗胃、补液、利尿是临床急救安眠药中毒的重要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配合临床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比较,并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肝切除术及精准肝切除术。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检测肝功指标,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考察两组患者复发状况及生存状况。运用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肝切除术组相比,精准肝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上均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低(P<0.05)。肝功能指标检测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高于常规肝切除术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含量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术后1年随访数据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3.1%,常规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7.0%;精准肝切除术组生存率84.6%,常规肝切除术组生存率78.4%,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常规肝切除术而言,精准肝切除术展示出了对患者机体损伤少、疗效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峻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其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护理情况。结果:顺利完成睡眠监测的有123例患儿,由于患儿出现抽搐而导致监测失败的有2例,患儿因为环境陌生而哭闹不停无法入睡导致监测失败的有1例。结论: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够确定佳的临床治疗方案。其中,要想使监测更加安全与准确,做好夜间的监测护理是重要环节,也是节约时间与金钱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6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抑郁、焦虑心理明显较轻,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满意度也明显较高。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单人整复肘关节后脱位

    自2000年我们采用单人整复肘关节后脱位46例,均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7~36岁。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8例。伤后至就诊时间短30min ,长2d。所有病例均经 X 线摄片确诊。

    作者: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同外科手术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案,对其疗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疗效、切口小、出血量小、不良反应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进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会阴侧切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产科中使用侧切方法在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常规。方法:对本科以往的在生产时使用侧切及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病例在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侧切的术后的护理常规。结果:侧切术后使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病人给予有效才护理可以减短病人的住院时间,早日恢复健康。结论:产科侧切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孙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1例

    目的:了解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的症状,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经过鉴别诊断达到早期诊断目的。结论: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纳洛酮、维生B1等营养治疗方案对该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PH 术中吻合失败一例报道及其分析与防治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 术)由意大利 Longo 根据肛垫下移理论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1],因其具有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学同道的欢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成为比较成熟及常用的肛肠手术方式得以普遍推广的同时,也伴随着PPH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马波;李东平;雷彪;原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41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的12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严密监测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导致患者术后胆漏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迷走胆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漏、副肝管损伤等。结论: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因素较多,加强患者的术前检查和诊断,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严格操作,做好手术治疗期间的预防等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郭正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间甲状腺疾病术后出血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护理后患者 WHO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提高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的和意义。

    作者:邝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耿马县23年 HIV/AIDS 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耿马县23年间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有效预防AIDS传播、降低AIDS 发病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以23年间耿马县累计报告耿马籍1626例 HIV 检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各年份分别报告例数、患者性别、职业、年龄、传播途径等,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耿马县23年间检测出 HIV 阳性耿马籍患者1626例,其中男性较多,所占比例为59.72%,女性较少,所占比例为40.28%,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20至49岁之间,随着患者文化程度升高,其 HIV 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患者职业以农民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64.88%,上述各项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耿马县各年份 HIV 检测阳性患者报告人数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HIV 检测阳性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及血液传播,所占比例分别为58.00%、29.21%。结论:艾滋病工作者应对本地区文化程度偏低、农民等高危居民进行重点筛查及宣传,可有效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降低艾滋病传染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