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丽
矽肺是我国目前患者数量多的职业病,由于矽肺的病理特点,患者更易发生肺结核不变且难治愈,矽肺合并结核,不仅肺何况进展,结核病也易恶化,促使病情建筑、恶化,影响预后,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2]两者相互影响,给临床带来一定困难,介绍我院134例矽肺合并结核住院患者护理指导。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20例和在此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观察组22例,比较2组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水平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快速血糖仪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可广泛运用于临床血糖的检测。
作者:曾继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将手术室的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并统一消毒处理。再对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和未清洗的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消毒、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评分和包装评分显著高于未进行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复用医疗器械。且医疗器械在经消毒室进行清洗后,临床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结论: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可以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质量评分,并减少手术中的感染,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患者身体的康复,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姜蓓蓓;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动态死亡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2009-2013年辖区本地户口儿童及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3+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新生儿死亡率由2.716‰降为1.735‰(P<0.05),婴儿死亡率由5.431‰降为1.735(P<0.05),0-4岁儿童死亡率由6.110‰降为2.89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原因排在前两位的依然是先天异常和意外死亡,但出生窒息和肺炎的排序有明显下降。结论:自贡市自流井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年有明显下降,降低出生缺陷任然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杨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9克/次,3次/日)与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组。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20例,在所有患者中采用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70例,将其设为 A 组;采用臂丛麻醉的患者50例,将其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 HR以及 MAP等指标的水平以及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表现。结果:在 A 组中,HR水平平均为(95.9±8.2)次,MAP水平为(89.3±21.6),与B组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差异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麻醉效果方面,A 组优于B组明显(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方法选择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获得的麻醉效果非常好。
作者:安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结石、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肿瘤等,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手术中的麻醉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从而致使病人死亡。所以,在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要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4%,国外报道为7%~12%。为了降低妊娠期的疾病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进行了分析。方法:我们分别对住院分娩诊断有孕妇年龄、高血压病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围生儿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住院孕妇总数为3086例,其中高血压疾病患者103例,发生率为3.34%。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29.97%、64.60%、2.39%、2.39%、0.65%,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50.00%、44.00%。我们将孕妇年龄分为六个年龄段,她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们分别为6.73%、28.23%、28.66%、21.82%、11.62%、2.93%;在17~20岁年龄段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显著增高(P<0.05),孕妇合并严重并发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重要内容。结论:多数病例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仍是许多孕妇和围生儿主要的并发症。年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初中、无系统产检是高血压疾病孕妇严重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危害因素,我们应引起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共同为妊娠期的孕妇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作者:陈丽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的临床护理,提高产褥期产妇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实行责任制护理以来,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产后组的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导,产褥期的跟踪、随访等。经过近3年时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结论:明显缩短了产妇的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了乳母喂养成功率,降低了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产妇精神和心理的健康。
作者:程国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采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8.61%,对照组为72.46%,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1.01%(P<0.05)。结论:将连续排班及质量控制应用于传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为今后传染科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作者:阿曼古丽·吾甫尔;布艾吉尔·木合甫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初步论述了高血压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关系,并根据笔者的临床研究,陈述高血压前期的中医病机与经方治疗心得体会。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问题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病人,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可能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过敏因素、造口位置不当、潜在的皮肤损害、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缺乏且应用不灵活,是引起皮肤问题的4大因素。结论:适宜的粘贴方法和体位、合适的造口产品、正确的裁剪方法、适宜的粘贴时间和合理饮食、系统的造口知识培训,可明显降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刘艳华;刘桂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就药学心理学在药学保健中的应用和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一年时间内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药学心理学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所得的资料和该病患未进行药学心理学治疗时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并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总结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效果。结果:通过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我院130例患者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的舒缓,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身体健康指数上升,幸福指数上升。结论:药学心理学在医学保健中的应用,能够获得更佳的药效效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
作者:苏蕾;白中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份收取的8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可能出现肺部并发症者加强预防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32.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只有4例,发生率为10%。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风湿疾病免疫患者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和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汪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科研成果,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邓矿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研究。方法:对在我院临床患者进行搜集研究标本,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并针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我们队影响检测见过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实现了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充分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并实现了临床检测中自身的价值。结果:在微生物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人员应该加大质量认证的力度,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以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当胆囊从腹腔取出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昂丹司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术后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气腹时间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PNO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腹腔镜术中取出胆囊时静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应用昂丹司琼,且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作者:胡珍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麻术中血糖水平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选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60例糖尿病(A )和60例非糖尿病患者(B),均在全麻下进行视网膜病变手术,采用 MMSE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1d内认知功能检测。结果:糖尿病组各时点的血糖水平、拔管时和睁眼时的双频脑电指数值与拔管时、睁眼时和完全苏醒时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血浆浓度均低于非糖尿病组,且拔管、睁眼、完全苏醒和恢复室停留的时间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同时糖尿病组睁眼和入恢复室时的改良清醒镇静值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麻醉药物可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延长苏醒时间,促进血糖水平上升,且术前均有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李勇;欧阳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