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平
目的:探究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66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57.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的CSP(子宫瘢痕妊娠)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2011-04-19到2013-04-19,我科接诊子宫瘢痕妊娠者87例,87例CSP者都存在剖宫产手术史(子宫下段),将87例CSP者分组护理:整体护理组(43例)与对照剖宫组(44例),给予整体护理组整体的CSP护理,给予对照剖宫组常规的CSP护理,随后,比较整体护理组与对照剖宫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整体护理组中,32例 CSP 显效,10例CSP 显效,1例CSP无效。在对照剖宫组中,23例CSP显效,7例CSP显效,14例CSP无效。明显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效用比对照剖宫组强,P<0.05。此外,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剖宫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十分全面、有效,能使患者生命得以及时挽救,能使并发症、心理状态得以消减、改善,提升痊愈率、生命质量。
作者:张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回顾性整理和分析这52例患者的诊断以及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选取的52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有36例患者采取了开腹手术治疗,治疗效果非常好;16例患者采取药物的治疗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治疗疗效非常好,2例患者转为手术,手术治疗效果好;其余2例患者转诊。结论:对于异位妊娠,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有必要时应该转诊上级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作者:段安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采用西替利嗪以及地氯雷他定两种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组胺含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 A 组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西替利嗪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A 组60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显效(81.67%),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6例患者无效(10.0%),总有效率为90.0%;3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5.0%。B组6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显效(83.33%),有5例患者有效(8.33%),有5例患者无效(8.33%),总有效率为91.67%;7例患者紫癜复发,复发率为11.6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胺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组胺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以及西替利嗪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对于降低患者的组胺水平具有显著疗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其复发率显著低于西替利嗪。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过敏性紫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情境创设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校2012级“3+2”护理专业的1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班,对照班60名学生采用传统单一模型法教学,实验班60名学生采用情境创设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比两班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分情况。结果:比较两班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实习考核满意度及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分情况,实验班学生均优于对照班学生,两班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情境创设法教授基础护理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了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予以实施和推广。
作者:李超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和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升高 HDL -C ,降低 TG、LDL -C以及 T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SB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糖、Scr、Ccr 变化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患者 UAER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Alb增长幅度以及尿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结论: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肾脏获得有效保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春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肿胀吸脂治疗皮下脂肪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2010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80例皮下脂肪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肿胀吸脂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术后皮肤瘀青不明显,不存在瘢痕,没有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不存在复发例数,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肿胀吸脂治疗对皮下脂肪瘤进行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林权;梁红星;陈亮;孙海;鄢新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交替应用黑硬膏贴敷和中药薰烫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止痛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大片胶布固定治疗,观察组交替采用黑硬膏贴敷、中药薰烫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1d、2d、3d、7d之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8±0.55)分、(3.97±0.48)分、(3.67±0.66)分、(3.36±0.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40d后显效17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5.0%。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薰烫、黑硬膏贴敷交替治疗并辅以规范护理,可显著提升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与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吴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基层卫生院也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尤其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思想关系管理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基层卫生院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就其有效解决措施和推动措施展开相关阐述,希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院的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作者:符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值、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对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实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谢雪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为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术前确诊34例(42.5%),其余患者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经积极外科治疗后痊愈73例(91.25%),死亡6例(7.5%)。合并休克25例,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压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 C 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涂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发现糖尿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科学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受益终身;治疗要控制血糖以外,血压、血脂应该密切关注,还要定期检查各种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作者:张士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检出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器官发生病变的86例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施以检查诊断。结果:86例小器官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疾病34例,超声检出率94.1%;乳腺疾病21例,超声检出率85.7%;眼科疾病33例,超声检出率96.9%;男性外生殖器疾病19例,超声检出率100%。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可以将病变位置、区域等指标通过超声图像精准呈现出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情况的出现,帮助把握治疗时机并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晏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使用潘生丁质量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质量的90例轻、中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药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潘生丁进行治疗,其中 A组患者每次服用25mg、B组患者每次服用50mg、C组患者每次服用75mg ,每日3次,每周2次在同一时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28天为一个疗程,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0.0%、63.3%、66.7%,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组及C组,且降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患者与 C 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除心电图外其余各检查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C组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时间后未经治疗,自行好转。结论:潘生丁的降压作用与其用量有量效相关关系,即所用剂量越大降压作用越明显,潘生丁对于治疗轻、中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时没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的患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综合对比来说每日3次,每次服用50mg时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泓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自2012年2月起,对流程优化在该单元的实施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即实施一年后参照我院对神经外科护理考核的常规指标如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患者满意程度等对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与未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外科单元的护理各项考核指标在采用流程优化后有大幅提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实施流程优化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文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析临床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的探析临床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结果:2011-11-05到2013-06-30,我院有187例病人的临床药物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男女比例:45∶42。年龄:15岁到81岁。结论:不良反应对生命危害太大,所以必须予以监测、重视。
作者:唐芳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新型 Airtrap喉镜(氧瞬得)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且预计插管困难的全麻插管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 Fastrach气管插管型喉罩(FT -LMA),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新型 Airtrap喉镜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操作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声门可视率、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总成功率、插管操作时间、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Airtrap喉镜(氧瞬得)在临床困难气管插管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损伤小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梁仁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析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住院部收治的89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症状,妇科检查提示患者均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后穹窿穿刺阳性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等现象;初诊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肿瘤破裂,确诊率为91.01%,误诊率为8.99%,经过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由于病因繁多,多表现为急性且危重,具有腹痛的特征,部分妇产科急腹症极易误诊或者漏诊,在实践中要及时、准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进行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治疗的佳时机。
作者:朱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