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王颖姿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 护理, 措施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应如何加强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手术均很成功,仅3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经医治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未发现1例出现病情复发。结论:对于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应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时期层流手术室的院感管理

    目的:探讨新时期层流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比较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以及2012年3月~2013年3月两年医院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分析检测的结果,总结对院感管理的措施。结果:第一年的医院感染合格率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第二年(p<0.05)。结论:只有不断做好手术室感染的各项工作,完善院感管理中的各项细节,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室感染。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和健康保健越来越显得重要,护士在医院医疗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实施中,实行人性化服务,从形象、语言技巧、情感、行为规范、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的放失的做好同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沟通技巧,拉近医患关系,对促进疗效、降低发病率、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阳;林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疾控档案信息管理收集利用探讨

    文章通过对疾控档案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可以有效提高疾控档案信息管理的收集利用。

    作者:耿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与干预方法研究

    为了缩短脑卒中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作者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和医院接受的患者治疗情况从情志护理、体位护理、康复护理三个方面介绍护理与干预的方法,为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有效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方法。

    作者:汤宇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比较

    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快速血糖仪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可广泛运用于临床血糖的检测。

    作者:曾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选用雷尼替丁、莫沙必利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对66例患者选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93%;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9.09%,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选用三联疗法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杀灭致病病菌,降低该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后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诱发哮喘1例

    患者,男,8岁,32Kg ,因双侧扁桃体肿大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原有哮喘史,一般情况尚好,双肺呼吸音正常,术前30分钟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3mg。患儿带静脉通路入室,无哭闹。入室时 HR95次/min ,无创血压90/60mmHg ,SPO298%。麻醉诱导,芬太尼0.05mg ,丙泊酚60mg ,琥珀胆碱50mg ,经口插入加强型5.5带囊气管导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200ml ,呼吸频率16次/min ,吸呼比1∶2,异氟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20分钟患儿躁动,呼吸24次/min ,不能耐受气管导管,吸空气5分钟,SPO2大于等于97%。拔除气管内导管,当拔管后不到5分钟,患儿出现刺激性咳嗽,逐渐出现双肺哮鸣音,口唇紫绀,支气管哮喘发作,立即面罩给氧,辅助呼吸,静脉注射氨茶碱60mg、地塞米松5mg后肺部哮鸣音消失,症状缓解,哮喘发作10分钟。待双肺呼吸音清晰,呼吸22次/min ,在吸空气下SPO2为98%时,患儿清醒,将其送回病房。

    作者:侯庆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外碎石联合用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碎石联合用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10月,肾结石患者75例,按抽签决定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碎石联合中药排石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碎石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排石率100%,对照组排石率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9.5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体外碎石方法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高排石率,降低肾绞痛发生率,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0例肝内强回声灶不同医师B超定性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对肝内强回声灶的超声诊断作重复性研究,探讨相同声像图经不同医师定性诊断出现结论分歧的原因。方法:任选三名高年资B超医师对同一图像进行分析,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得出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间的误差。结论:利用不同医师对同一动态图像的鉴别诊断,既能保证复诊时有较全面可靠的图像,免去同一病例多次重复检查的麻烦,又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高B超复诊结论的重复性。

    作者:沈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295例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95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运用克霉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06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为91.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6.9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康复新液疗效显著,对溃疡面的愈合有利,且非常安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程维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佳护理方案。方法:收集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急救护理,19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结果:上述38例患者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治疗组满意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治疗组患者焦虑度评分(30.2±5.29)显著低于对照组(42.6±7.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陈启亮;田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结核病耐药现象正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对结核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结核药物,确定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杜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76例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38例观察组(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与38例对照组(应用常常规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从呼吸道症状、生命体征等的好转时间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邓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下睑凹陷畸形

    目的:总结36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及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患者腹部脂肪颗粒,经清洗、离心后,将纯化的脂肪颗粒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下睑凹陷处。结果:36例,32例一次治疗之后形态满意,另4例在半年内经二次注射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成活率高、无排异性等优点,是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炬;吴蒙;陈碾;仇侃敏;罗婕姝;李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6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36例出现产后出血的病例。找到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她们各自的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是宫收缩乏力24例(占66.7%),胎盘因素7例(占19.4%),软产道裂伤3例(占8.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5.6%)。另外,通过临床观察剖宫产比自然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对于产妇而言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多样化,不同的分娩方式,孕周、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当高度重视产后出血,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绍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耳炎鼓室形成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进性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后对病人听力恢复情况以及鼓膜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耳炎鼓室形成术的146例患者(172耳),对患者术后鼓膜愈合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7例患者术后2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87.0%,139例患者术后3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5.2%,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2.12±6.23dB ,术后气骨导差47.32±11.21dB ,鼓室形成术后气骨导差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的病人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146例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教师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教师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有无性别差异,为女性预防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对全县教师2013年体检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女性白细胞减少症患病率4.5%高于男性1.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贫血患病率4.9%高于男性贫血患病率0.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血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患病率15.1%高于不贫血组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患病率3.1%,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患病情况有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发生,所以女性更应引起关注,避免接触有害因素,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作者:郭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