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炎患儿观察,采用严格的护理措施回顾总结。结果:经治疗和精心护理102例肺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治疗是小儿肺炎康复的好途径。
作者:史金红;姚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和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止痛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大片胶布固定治疗,观察组交替采用黑硬膏贴敷、中药薰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1d、2d、3d、7d之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8±0.55)分、(3.97±0.48)分、(3.67±0.66)分、(3.3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0d后显效1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烫、黑硬膏贴敷交替治疗并辅以规范护理,可显著提升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与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伴心衰患者开展护理,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2例患者被确诊有肺炎并心衰的患儿做对比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和护理进展,对其护理举措和护理结果做详细记录和分级探讨。结果:分析研究的82例小儿肺炎并心衰的患儿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异常等,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其中护理结果为优秀的有60例,护理结果为良好的有12例,护理结果为一般的有8例,护理结果为差的有2例,其总有效率为97.56%。结论:针对被确诊有小儿肺炎并伴随出现心衰症状的患儿,医院需要落实临床护理,加强护理管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番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当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麻醉剂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并在术中保持七氟醚的持续吸入,期间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对芬太尼以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剂量方面的调整以维持麻醉效果;研究组采用的麻醉诱导方法同对照组,术中持续进行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泵注操作以维持麻醉效果,将患者术中BIS值保持在30-60之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清醒后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两个时间点内,研究组的BIS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气管导管的拔除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组采用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更加适用于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在意识清醒后无不良反应,清醒速度较快,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较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砚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由于不同地区在气候、母岩、地形、植被和动物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土壤类型,导致土壤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上土壤的某些性质仍然不同,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土壤类型。在这里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典型岩溶区土壤pH值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简单分析与研究。
作者:邹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该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小儿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起病急、容易并发小儿喉梗阻引起窒息,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本文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抗生素抗炎和抑制变态反应快,中药具有消肿散结化痰、解毒利咽、泻肺利水强心之功效。加之,地塞米松与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的辅助作用。全方共奏开音润燥、止咳化痰、清热祛风之疗效。
作者:杜娇娇;高岩;侯春蕾;常香云;柴昶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进行康复理疗之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采用康复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后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及安全教育。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之后,在全部的患者中均显示了一定的效果,终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非常高。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患者获益非常多,治疗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
作者:李尚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耿马县23年间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有效预防AIDS传播、降低AIDS 发病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以23年间耿马县累计报告耿马籍1626例 HIV 检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各年份分别报告例数、患者性别、职业、年龄、传播途径等,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耿马县23年间检测出 HIV 阳性耿马籍患者1626例,其中男性较多,所占比例为59.72%,女性较少,所占比例为40.28%,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20至49岁之间,随着患者文化程度升高,其 HIV 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患者职业以农民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64.88%,上述各项一般资料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耿马县各年份 HIV 检测阳性患者报告人数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HIV 检测阳性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及血液传播,所占比例分别为58.00%、29.21%。结论:艾滋病工作者应对本地区文化程度偏低、农民等高危居民进行重点筛查及宣传,可有效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降低艾滋病传染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为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术前确诊34例(42.5%),其余患者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经积极外科治疗后痊愈73例(91.25%),死亡6例(7.5%)。合并休克25例,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压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 C 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涂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特点和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烦躁、嗜睡、迟钝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并结合患者的体征、症状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能够明确诊断。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众所周知,儿童活泼好动,家长爱子心切,当儿童患病需要输液治疗时,输液护理的质量问题便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当患儿集中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断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质量。如何有效的控制小儿输液护理质量,努力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差错,使医疗风险降到低,成为护理人员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影响小儿输液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小儿输液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供广大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胡宝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94例,将9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注重病员的无痛护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天数明显缩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无痛护理,能增加病员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促进病员早日康复。
作者:郭利华;李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简要介绍尺胫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机理。方法:从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的关系、标本理论、局部与整体全息论和近几年临床及科研结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结论:尺胫针疗法是以尺胫部皮部为刺激点,操作简便、安全,便于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昌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和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长期工作在药物危害的环境中,受噪音、锐器损伤、化学消毒剂、超负荷工作等威胁,往往忽视了自身防护,易引发多种职业性疾病。因此,重视并预防 PIVAS 护士的职业危害已得到广泛关注。
作者:李志芬;廖荣军;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病因,并针对病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结果:本组44例糖尿病足患者,主要诱因包括脚癣15例,占34.09%,误伤及感染26例,占59.09%,毛囊炎2例,占4.55%,其他1例,占2.27%。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取的极好的效果。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措施。方法:2008年7月~2012年7月间,共处理新生儿窒息218例,经采用清理呼吸道后立即给新生儿脐静脉静推5%碳酸氢钠3ml ,10%葡萄糖酸钙3ml ,地塞米松2~5mg。1~5min内,新生儿 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然后常规抗感染和防止颅内出血及保暖治疗。结果:218例患儿无1例死亡。结论:此法实为新生儿简便易行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间甲状腺疾病术后出血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护理后患者 WHO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提高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的和意义。
作者:邝惠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应用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疗效观察。关于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和常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计收治了182例美尼尔综合症患者,应用654-2和其他两组常规方法治疗。654-2组将5毫克654-2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15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常规组分两种方法:(1)盐酸培他啶500毫升静脉滴注,接用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2)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接用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加入5%葡萄糖200毫升静脉滴注。其中654-2组61例,其他两组盐酸培他啶和清开灵组61例,甘露醇和清开灵组60例。结果: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均有效。但654-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p<0.05),654-2治疗组用药后有口干.面部潮红等反应,均在2小时内消失。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654-2治疗组和其他两种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等临床资料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654-2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恢复快、疗效好。明显优于盐酸培他啶和甘露醇联合清开灵治疗组。
作者: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试验组36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稍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稍小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有助于增加窦性心律维持率,且能减慢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