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平
目的:通过对小儿肺炎伴心衰患者开展护理,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2例患者被确诊有肺炎并心衰的患儿做对比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和护理进展,对其护理举措和护理结果做详细记录和分级探讨。结果:分析研究的82例小儿肺炎并心衰的患儿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异常等,在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其中护理结果为优秀的有60例,护理结果为良好的有12例,护理结果为一般的有8例,护理结果为差的有2例,其总有效率为97.56%。结论:针对被确诊有小儿肺炎并伴随出现心衰症状的患儿,医院需要落实临床护理,加强护理管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番保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不孕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它不仅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妇感情破裂,并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从而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问题、。医学科学在生殖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一发展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上,只注重药物以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但对于心理因素却关注较少,在漫长的就诊过程中,对于不孕症患者心理的治疗应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几乎每一个不孕症患者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不孕症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不孕症受孕率。
作者:党慧娟;张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曾经收治的140例经检测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特点,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40例经检测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经过了2个月不同方法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7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58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7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达到了显效的患者有48例,治疗效果达到了有效的患者有18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例,总有效率为94.3%。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症状缓解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经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保护患者胃粘膜,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惠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手术当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麻醉剂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并在术中保持七氟醚的持续吸入,期间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对芬太尼以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剂量方面的调整以维持麻醉效果;研究组采用的麻醉诱导方法同对照组,术中持续进行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的泵注操作以维持麻醉效果,将患者术中BIS值保持在30-60之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清醒后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两个时间点内,研究组的BIS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以及气管导管的拔除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组采用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更加适用于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术后在意识清醒后无不良反应,清醒速度较快,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较短,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砚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予以同等补钾、补镁、吸氧、限盐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之上规范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早搏、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956±51)个/天、(53.1±11.0)%,均明显好转(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有效16例、1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补钾、补镁、吸氧、限盐治疗的基础上规范联合胺碘酮强化治疗可有效提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无痛人流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0例行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90例,临床期间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390例,临床期间给予直接无痛人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时间、治疗有效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与对照组(97.18%)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人流术治疗的患者给予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药治疗能够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许有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充分认识导管室护士各种职业危害,分析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方法:对相关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制定防护措施。结果:减轻职业危害的危险程度做好个人防护。
作者:付常平;唐伟亮;冯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5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结果: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I级老年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Ⅱ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Ⅲ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IV 级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不同级别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级IV 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其中患者并发气胸10例,并发肺结核4例,合并肺癌2例,糖尿病3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2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并发肺性脑病1例,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继发肺部感染。结论:老年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使用有效抗生素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综合治疗尽早使用激素,积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吸氧,保护脏器功能,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人血清总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变化以及胃肠道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胃潴留、上消化道出血、反流、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在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促进患者的营养恢复正常水平,并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宁耀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对比分析X线和C T 对胸部创伤带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接受的胸部创伤病患238例,对这些病患使用的X线和C T 诊断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肋骨骨折63例、气胸31例、肺挫伤48例、血胸25例、创伤性膈疝12例、肺不张19例、肺撕裂17例、纵隔与皮下气肿13例。结论:X线在检查胸部创伤时,简单、容易操作,是常规检查中的必须方法;C T 技术通常是复合型损伤病患以及严重病患的首要选择,它能够使创伤程度、性质、部位更明确,具有高准确性以及高敏感性。
作者:宋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上常见的针对创伤性骨折采用的固定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自10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康复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内固定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0.7%,研究组外固定架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5.3%,研究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手术时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发现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情况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其治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采用外固定法施治的患者其康复时间较短,伤口感染概率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
作者:高德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齿折裂后全冠修复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接诊的磨牙折裂的患者经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共137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统计1-4年的恢复情况和成功率。并对分组因素进行检验。结果:4年的成功率均在60%以上多数在80%,说明全冠修复在治疗牙齿折裂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术后1、2、3、4年进行组间分析,术后4年的成功率明显下降。对于按照年龄,性别牙位进行统计学检验,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术后的成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即,男女,年龄,牙位不同,可以认为,其成功率基本一致。结论:全冠修复在治疗牙齿折裂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大程度的保留患牙。
作者:麻燕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肌瘤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通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75.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在 E2水平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预后,临床意义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众所周知,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病人大部分缺乏自知力,不承认有病,尤其是分裂症病人,病情越严重,越对周围人的警惕性越高,当被送至精神病院时,他们常常拒绝住院,对入院查体极不合作。特别是新入院病人,入院前有的病人表现兴奋、躁动不安、不思饮食,机体消瘦很多;有的离家出走,家属找不到,在外生活无规律,外人给他饭吃时他也不吃,这类病人入院时躯体状况极差,蓬头垢面,又不能客观叙述自己的感受;有些病人一问三不知,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认真、细致、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在精神科护理中显的尤为重要。在笔者20余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中,曾有多例新入院病人,由于准确及时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了意外事件的先兆症状,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与治疗,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所以加强病人的病情观察,防止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提高医护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田玲玲;仪修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其应激性溃疡各项症状出现情况及出血量、总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潜血(6.52%)、黑便(4.35%)、胃液潜血(6.52%)、大出血(0)、总出血量(43.07±11.31)ml ,出血停止时间(3.27±1.12)d ,总住院时间(8.17±2.1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大便潜血、黑便、胃液潜血及大出血出现率,减少总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兰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发现糖尿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科学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受益终身;治疗要控制血糖以外,血压、血脂应该密切关注,还要定期检查各种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作者:张士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研究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经历,归纳总结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提高我们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葛道至;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进行康复理疗之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采用康复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后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及安全教育。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之后,在全部的患者中均显示了一定的效果,终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非常高。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患者获益非常多,治疗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
作者:李尚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