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张莉

关键词:外伤性鼓膜穿孔, 患者, 自然愈合, 贴补, 病人, 蒜皮, 术治疗, 时间缩短, 护理观察, 愈合率, 成功率, 应用, 方法, 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大蒜皮在鼓膜穿孔贴补术病人的护理观察。方法:对我科应用大蒜皮贴补术治疗的病人贴补组)共50例(50耳),保守等待自然愈合的病人(保守组)50例(50耳)。全部病人为外伤性鼓膜穿孔。结果:贴补组愈合42例;未愈合,但穿孔较前缩小8例;保守组愈合28例;穿孔较前缩小22例;未愈合6例。贴补组贴补成功率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采用大蒜皮贴补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率明显提高,平均愈合时间缩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 CT 扫描与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再结合C T 图像进行分析。结果:78例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几乎全部患者都显示颌面部骨折,CT 二维和CT 三维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等方面都优于 CT 二维影像。而CT 二维影响在细小骨折和深部结构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等方面由于CT 三维重建。结论:螺旋 CT 扫描与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骨折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等优势,两者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对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是较为佳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创伤科护理风险的管理

    目的:医疗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活动,把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低。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创伤科的护理风险理及管对策,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通过创伤科发生的护理纠纷、投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对于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急性创伤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及复合伤等严重创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手术时间长,术后管道多,病程长,卧床时间相对较久,生活护理繁重,护理难度大,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进行创伤病人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评估病人的风险等级,给予恰当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的防范和规避创伤科护理风险。结论:在防范护理风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培养创伤科护士预见性的护理思维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加强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风险意识;合理统配资源,维护病区环境安全是创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海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与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钾镁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治疗的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效果接近,但治疗费用较低,为患者减轻了治疗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代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中应用中药口服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口服液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采用退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0%(190/200)。此外,患者发生上腹部不适和轻度头昏、腹泻的患者为8例,占8.0%,但是停止服用之后,症状效果。结论:在临床上,中药口服液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消炎以及解热、抗病毒等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因此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要说明自己存在的过敏史等情况,避免发生过敏反应。要严格地限制剂量地使用,同时在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者药物的浓度,要注意好药物的配制方法,避免出现污染等情况。

    作者:王蕴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无痛人流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0例行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90例,临床期间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390例,临床期间给予直接无痛人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时间、治疗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与对照组(97.18%)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许有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门诊以及出院含中药饮片处方204张为研究对象,分析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结果:各科室正确使用处方为152张,超量用药处方为52张,所有患者均未因超量用药而产生并发症或加重原有病情者。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剂量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原因,确保中药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在临床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术后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及放射线治疗并服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随访2~10年。结果:1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1次治疗,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112例,不完全清除34例。8例治疗后发现新的转移灶。131碘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80处转移灶,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74处。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常规采用核素碘消融疗法联合放射线治疗,对于降低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降低转移发生的可能性,早期诊断隐匿性的转移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闫向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仅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感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50例患者清石率高达96.0%。结论:加强对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利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乡镇高血压患者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乡镇高血压患者心理亚健康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院体检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心理亚健康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心理亚健康患者有71例,占71.00%;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分别是61.29%、84.85%、100.00%;病例组抑郁、焦虑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和焦虑是影响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多角度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积极平衡的心理状态。

    作者:步来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在小儿短小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术中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进行术中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麻醉前后SpO2、HR、MAP变化进行比较,MAP、HR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SpO2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当中,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精神运动性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急诊低血钾型周围性麻痹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30例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诊疗及护理体会。结果:结论:补钾在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治疗中虽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护理对策能否顺利进行同样对治疗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

    作者:高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与妇产科疾病的鉴别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妇产科疾病出现误诊的情况,为妇产科疾病诊断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妇产科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2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患者的误诊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是在阑尾炎手术中被确诊为相应的妇产科疾病,确诊为妇产科疾病后我科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妥善处理和治疗。其中进行右侧卵巢切除术者10例,进行卵巢囊肿切除术者8例,进行盆腔脓肿引流术者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以及感染。24例患者经过住院观察和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疾病和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在临床上常会出现误诊情况。所以,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诊断时,要充分进行各项检查,做好记录,总结诊治经验,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黄建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研究探讨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指导满意度和药物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指导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获得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烜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同感染途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5.0%,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15.0%;干预后占20.0%。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阻止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毒性红斑的影响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又称新生儿荨麻疹,为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约有30%~70%新生儿可发生此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生在出生后数小时或1-2天,以红斑、丘疹和脓疱为特征的短暂性皮肤病。严重时可发展为新生儿脓疱疹,甚至脓泡疹融合成片状,遍及头面、躯干、四肢、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作者:田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信息系统建设及升级的一些体会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升级的体会,条形码方式的选择,双工方式的选择,与 HIS的无缝连接。

    作者:贾国昌;刘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与探讨情境创设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校2012级“3+2”护理专业的1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班,对照班60名学生采用传统单一模型法教学,实验班60名学生采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分情况。结果:比较两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分情况,实验班学生均优于对照班学生,两班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情境创设法教授基础护理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了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实施和推广。

    作者:李超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 T 细胞增殖,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的始动者,在适应性 T 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作者:丁琦;欧阳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探讨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0月间的未采取相关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未干预组,另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0月间的采取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干预组。对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感染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未干预组,干预组中患者的用药情况更为合理,有更好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时,应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相关药物管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使用天花粉蛋白注射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治疗期。方法:通过对20例天花粉蛋白的异位妊娠使用者进行追踪分析得到临床资料以此作为依据对患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为18例,2例失败予手术治疗,均达到了期望的护理效果,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觉,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者在使用天花粉蛋白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反应过程,包括不良反应,甚至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反应,只有通过实施准确的护理措施才能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及避免不良后果平安完成治疗过程。

    作者:支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