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马金平

关键词:瑞芬太尼, 妇科腹腔镜, 血液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的血液动力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在有插管后1min、手术开始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个时刻点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的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4例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率是9.52%,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率是28.57%,两组比较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χ2=4.94,P=0.026<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的损伤小,临床疗效好,手术成功高并且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郭银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治疗方案,观察组57例采用常规诊治加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方案,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观察组与对照组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较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健胃消食口服液配合常规诊治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胜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优生五项的检测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妇TORCH(优生五项)的检测和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82例在我中心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妇产前对其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上述782例孕妇对象,检查结果显示782例TORCH-IgM总阳性率为10.2%,其中HSVI、HSVⅡ、RV、TOX、CMV的阳性率分别为3.4%、3.1%、0%、1.8%、1.9%。结论:对妊娠孕妇产前进行TORCH-IgM五项项目筛选和检查,可为妇科医生判断孕妇是否发生近期感染提供参考依据,这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造成的缺陷胎儿的出生,这对减轻孕妇家庭及社会负担、减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出生人口质量、践行少生优生国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何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职工之家建设与医院和谐健康发展探讨

    医院的和谐健康发展离不开素质的医务工作者,而在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的今天,医患纠纷、繁重的工作、社会的不理解、以及职业压力等等,使得医务人员面临日益严重的心理压力,如何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维护合法权益,职工之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对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配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中大出血的患者28例,在通过子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等综合止血措施后均不能把出血给有效控制住,转而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减少,无继发产后出血,成功地保留了子宫,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随访时间平均为12.5个月,月经均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中,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安全,且能保留子宫以及生理功能,又不会影响月经的恢复,是一种治疗剖宫产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致肋骨骨折38例的护理体会

    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骨折断端刺破胸膜、血管、肺组织可使患者产生气胸、血胸、皮下气肿、咳血,而骨折产生的胸痛使患者呼吸变浅、咳嗽无力易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及时发现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现将我院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外伤致肋骨骨折3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为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不同感染途径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5.0%,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15.0%;干预后占20.0%。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析,能够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阻止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发伤的院内急救与护理

    现代创伤中多发伤发生率高,病情严重,医院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干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对提高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的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定和实施了急救系列护理,为急救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的专科处理提供了很好的保证。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理营救,稳定了患者心态,为提高救活率、降低并发症及伤残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姜垚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临床治疗

    目的:对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0位采取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存活概率以及失败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断指再植术对套状撕脱性断指患者进行治疗,断指的存活概率比较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根据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来对今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提升。方法:对我院接收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痊愈出院。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其治疗效果。

    作者:凌迪;刘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38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具有手术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特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组织再生,从而缩短了疗程,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规范化护理的疗效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经验,得出更加有效地护理方式。方法:将11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的54位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而对后者的58例患儿结合实际病情设计个性化的精心护理,并增加住院评价心理干预等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乙肝五项检测检验分析

    目的:对无偿献血人群查体,加强乙肝检测,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方法:2012年10至2013年10月以来在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体检人员5890例,检测乙肝五项检验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890例血样中显示“大三阳”患者共568例(9.65%)。其中男381人(10.25%),女187人(8.85%),男女感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意义重大,避免的血液质量和安全隐患,应对无偿献血者全员进行乙肝检查,尽可能减低输血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同时加强宣传,提高乙肝疫苗的普及率,有效控制其发病率和患病率。

    作者:秦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3年接收并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例患者在临床上留下的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5例患者中转进行开腹手术,剩余的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状态良好;对全部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没有发现患者存在胆管狭窄和胆管残余结石的症状。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中应用中药口服液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口服液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都采用退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0%(190/200)。此外,患者发生上腹部不适和轻度头昏、腹泻的患者为8例,占8.0%,但是停止服用之后,症状效果。结论:在临床上,中药口服液具有很好的镇痛和消炎以及解热、抗病毒等效果,并且没有发生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因此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患者在使用药物之前,要说明自己存在的过敏史等情况,避免发生过敏反应。要严格地限制剂量地使用,同时在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不能随意增加剂量或者药物的浓度,要注意好药物的配制方法,避免出现污染等情况。

    作者:王蕴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析及药物敏感监测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状态及临床用药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146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并结合耐药检测分析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以及药物敏感监测,指导临床用药实践。结果:146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细菌分析及药物敏感监测后发现,革兰阳性菌占58株,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达72%;革兰阴性菌占88株,以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为多见,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达64%。结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已成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来源,而且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已日益严重,应引起临床的重视,用药时要根据微生物检验报告结合临床进行针对性用药,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有利于患儿疾病恢复,保护患儿各系统发育。

    作者:裴军芳;王立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计划生育手术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0月期间与我院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护理期间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心理状况评分(7.65±1.12、9.78±1.35)、临床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论何种手术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舒适护理是从患者心理出发给予舒适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增强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并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和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6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66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57.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使用天花粉蛋白注射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治疗期。方法:通过对20例天花粉蛋白的异位妊娠使用者进行追踪分析得到临床资料以此作为依据对患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为18例,2例失败予手术治疗,均达到了期望的护理效果,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觉,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者在使用天花粉蛋白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反应过程,包括不良反应,甚至有一些是不可避免的反应,只有通过实施准确的护理措施才能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及避免不良后果平安完成治疗过程。

    作者:支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