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仰参;黄小兵;江连枝;王家春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多饮、多尿、面部消瘦等。如果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会对患者的各项组织以及器官、心脏等造成慢性损害,还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为威胁,对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降糖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但患者服用降糖类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类型以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药物使用经验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服用降糖类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作者:廖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进而加大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提升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率。方法:2011-02-01到2013-02-01,我科接诊乙型肝炎患者107例。对107例乙型肝炎者予以病毒血清学测检,采集血液,经检测试剂盒对血液予以测检,并对乙型肝炎者的化验结果(病毒学)予以分析,例如:表面抗原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结果:在107例乙型肝炎者中,73.83% HBcAb(核心抗体)显阳性,54.21% HBeAb(e抗体)显阳性,43.93%抗原)显阳性,14.02%HBsAb(表面抗体)显阳性,84.11% HBsAg(表面抗原)显阳性。结论: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使乙肝五项指标于乙型肝炎者中得以精确检查,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效度很有意义。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观察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结果:术中无神经损伤现象,术后所有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24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感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加重现象。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利用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悦臣;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大的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 T 细胞增殖,是机体适应性免疫的始动者,在适应性 T 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作者:丁琦;欧阳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影响以及心理护理在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心理状况的应用。方法:对我院1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心理护理的效果明显,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跃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低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2μg/(kg .次);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雾化吸入,4μg/(kg .次)。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剂量的治疗组之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持续天数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陶;郭军;余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0-3岁婴幼儿身体健康及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在我县10个象征中随机抽取50-100名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以上600名婴幼儿进行骨骼、体重、口腔、心肺、视力检查,并进行营养情况评估,对534名家长与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检查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在母乳喂养与计划免疫方面,其比例分别达到82.2%与89.1%,仅仅少数留守或者非常驻儿童未接受计划免疫。此外,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在各个乡镇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开展,但是整体系统相对滞后。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保健服务网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加强儿童保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扩展服务体系的内涵,注重儿童体格智能发育的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卫生指导、喂养指导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并加强教育与宣传工作,提升家长与监护人对于儿童保健工作的认知程度,促进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发展。
作者:吴学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计划实施,研究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 -36评分、Fu91.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FugI-Meyer评分明显提高,SF -36评分除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茂娟;王志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医院的宣传工作对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医院的市场份额,提升医院特色品牌形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公立医院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医院宣传工作的现状,总结提出了其创新与突破的内容,结合目前医疗行业现状,给出医院宣传创新突破的工作重点。
作者:尹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66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7.06%;经腹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44例,诊断符合率仅为64.71%;比较两种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1,x2=23.02)。经阴道超声对体积小(直径<3cm)的宫外孕包块诊断价值更高(p<0.01)。经腹超声对于体积大、位置高的宫外孕包块诊断较好(P>0.05)。结论:TVS 对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但扫查范围较小;TAS扫查范围广,但分辨率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机结合二者,可显著提高宫外孕诊断符合率。
作者:郭英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丁胺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调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36例,随机根据治疗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以口服小儿清热止咳颗粒为主,观察组以沙丁胺气雾剂200喷联合酮替芬粉治疗,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小儿相关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从患儿哮喘症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来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复发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黄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完善,社区医疗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前人们看病只能去医院,这就导致了医院资源紧张,排号时间长,看病难的问题。现在逐渐兴起了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了看病慢、看病难的问题。在这些社区卫生机构中,在所难免会需要药师的参与,本文主要研究了药师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使药师的服务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作者:赵寨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医疗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活动,把医疗护理风险系数降到低。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创伤科的护理风险理及管对策,以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方法:通过创伤科发生的护理纠纷、投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对于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急性创伤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及复合伤等严重创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手术时间长,术后管道多,病程长,卧床时间相对较久,生活护理繁重,护理难度大,患者及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进行创伤病人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评估病人的风险等级,给予恰当的风险防范,可以有效的防范和规避创伤科护理风险。结论:在防范护理风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培养创伤科护士预见性的护理思维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护患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加强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风险意识;合理统配资源,维护病区环境安全是创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海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营养教育对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结构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理专业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本校护理专业的在校女大学生160人,其中8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营养教育;另80人作为对照组,在研究中不予以营养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营养教育前后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结果:在实施营养教育之后,实验组对各项食物的摄取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后在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及营养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有利于改善护理专业女大学生膳食营养的状况,值得在各院校推广实施。
作者:党西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位采取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存活概率以及失败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断指再植术对套状撕脱性断指患者进行治疗,断指的存活概率比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属于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其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与人们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抗菌药物也在不断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新型药物的应用使 LRTI的菌种、致病性以及机体对于抗生素所产生的敏感性也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临床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而且会对治疗方案的实施产生阻碍。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加大疾病治愈机率,应当对该病的病原菌分布,种类以及其耐药性等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物改变等。将分析结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获得佳治疗效果,使用药合理化。本文就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这一问题做了相关分析描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王朝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无偿献血人群查体,加强乙肝检测,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方法:2012年10至2013年10月以来在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体检人员5890例,检测乙肝五项检验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890例血样中显示“大三阳”患者共568例(9.65%)。其中男381人(10.25%),女187人(8.85%),男女感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意义重大,避免的血液质量和安全隐患,应对无偿献血者全员进行乙肝检查,尽可能减低输血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同时加强宣传,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有效控制其发病率和患病率。
作者:秦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 术)由意大利 Longo 根据肛垫下移理论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1],因其具有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学同道的欢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成为比较成熟及常用的肛肠手术方式得以普遍推广的同时,也伴随着PPH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马波;李东平;雷彪;原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验和研究,分析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并且,探讨消除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5月患高脂血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4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高脂血症患者血液进行各项生化检查,观察组采取经过防干扰处理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液进行生化检查,分别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几种方法对消除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都有较明显的作用。结论:高血脂症对检验项目的干扰严重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其消除方法,提高检验可靠性,是临床检验的现实要求。
作者:韩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