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杰;于燕惠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减少情况、胃肠减压量、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围减少量、胃肠减压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其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内全程导管减压法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增加腹围减少量以及减压量,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疗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0月间的未采取相关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未干预组,另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0月间的采取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干预组。对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感染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未干预组,干预组中患者的用药情况更为合理,有更好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时,应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相关药物管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考察腰-硬麻醉联合使用于骨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骨科医院11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观察联合使用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55例经过腰-硬联合麻醉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为满意,麻醉见效时间和阻滞完善较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好,不良反应的病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具有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的特点,其作用快、阻值较为完善,不良反应较少等,尤其是适用于骨科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手术过程中由于取钉、接骨等容易造成时间长短不能确定的手术,使得患者能够避免了疼痛并且减少了使用全身麻醉的几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作者:陈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剖腹产产妇术后及早进食对于产妇的术后身体恢复以及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为妇产科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行剖腹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奖品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剖宫产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之后才正常进食,研究组患者采取在剖宫产手术后患者肛门排气之前即开始进食。对比两组产妇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乳汁分泌情况、母婴康复时间、手术伤口愈合时间、阴道流血情况等指标,评价剖宫产术后进食时间的早晚对于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开始乳汁分泌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及早进食有利于患者的肠胃蠕动,促进患者肛门排气顺畅,也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的恢复体力,促进伤口愈合,同时术后尽早进食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使婴儿全母乳喂养的机会变大,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予以同等补钾、补镁、吸氧、限盐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上规范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早搏、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956±51)个/天、(53.1±11.0)%,均明显好转(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有效16例、1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补钾、补镁、吸氧、限盐治疗的基础上规范联合胺碘酮强化治疗可有效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者120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药学干预,观察实施药学干预前后患儿相关腹泻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前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40.83%,实施药学干预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下降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4,P=0.0076)。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奥扎格雷对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设为A1组(治疗组75例)与 A2组(对照组75组),针对 A1组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奥扎格雷进行治疗,针对 A2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对患者采取对其脑组织进行改善等措施进行治疗。并且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 N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在 NDS 评分方面,A1组低于 A2组患者明显(P<0.05)。在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A1组高于 A2组明显(P<0.05)。对比两组完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奥扎格雷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情况也进行了有效改善,成功降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
作者:杨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慢病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焦虑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使用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这基础上进行慢病管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显著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管理能够增加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作者:韦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年间在我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112例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产后出血率为7.48%,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通过预防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段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正畸矫正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固定弓丝对托槽周围致龋菌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间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口腔矫正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牙列一侧使用结扎丝进行弓丝的固定,观察组患者在牙列一侧使用结扎圈进行弓丝的固定,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并作比较,同时对患者托槽周围的菌斑进行厌氧培养,研究采用两种不同固定方法3个月后牙齿表面变形链球菌的生长附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拆、扎上下半口弓丝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66.74s ,观察组患者在拆、扎上下半口弓丝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17.44s ,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后会增强患者的龋易感性。弓丝材料的选择并不会对患者的牙面菌斑的致龋性造成直接的影响。采用结扎圈能够大大缩减手术操作所需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但临床上结扎圈并不能够完全取代结扎丝。
作者:王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痛在临床中是常见的症状症候群,大部分为急腹症,病因多,有的复杂且危重,常在临床上误诊。进行对腹痛病因和诊治的分析,来启示我们对腹痛的病因、病情经过、主要症状及体征、化验及功能检查等内容的探讨分析。
作者:王云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再结合C T 图像进行分析。结果:78例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几乎全部患者都显示颌面部骨折,CT 二维和CT 三维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等方面都优于 CT 二维影像。而CT 二维影响在细小骨折和深部结构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等方面由于CT 三维重建。结论:螺旋 CT 扫描与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骨折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等优势,两者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对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是较为佳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尹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72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经治疗后,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4.32±28.21)mL ;术后随访中,钢板位置稍高2例,肩外展轻度受限;1例内固定脱落。无切口感染、骨不愈合或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且优19例(26.39%);良23例(31.94%);可27例(37.50%);差3例(4.17%);总优良率95.83%。结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但治疗时需考虑患者年龄、骨折的类型及骨质的情况,对于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毋志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宣肺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宣肺益气汤口服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和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治疗的对照组,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气道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IL -5、IL -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结论:宣肺益气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控制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该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小儿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起病急、容易并发小儿喉梗阻引起窒息,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本文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抗生素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快,中药具有消肿散结化痰、解毒利咽、泻肺利水强心之功效。加之,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的辅助作用。全方共奏开音润燥、止咳化痰、清热祛风之疗效。
作者:杜娇娇;高岩;侯春蕾;常香云;柴昶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的CSP(子宫瘢痕妊娠)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2011-04-19到2013-04-19,我科接诊子宫瘢痕妊娠者87例,87例CSP者都存在剖宫产手术史(子宫下段),将87例CSP者分组护理:整体护理组(43例)与对照剖宫组(44例),给予整体护理组整体的CSP护理,给予对照剖宫组常规的CSP护理,随后,比较整体护理组与对照剖宫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整体护理组中,32例 CSP 显效,10例CSP 显效,1例CSP无效。在对照剖宫组中,23例CSP显效,7例CSP显效,14例CSP无效。明显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效用比对照剖宫组强,P<0.05。此外,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剖宫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十分全面、有效,能使患者生命得以及时挽救,能使并发症、心理状态得以消减、改善,提升痊愈率、生命质量。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