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之争

卢凤云

关键词:护理诊断, 护理问题
摘要: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29例、26例、22例、28例、28例;对照组中治疗依从性、参与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药物疗法以及饮食控制等遵医行为都表现较好的患者为15例、20例、14例、23例、24例。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冯月霞;牛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与手术治疗手法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复发后会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所以在并非紧急的情况下,应当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作者:魏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风险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输液中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本院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发生的门诊输液缺陷情况,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比较两年中门诊输液中出现的缺陷情况,以及护理隐患的检出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通过门诊输液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门诊输液中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隐患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获得明显改善。结论: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莉雅;潘学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社区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四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67例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征象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6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X线征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肺透光度改变,肺纹理改变,炎症性改变,纵膈、心缘、膈面模糊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这些征象虽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是由于发生率高,因此对临床诊断可以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

    作者:齐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情况与对照组对比,降低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1.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获得效果较为明显,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作者:陈俊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分析

    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结石、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肿瘤等,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手术中的麻醉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从而致使病人死亡。所以,在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要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与分析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40例,做好手术前后的准备护理,对患者的肿瘤部位、血供情况以及形态和肺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有23例症状出现部分缓解,5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在手术之前出现前肺不张,经过化疗之后肺复张以及瘤体消失,另外5例无效,有效率达到了87.5%。结论:在治疗肺癌当中,通过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并实施有效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患者易于接受,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孙兰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的大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得出治疗子宫肌瘤采用的米非司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在2012年1月-12月这一年中,总共有498例子宫肌瘤患者入院进行治疗,从中随机抽取160例,平均非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10.0mg 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20.0mg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这160例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幅度和子宫体积的变化,并记录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和子宫体均有明显的缩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相当,但就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讲,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合理剂量是10.0mg ,治疗效果虽然没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很少,值得推广。

    作者:羊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份收取的8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可能出现肺部并发症者加强预防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32.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只有4例,发生率为10%。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风湿疾病免疫患者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和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4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洗液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肛肠洗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以及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经济实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珏;王建新;高正岭;汪银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自然分娩中双人配合助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人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产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助产士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人配合助产分娩能有效提高对助产士的满意率,降低产程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2例胆囊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胆囊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为以后的胆囊癌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总结2008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癌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26例胆囊癌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14例患者治疗后病情未见缓解,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胆囊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对其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护理经验以减少胆囊癌的手术率。

    作者:张月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脑处理信息量化模型中的细节汇编十四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2]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文章对文献[10]的一些举例的表述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善。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0例患者实施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夹层技术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患者的600颗深度楔状缺损牙,实施夹层修复技术。结果:成功为患者修复580颗,占比达到96.67%;失败20颗,占比达到3.33%。结论:实施夹层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牙髓,避免激发龋齿,同时有效的回复换牙的形态和美观,并且无需磨牙或者切牙,颜色美观,降低患者痛苦,操作方法便捷,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梅;连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进行了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影响,给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良好依据。方法:将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收治的男性乳腺增生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病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在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前1d以及心理干预护理后7d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对抑郁量表(CES -D)、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尊量表(SES)的评分,分别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多种负面性的情绪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在心理干预之后得到的抑郁量表(CES -D)、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尊量表(SES)三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三项评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进行了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都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骨科护理,实验组患者45例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一段护理周期后,总结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神经系统损伤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恢复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接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神经系统的损伤,提高术后恢复效果,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作者:杨婷;韩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对老年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老年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对照组两组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需要外加全面护理干预,即用特殊级别的护理方案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在心理、神经、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对比方面的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积分与 Fugl -Meyer 值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脑出血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也是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推广和重视的原因。

    作者:端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PA 对中脑后脑边缘处发育的影响

    利用斑马鱼作为研究模型探讨BPA 对于胚胎神经发育的毒性机制。

    作者:袁天桢;陈茂勇;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