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迟发性尺神经炎手术治疗体会

刘悦臣;黄勇

关键词:迟发性尺神经炎, 手术治疗, 尺神经松解术, 尺神经前置术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观察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结果:术中无神经损伤现象,术后所有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24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感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加重现象。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利用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3月到2013年03月我院收治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结果: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占101(38.8%)例,胃溃疡患者占17(6.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占127(48.8%)例,出血性胃炎患者占6(2.3%)例,复合性溃疡患者占9(3.5%)例;中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5),在性别和季节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性胃炎以及复合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年人,发病率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和患者的性别、季节无明显关系。

    作者:高雪琼;和舒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与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的因素,为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做准备。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3年6月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患儿8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复发小儿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小儿复发的因素进行单项分析,得出显著性变量后,应用Logistic回顾模式进行多元分析。结果:从单因素分析角度看,与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共有10个,经 Logistic多元分析,认为低体温、年龄小、生活环境差、异常围产史、复杂型惊厥是影响小儿复发热性惊厥的5个高危因素。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率较高,少数严重患者可转化为癫痫,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积极进行降温治疗,为防止小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必要时可采用间歇短程的用药方式。

    作者:周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利巴韦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临床观察

    患者徐某,男,58岁,教师,因发热、咳嗽、咳痰在医院检查:T39.4℃,双肺可闻及干啰音,心腹未见异常。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6.8*109,胸部x线为气管感染,确诊为支气管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肌苷,氯化钠注射液、氨茶碱等注射治疗,以及口服祛痰止咳颗粒治疗3天,病情明显好转。治疗第4日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并有皮疹出现,检查小便常规以及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考虑是带状疱疹,立即给予氯化钠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汗出,继之不省人事,血压70/40mmHg,考虑是过敏性休克,立即吸氧、注射肾上腺素以及地塞米松,肌注氯苯那敏,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以及静滴多巴胺等,同时停止输注利巴韦林,约20分钟后患者缓解。本例患者考虑是利巴韦林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已经用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氯化钠以及维生素和肌苷以及氯化钠、氨茶碱治疗三天,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应,且病情好转,故患者的休克不考虑以上药物导致。第四日因带状疱疹致腰部疼痛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后出现休克,确诊无疑。

    作者:邢晓杰;于燕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性溃疡采用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单一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中药治疗,对两组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非常小,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师双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蛋白D与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是一类对细胞周期起关键调控作用的蛋白。这些蛋白中包含一些同源区域,例如细胞周期素盒以及细胞周期素盒之外的其它同源区域[1]。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不同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其中:CyclinD -CDK4/6复合物控制 G1期进程,CyclinE -CDK2复合物调控G1/S期转换过程,CyclinA -CDK2复合物对 S 期起关键调控作用, CyclinA/B -CDC2复合物则促进细胞由 G2期进入 M 期。除此之外,细胞周期蛋白还参与一些与细胞周期间接有关的过程。目前,学者们发现在各种人类肿瘤中都存在 Cyclin -CDK 复合物作用失调的现象,因此, Cyclin-CDK 复合物在细胞增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2]。 Cy-clinD已被证实在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对 CyclinD 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均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6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炎患儿观察,采用严格的护理措施回顾总结。结果:经治疗和精心护理102例肺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治疗是小儿肺炎康复的好途径。

    作者:史金红;姚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失败原因,为经腹部输卵管结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0例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患者结扎失败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的500例经腹部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手术失败者15例,手术失败率为3%。经过分析手术失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结扎部位选择不合理,以峡部结扎失败率低;结扎时间选择不合理,非孕期月经净后3-7天佳;操作不当误将生理盐水注入输卵管,导致原结扎线滑脱;结扎线选择不合适,结扎线以4号为佳;受术者合并其他疾病,如输卵管炎等;误扎圆韧带。结论:手术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扎部位和合适的手术时间,熟练各项手术操作,对于有剖宫产史、盆腔炎病史的患者,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失败的原因比较高,手术前要进行仔细检查,从而减少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减小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对于剖宫产生育第二胎的产妇,可以考虑在剖宫产手术时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

    作者:姚荣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孕症患者心理药物治疗思路

    不孕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妇感情破裂,并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从而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问题、。医学科学在生殖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一发展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上,只注重药物以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但对于心理因素却关注较少,在漫长的就诊过程中,对于不孕症患者心理的治疗应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几乎每一个不孕症患者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不孕症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不孕症受孕率。

    作者:党慧娟;张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宣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根据临床统计,大约有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我科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药物及物理治疗的同时结合健康宣教在康复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100患者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辅助下(开放性手术)实施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媛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髌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5%左右。因为其为关节内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早期活动,以防术后膝关节功能受限,减少致残率。髌骨是人体大的籽骨,构成骰股关节,是股四头肌伸展装置的杠杆支点,起到内滑车的作用,缩短了股四头肌与膝关节运动的轴心距离,增加了伸展膝关节的力臂,增强了股四头肌的伸缩效果,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并与其周围的韧带腱膜共同形成伸膝装置,是下肢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结构。其活动方式有滑移和自旋两种。由于其在膝关节前方,也很好的起到了一个膝关节保护伞的作用,能很好的避免前方暴力直接作用于膝关节。髌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髌骨全切;2.髌骨部分切除;3.髌骨骨折固定。

    作者:徐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14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祛邪化痰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共有33例治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1.21%,对照组患儿共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措施。方法:将当前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进行阐述,将其实际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操作程序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体检工作人员的效率,以快捷方便的自动化流程获得体检者的满意和支持,同时也能为医院体检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效果十分优异。结论:应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体检工作更加规范、系统全面和科学合理地实行,可以为体检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贵;郑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临床治疗

    目的:对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位采取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存活概率以及失败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断指再植术对套状撕脱性断指患者进行治疗,断指的存活概率比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无缝隙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该组患者分为无缝隙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探讨无缝隙管理方式对患者、护士以及医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士和医生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作者:卓晓勤;明洁;陈绍良;明星;何逢清;刘梅;刘鸿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6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66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57.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预防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明确,对有症状的以及无症状的但合并全身性疾病的胆囊结石应当及时行胆囊切除。但是在胆囊切除术中术后,诊断不及时或者手术的方法不当可导致病情加剧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本院自2008年至今经腹胆囊切除术205例,出现并发症4例,发病率为2%。

    作者:李国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研究

    目的:观察和研究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试验组36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稍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稍小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有助于增加窦性心律维持率,且能减慢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