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燕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肺炎患儿观察,采用严格的护理措施回顾总结。结果:经治疗和精心护理102例肺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全程护理配合治疗是小儿肺炎康复的好途径。
作者:史金红;姚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儿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我院门急诊输液患儿320例,实施PDCA 循环管理,调查统计PDCA 循环法施行前后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依从性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PDCA 循环法施行后,门急诊输液相关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护士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门急诊输液患儿实施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思想能够把教师与学生的内心情感动员起来,并且渗入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情感教育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与就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上,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忽视使得毕业后的护士很难满足护理工作的道德要求。目前,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 A、B、C三组,每组80例,A 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B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C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三组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 A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无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路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诊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临床各类措施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综合诊治护理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而综合诊治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呼吸道感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病原因约70%-80%由病毒引起,另有20%-30%为细菌引起。二者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药物治疗却大不相同。其鉴别的确切的依据是病原学诊断,但病毒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一般需要时间较长,对早期意义不大。而且大多数基层医院还不能开展病毒分离和鉴定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因此在基层医院根据临床经验、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数、胸部x线初步鉴定病毒还是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对保证合理用药尤其对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意义重大。
作者:季旭荣;周玲玲;季献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大,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对门脉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具有较高的风险系数,所以,有必要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展开探讨,从而控制并降低此类护理风险。这对于护理人员、患者、院方而言,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任惠廷;刘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手部血管球瘤的手术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3位手部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5个月到1年的随访。诊断手部血管球瘤的方法要从手术治疗、临床的主要特点进行。结果:在患有手部血管球瘤的53位患者之中,有5位患者为手掌部血管球瘤,有48位患者为甲下血管球瘤,手术切除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切除成功的概率是100%。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同临床诊断结果符合,切口愈合为一期。结论:通常情况下在手指甲下发生血管球瘤的情况较多,在手掌侧发生血管球瘤的情况比较少,在临床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十分的明显,与X线检查相结合诊断较为容易。手术切除在显微镜下进行,具有良好的预后性。
作者:张勋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指的就是在手掌、脚掌以及口腔黏膜上发生的类似于水疱的一种病毒性的皮肤病,主要是由肠道内的病毒引起的,儿童是这种疾病的多发人群,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是高的,多数患儿的预后良好,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还有一部分患儿会发生脑炎、脑水肿以及循环障碍等一些并发症。脑炎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类并发症。脑炎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并对病情进行干预和控制,对其预后和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脑电图作为可以直接将脑功能的状态反应出来,没有创伤,重复性也比较好,对手足口病并发脑膜炎的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防控方法。方法:强化无菌观念,扩大消毒范围及无菌区,加强留置尿管护理。结果:有效缩减了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病例。结论:有效提升了留置尿管的安全性,达到了防控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严志梅;吕俊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情况的原因,以及标本在送检过程中提高质量的方式和检验准确结果的方式。方法:将本院于2009年4月~2013年10月期间开展的诸多份多种类型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中,出现的400例不合格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00例不合格的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高的为大小便标本,其次为痰液标本,而出现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由于采集过程中不符合采集规范,其次下来是由于运输不及时造成标本的不合格,后则是由于没有使用无菌的容器。结论:需要将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进行规范化培训,除此之外,还需加强送检过程中的质量。
作者:骆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免疫规划的全球性扩大,其相应的疾病发病率得到了控制,但是由预防接种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我们需要根据这些不良反应的不同分类及原因积极寻求应对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
作者:冯万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上常见的针对创伤性骨折采用的固定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自10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康复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内固定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0.7%,研究组外固定架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5.3%,研究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手术时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发现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情况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其治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采用外固定法施治的患者其康复时间较短,伤口感染概率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
作者:高德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不同胃肠功能对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影响关心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至2012年7月间成功救治的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应激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II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以及CT 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r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 ,CTSI)进行评分,分析各其余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APACHEII评分方面,高分主要为以胃肠结症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结症的患者,与重症判定标准相接近,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肝胆湿热证的 APACHEII评分值虽然比肝郁气滞证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CTSI评分值方面,高分主要为以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热结证的患者,与其他证型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肝胆湿热证的CT 评分又显著高于肝胆气滞证。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按中医辨证主要为胃肠热结证和肝胆湿热兼胃肠结症,说明胃肠道功能可以反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陈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因素较多、病机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时存在随意性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的造成了中医治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没有充分的发挥中医学的价值。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充分的发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就应当对详细的认识高血压的概念与特征,并在结合中西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客观的吸取西医的诊断疾病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辅助我国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病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1]。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病案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韩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把预见性思维中的可能性、灵活性、应用于骨科护理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认为预见性护理程序可降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定期体检已成为人们预防疾病的一项必备措施。本文探讨并研究了健康体检信息化系统,详细阐述了体检信息系统的内涵、功能,为将来体检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高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