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平
神经外科是一个急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护士长期面对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工作负荷大,精神高度紧张,在这种具有长期慢性压力源的工作中极易产生工作疲溃感,因此,对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胡碧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上常见的针对创伤性骨折采用的固定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自10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康复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内固定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0.7%,研究组外固定架疗法患者治愈率为95.3%,研究组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伤口感染情况,手术时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发现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情况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其治愈率并无显著差异,但采用外固定法施治的患者其康复时间较短,伤口感染概率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创伤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
作者:高德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措施。方法:将当前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进行阐述,将其实际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操作程序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体检工作人员的效率,以快捷方便的自动化流程获得体检者的满意和支持,同时也能为医院体检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效果十分优异。结论:应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体检工作更加规范、系统全面和科学合理地实行,可以为体检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贵;郑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收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资料,总结其出血的根本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是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产妇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结果:采用血 HCG、B超、宫颈内刮出物涂片标本检查法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发现胎盘未净、切口愈合效果差、产褥感染等均为术后晚期出血原因。而术后出血与出血发生的时间成反比。结论: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认真缝合切口、合理应用药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利于减少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邵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模式已发生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中护患关系不容乐观,护患纠纷时有发生,这不仅使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不满,同时也困扰着医护人员。面对护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为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护理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200例尿液的样本都进行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分析结果。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后发现:(1)尿液分析仪检验法阳性结果为58例,阴性结果为142例,阳性率是29.0%;显微镜检阳性结果为48例,阴性结果为152例,阳性率为24.0%;两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尿液分析仪方法假阳性率是9.52%,假阴性率为4.41%。结论: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结果更为准确。
作者:夏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足月顺产的产妇12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60例产妇联合使用催产素和卡孕栓,对照组的68例则单纯使用催产素。然后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为(135.6±28.4)ml、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为(320.6±30.6)ml ,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比观察组多(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为(5.9±2.2)min ,对照组产妇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为(8.5±3.6)min ,观察组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使用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对于预防产后出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明显的缩短第三产程,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下呼吸道感染(LRTI)是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属于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等,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其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与人们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抗菌药物也在不断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新型药物的应用使 LRTI的菌种、致病性以及机体对于抗生素所产生的敏感性也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临床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而且会对治疗方案的实施产生阻碍。为了更加合理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加大疾病治愈机率,应当对该病的病原菌分布,种类以及其耐药性等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物改变等。将分析结果用以指导临床治疗,获得佳治疗效果,使用药合理化。本文就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这一问题做了相关分析描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王朝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治疗后进行髋关节功能按 Harris 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畸形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 Harris 评分20例为优秀,19例为良好,优良率为92.86%。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情况复杂,通过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肯定,对患者骨破坏小,操作简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患者使用保护具的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提供依据,同时为住院精神病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对使用保护具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及满意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发生自伤1例,他伤1例,心理反应3例,满意60例;普通组患者发生自伤6例,他伤8例,心理反应11例,满意46例,实验组患者在自伤、他伤、心理反应和满意几个方面均好于普通组患者,p<0.05;实验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普通组的护理人员,实验组护理人员患者满意度高,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可以起到保护患者安全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对实施约束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品检测仪器设备对保证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保障药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良好的性能可以推动药品检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药品检测实验室在药品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管理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药品检测实验室设备性能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王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在慢性肝炎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 Sysmex KX -21N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慢性肝炎55例、肝硬化患者55例、健康对照组100例的 PLT 进行检测,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 PLT 显著减少(P<0.01),随着肝硬化进行 PLT 减少更明显。结论:外周血PLT 对评估慢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汤睿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治疗方案,观察组57例采用常规诊治加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方案,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观察组与对照组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较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健胃消食口服液配合常规诊治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胜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下称传统剥脱术),术中出血较多,而术后患肢容易发生大片皮下血肿。为克服这些缺点,笔者近来将该手术加以改善,效果满意。
作者:付鑫;于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缬沙坦治疗,一天一次,每次80到160mg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到60mg。两组疗程均为24周且在参与研究前都已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疗程之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开始降低。两组患者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均开始好转。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38例,恢复一般10例,恢复较差2例;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30例,恢复一般8例,恢复较差12例。结论: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均有显著效果。其中缬沙坦效果更佳。
作者:吴娟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降低肺癌病人静脉化疗时血管损伤。方法:对326例肺癌病人进行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结果:仅1例静脉炎发生。结论:化疗前、中、后血管护理是化疗成功的关键,可有效保护静脉,防止静脉损伤。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提高防治水平的意义。方法:明确 AHI的流行病学特点及 AI给人类造成的危机,同时加强防控措施,包括: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级 AI疫情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以预防为主,构筑坚实可靠的防疫屏障;提高 AI的综合防控水平及改变养殖业饲养模式。结果:通过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有效提高了人禽流感的防治水平。结论:通过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的认识及防控结合,提高了防治水平。
作者:郭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某小区内随机抽取1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服药遵行行为概况。并同时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患者的遵从概况。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比较低,平均分数仅为2.14±0.45。对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自我感觉(感受药效)、经济条件、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等。结论:当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分还是比较低,无法很好满足疾病治疗要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服药遵从认识水平和遵从率。
作者:夏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这一疾病治疗法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46例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46例患者中有44例经过≤3次联合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2例3次以上联合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新发皮损。结论:ALA -PDT 联合高频电刀疗法具有清除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好方法。
作者:傅仰参;黄小兵;江连枝;王家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钾镁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显效率为55%,有效率40%,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治疗的费用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加氯化钾组成的钾镁合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确切,无明显副作用,与门冬氨酸钾镁效果接近,但治疗费用较低,为患者减轻了治疗的经济负担,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代笔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