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黄善莲

关键词:重症患者, 呼吸内科,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以及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临床观察

    患者徐某,男,58岁,教师,因发热、咳嗽、咳痰在医院检查:T39.4℃,双肺可闻及干啰音,心腹未见异常。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6.8*109,胸部x线为气管感染,确诊为支气管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肌苷,氯化钠注射液、氨茶碱等注射治疗,以及口服祛痰止咳颗粒治疗3天,病情明显好转。治疗第4日突然出现腰部疼痛,并有皮疹出现,检查小便常规以及泌尿系彩超未见异常。考虑是带状疱疹,立即给予氯化钠和利巴韦林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汗出,继之不省人事,血压70/40mmHg,考虑是过敏性休克,立即吸氧、注射肾上腺素以及地塞米松,肌注氯苯那敏,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以及静滴多巴胺等,同时停止输注利巴韦林,约20分钟后患者缓解。本例患者考虑是利巴韦林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已经用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氯化钠以及维生素和肌苷以及氯化钠、氨茶碱治疗三天,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应,且病情好转,故患者的休克不考虑以上药物导致。第四日因带状疱疹致腰部疼痛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后出现休克,确诊无疑。

    作者:邢晓杰;于燕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

    目的:对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和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升高 HDL -C ,降低 TG、LDL -C以及 T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SB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糖、Scr、Ccr 变化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患者 UAER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Alb增长幅度以及尿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结论: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肾脏获得有效保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春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的诊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回顾性整理和分析这52例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选取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36例患者采取了开腹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16例患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治疗疗效非常好,2例患者转为手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其余2例患者转诊。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有必要时应该转诊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HCG 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结合组通过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进行诊断,超声组仅通过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合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超声组诊断的确诊率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早期异位妊娠,确诊率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患者的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吴崇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对于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分别行经阴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分别观察两组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观察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M 对于子宫肌瘤治疗效果优于 TAM ,且术式简单、快捷,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李雪;蔡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5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结果: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I级老年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Ⅱ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Ⅲ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IV 级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不同级别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级IV 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其中患者并发气胸10例,并发肺结核4例,合并肺癌2例,糖尿病3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2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并发肺性脑病1例,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继发肺部感染。结论:老年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使用有效抗生素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综合治疗尽早使用激素,积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吸氧,保护脏器功能,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临床护生发生差错的原因及对策

    我院是一所地级市综合医院。每年均担负着来自不同高、中等医学院校护士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发现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因各种原因引发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时有发生。几年来。我们对存在的不同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不断总结出施教对策。使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大地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作者:桑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例前列增生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理想的治疗是手术摘除。我科于2012年11月19日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例,护理采取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急性尿潴留、饮食指导、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用药指导;术后注意体位、膀胱冲洗护理、疼痛的护理、基础、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疗法。

    作者:胡彩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原因,探讨感染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于2011年12月-2013年7月这一时间段内312例妇产科患者的治疗资料,统计其感染具体情况,据此探讨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妇科患者的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系统及泌尿道,产科术后出现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手术创口和呼吸道,且感染出现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呈现一个上升趋势。结论:妇产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原因多样,部位也不定,要有效降低感染率,必须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强化其护理能力。

    作者:刀仕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17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175例,根据孕妇羊水的污染程度将其分为I度污染组、Ⅱ度污染组和Ⅲ度污染组,分析不同分组的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结果:I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6例,轻度窒息的有1例,没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75%,胎儿宫内窘迫1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1.75%;Ⅱ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8例,没有轻度窒息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1例,窒息发生率为1.69%;,胎儿宫内窘迫4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6.78%;Ⅲ度污染组新生儿无窒息的有51例,轻度窒息的有7例,重度窒息的有1例,窒息发生率为13.56%,胎儿宫内窘迫35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59.32%,不同程度羊水污染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羊水污染越严重,新生儿窒息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上通过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羊水污染的情况,并根据羊水污染的程度判断胎儿宫内的情况,及时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麻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疗法和柱状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50例,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术有效率100%,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术有效率治愈率95%,除1例糖尿病患者肛缘缝合处感染,经拆线后充分引流后治愈。结论:应用经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疗程明显、创伤小无痛苦,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作者:李波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多饮、多尿、面部消瘦等。如果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会对患者的各项组织以及器官、心脏等造成慢性损害,还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为威胁,对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降糖类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但患者服用降糖类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对于药物治疗产生影响。本文对于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的类型以及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和药物使用经验进行探讨,旨在降低服用降糖类药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作者:廖燕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欣普贝生(P ro pess)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待产足月(36+4~41+6W)单活胎孕妇共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宫颈成熟度明显增高,24小时阴道分娩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下降,引产成功率为96.3%,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意(P<0.05),而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羊水污染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用药方便、安全、高效,是目前用于晚期引产促进宫颈成熟的首选药物。但有诱发宫缩过频的副反应,用药后需要严密监测胎心及观察产程,必要时停止用药。

    作者:鲁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分型均为气阴两虚型。对照组患者接受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炎、降压、利尿等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滋阴清热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有效性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满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使用催产素配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足月顺产的产妇12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60例产妇联合使用催产素和卡孕栓,对照组的68例则单纯使用催产素。然后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为(135.6±28.4)ml、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为(320.6±30.6)ml ,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多(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为(5.9±2.2)min ,对照组产妇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为(8.5±3.6)min ,观察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使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对于预防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明显的缩短第三产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手部内生性软骨瘤的手术方式,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抽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手部内生性软骨瘤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才有采用单纯性软骨瘤刮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植骨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年进行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未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对于前期手部内生性软骨瘤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部内生性软骨瘤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作者:邴登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与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分析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和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止痛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大片胶布固定治疗,观察组交替采用黑硬膏贴敷、中药薰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1d、2d、3d、7d之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8±0.55)分、(3.97±0.48)分、(3.67±0.66)分、(3.3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0d后显效1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烫、黑硬膏贴敷交替治疗并辅以规范护理,可显著提升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与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进行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Bohe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获得愈合,没有患者出现针眼、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现象,27足治疗为优,占48.21%,20足为良,占35.71%,6足为可,占10.71%,3足为差,占5.36%,优良率为83.93%。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在小儿短小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术中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进行术中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麻醉前后SpO2、HR、MAP变化进行比较,MAP、HR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SpO2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当中,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精神运动性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典型岩溶区土壤 pH 值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由于不同地区在气候、母岩、地形、植被和动物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土壤类型,导致土壤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上土壤的某些性质仍然不同,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同一土壤类型。在这里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典型岩溶区土壤pH值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简单分析与研究。

    作者:邹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