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蕾;李学农;王瑞芹;朱晓莉;张军
患者徐某,男,58岁,教师,因发热、咳嗽、咳痰在医院检查:T39.4℃,双肺可闻及干啰音,心腹未见异常。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6.8*109,胸部x线为气管感染,确诊为支气管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肌苷,氯化钠注射液、氨茶碱等注射治疗,以及口服祛痰止咳颗粒治疗3天,病情明显好转。治疗第4日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并有皮疹出现,检查小便常规以及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考虑是带状疱疹,立即给予氯化钠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汗出,继之不省人事,血压70/40mmHg,考虑是过敏性休克,立即吸氧、注射肾上腺素以及地塞米松,肌注氯苯那敏,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以及静滴多巴胺等,同时停止输注利巴韦林,约20分钟后患者缓解。本例患者考虑是利巴韦林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已经用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氯化钠以及维生素和肌苷以及氯化钠、氨茶碱治疗三天,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应,且病情好转,故患者的休克不考虑以上药物导致。第四日因带状疱疹致腰部疼痛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后出现休克,确诊无疑。
作者:邢晓杰;于燕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综合医院。每年均担负着来自不同高、中等医学院校护士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时有发生。几年来。我们对存在的不同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不断总结出施教对策。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大地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作者:桑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进行手术及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0%,而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可有显著的脑功能恢复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亓立英;吕连松;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胃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的确诊为慢性胃炎的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羊应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再结合C T 图像进行分析。结果:78例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几乎全部患者都显示颌面部骨折,CT 二维和CT 三维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等方面都优于 CT 二维影像。而CT 二维影响在细小骨折和深部结构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等方面由于CT 三维重建。结论:螺旋 CT 扫描与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骨折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等优势,两者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对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是较为佳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常规肝切除术与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比较,并对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肝切除术及精准肝切除术。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检测肝功指标,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考察两组患者复发状况及生存状况。运用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常规肝切除术组相比,精准肝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上均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亦较低(P<0.05)。肝功能指标检测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高于常规肝切除术组,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含量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术后1年随访数据显示,精准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3.1%,常规肝切除术组复发率27.0%;精准肝切除术组生存率84.6%,常规肝切除术组生存率78.4%,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常规肝切除术而言,精准肝切除术展示出了对患者机体损伤少、疗效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峻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检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对它们的价值做一个判断。这样就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部的16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做分析,并且把这些患者划分为A、B、C、D四个小组,这样一来,每组就有40例患者,对A组的细菌性阴道炎的做阴道分泌物行线索细胞的检查,对B组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的检测也称BV 快速检测法,C 组患者实行的就是胺试验检查的方法,但是对这些患者不做pH 检测,对于D组患者我们对其进行州检验法,可是不实行胺试验检查法,然后对这四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是阳性率为70.80%,通过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是阳性率为65.70%,胺试验检查得到的阳性率为50.70%,p H检验检查得出的阳性率为45.10%。在这四种检验方法中,可以得知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阳性检测率是高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在这四种方法中快速检测法是首选的方法,因为相对其他三种方法而言它更具优势,它的准确性高、操作相对而言简单、耗时少等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索细胞检查法的缺陷,而pH检验法、胺试验检查方法的结合会使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2]。
作者:杨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完善,社区医疗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前人们看病只能去医院,这就导致了医院资源紧张,排号时间长,看病难的问题。现在逐渐兴起了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了看病慢、看病难的问题。在这些社区卫生机构中,在所难免会需要药师的参与,本文主要研究了药师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使药师的服务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作者:赵寨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具有较高的风险系数,所以,有必要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展开探讨,从而控制并降低此类护理风险。这对于护理人员、患者、院方而言,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任惠廷;刘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开设高依赖病房(HDU 病房)进行中间监护的管理经验,对科室2012年1月新建 HDU 病房两间(4张床)至2013年6月开设5间HDU 病房(10张床)中间的护理管理经验进行总结。 HDU 病房的建立既缓解了目前各医院ICU 的床位紧张,便于一般危重患者从 HDU 病房安全过渡到普通病房又便于部分较危重的患者在 HDU 病房中及时转入ICU 进行抢救,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又降低了使医院人力成本的支出,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WHO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骆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模式已发生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护患关系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使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不满,同时也困扰着医护人员。面对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为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2次/d ,35mg/次进行静滴使用,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0d ,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6%,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结论: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选择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成效,建议在同类病例中优先选择。
作者:苏国华;王荣;杨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妇产科产妊娠晚期并且出现羊水过少的100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患者入院后无应激试验(NST)均有反应,对50例患者均进行静脉补液治疗,补液前后均采用超声检查并记录。对照组50例患者入院后无应激应验(NST)均有反应,50例患者均未采用静脉补液治疗,入院后两次对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前后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50例患者两次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大羊水池深度(AFD)以及羊水指数(AFI)与对照组第二次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羊水过少患者均需要采取静脉补液治疗,比如在胎心监护正常的患者中就不需要采用静脉补液。所以应该重新规划应用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患者并且羊水过少的诊断需要动态观察,不能仅凭1次的检查结果诊断奍水过少。
作者:周世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的和谐健康发展离不开素质的医务工作者,而在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的今天,医患纠纷、繁重的工作、社会的不理解、以及职业压力等等,使得医务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心理压力,如何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维护合法权益,职工之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为了使它的可靠性能够进一步加强。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间收治的临床的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2008年收集的120例临床材料中,阳性检出率为70.8%;在2009年收集的210例临床患者资料中,阳性检出率为84.3%;在2010年收集的300例临床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是94%。这三年在临床检验阳性率上面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检验技术的不断更新,检验数量的不断增加,细菌的检出效率有了明显的增加,同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也逐年的提高。
作者:陶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观察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结果:术中无神经损伤现象,术后所有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24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感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加重现象。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利用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悦臣;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者宋某,男性,23岁,专业训练4年,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国家级健将。在2013年7月投掷时,肘关节明显感觉疼痛,经牵拉肘部肌肉后,症状稍有缓解。经过三天的调整,患者的疼痛感依然很强烈,但做外展动作时痛感非常强烈,运动幅度受到明显限制。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肱骨内上髁撕裂伤。
作者:齐方园;颜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丁胺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调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36例,随机根据治疗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以口服小儿清热止咳颗粒为主,观察组以沙丁胺气雾剂200喷联合酮替芬粉治疗,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小儿相关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从患儿哮喘症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来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复发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进而加大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提升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率。方法:2011-02-01到2013-02-01,我科接诊乙型肝炎患者107例。对107例乙型肝炎者予以病毒血清学测检,采集血液,经检测试剂盒对血液予以测检,并对乙型肝炎者的化验结果(病毒学)予以分析,例如:表面抗原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结果:在107例乙型肝炎者中,73.83% HBcAb(核心抗体)显阳性,54.21% HBeAb(e抗体)显阳性,43.93%抗原)显阳性,14.02%HBsAb(表面抗体)显阳性,84.11% HBsAg(表面抗原)显阳性。结论: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使乙肝五项指标于乙型肝炎者中得以精确检查,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效度很有意义。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