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新来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对比分析X线和C T 对胸部创伤带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接受的胸部创伤病患238例,对这些病患使用的X线和C T 诊断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肋骨骨折63例、气胸31例、肺挫伤48例、血胸25例、创伤性膈疝12例、肺不张19例、肺撕裂17例、纵隔与皮下气肿13例。结论:X线在检查胸部创伤时,简单、容易操作,是常规检查中的必须方法;C T 技术通常是复合型损伤病患以及严重病患的首要选择,它能够使创伤程度、性质、部位更明确,具有高准确性以及高敏感性。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当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麻醉剂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并在术中保持七氟醚的持续吸入,期间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对芬太尼以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剂量方面的调整以维持麻醉效果;研究组采用的麻醉诱导方法同对照组,术中持续进行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泵注操作以维持麻醉效果,将患者术中BIS值保持在30-60之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清醒后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两个时间点内,研究组的BIS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气管导管的拔除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组采用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更加适用于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在意识清醒后无不良反应,清醒速度较快,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较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砚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输液中的排气技巧、血管的选择、穿刺的技巧、固定输液贴的方法以及拨针的技巧等在给病人治疗的同时大限度的减轻患者对输液的恐惧,让其轻轻松松授受治疗,更好地恢复健康。
作者:林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杏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二型糖尿病效果较二甲双胍单独使用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姬庆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00例,其中10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100患者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镜辅助下(开放性手术)实施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媛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12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实施的方法及效果,指导临床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实践。结果:120例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有效,其中80例收缩正常,36例强力收缩,临床有效率达96.66%,并且产妇焦虑情况也同步得到改善,HAMD总分26.45士6.2。结论:产后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不要避免,综合、规范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很好的恢复产妇盆底肌肉功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香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该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小儿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起病急、容易并发小儿喉梗阻引起窒息,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本文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抗生素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快,中药具有消肿散结化痰、解毒利咽、泻肺利水强心之功效。加之,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的辅助作用。全方共奏开音润燥、止咳化痰、清热祛风之疗效。
作者:杜娇娇;高岩;侯春蕾;常香云;柴昶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探究内科急诊腹痛病患的临床诊断方法及疗效,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充分的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140例急诊急性腹痛病患,对全部病患入院后的临床检查和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对全部病患诊断的临床报告所显示,所有被观察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病患中,57例急慢性胃炎症状,占比40.7%,26例消化道溃疡,占18.6%,19例泌尿系结石,占13.6%,10例急性阑尾炎,占7.1%,7例细菌性痢疾,占5.0%,7例突发心肌梗塞,占5.0%,6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占比4.3%,5例胃癌病患,占比3.6%,3例尿毒症,占比2.1%,精确诊断率为98.6%,误诊率为1.4%。结论:及时对急性腹痛病患行病史检查、病情跟踪观察及实验室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并确诊病患相应的临床症状,为其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作者:刘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护理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指导产科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症状改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稳定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品检测仪器设备对保证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保障药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良好的性能可以推动药品检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药品检测实验室在药品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管理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药品检测实验室设备性能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王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模式已发生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护患关系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使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不满,同时也困扰着医护人员。面对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为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低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2μg/(kg .次);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4μg/(kg .次)。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的治疗组之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陶;郭军;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阴道炎中的临床检验方法的分析与比较,对它们的价值做一个判断。这样就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科门诊部的16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做分析,并且把这些患者划分为A、B、C、D四个小组,这样一来,每组就有40例患者,对A组的细菌性阴道炎的做阴道分泌物行线索细胞的检查,对B组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进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的检测也称BV 快速检测法,C 组患者实行的就是胺试验检查的方法,但是对这些患者不做pH 检测,对于D组患者我们对其进行州检验法,可是不实行胺试验检查法,然后对这四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是阳性率为70.80%,通过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是阳性率为65.70%,胺试验检查得到的阳性率为50.70%,p H检验检查得出的阳性率为45.10%。在这四种检验方法中,可以得知通过线索细胞检验方法得到的阳性检测率是高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在这四种方法中快速检测法是首选的方法,因为相对其他三种方法而言它更具优势,它的准确性高、操作相对而言简单、耗时少等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索细胞检查法的缺陷,而pH检验法、胺试验检查方法的结合会使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检出率更高[2]。
作者:杨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2010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分别统计患者住院日,住院费用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组各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CN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NP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规范了护理行为。
作者:殷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1]。为此,我们对辖区内6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常见症状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能够建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深受广大老年人及家属的欢迎,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作者:田玻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综合医院。每年均担负着来自不同高、中等医学院校护士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时有发生。几年来。我们对存在的不同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不断总结出施教对策。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大地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作者:桑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14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祛邪化痰类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共有33例治愈,20例有效,总有效率91.21%,对照组患儿共有24例治愈,13例有效,总有效率6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患者,女,41岁。于2010年06月27日主因右上腹疼痛两天,门诊超声检查时发现:胆总管内径22mm ,远端见一13mm 增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其内另见一12*6mm絮状回声;胆囊窝处见一26*15mm 的偏低回声,考虑胆总管结石、胆囊萎缩予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食欲、食量均正常,无恶心、恶吐及腹胀、腹痛等不适,大便量、色均正常,无发热,无黄疸,无明显体重减轻。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10年,未重视。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色红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规整,心音清晰,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肋下1.5cm ,剑突下2cm可触及,质地软,肝肾区无叩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ALT621U/L ,AST724U/L ,未作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检查提示胆囊萎缩,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 T 管引流、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探查见胆囊萎缩,约2.0*1.5cm大小,质地较硬,与胃小弯处胃壁及胆总管有粘连,在胃壁及胆总管与胆囊粘连处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示胆囊高分化腺癌,肿瘤组织侵犯囊壁全层,胃壁粘连组织示纤维结缔组织中少量异形腺体。术后患者转江苏省人民医院二次手术,行胃壁部分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后一年,患者出现阻塞性黄疸,查腹部磁共振示胆总管占位性改变,于淮安市一院行胆总管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第三次术后回访至今,患者未诉不适。
作者:仲为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重症胸外伤患者ICU 的呼吸道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ICU 进行重症胸外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包括50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道整体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呼吸道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6例患者获得治愈,4例患者死亡,观察组全部50例患者均获得治愈,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1例患者比较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观察组36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 U 重症胸外伤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闫秀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