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及对策

王静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患者, 临床治疗,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激素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积极有效地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咳嗽等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卡马西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PL T 0×109/L ,2周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入院后给予肾上腺色腙、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防治出血、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入院第2天、第3天、第4天复查血小板分别为:7×109/L、PLT :17×109/L、50×109/L ,期间未再出现口腔渗血及活动性出血。患者于第5天出院,未再随访血常规。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为乙肝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进行检验,统计阳性率。同时,统计观察组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各指标的阳性率依次为82.5%、25%、47.5%、62.5%、73.75%;对照组依次为33.33%、5%、16.67%、25%、3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乙肝大三阳的检出率为53.75%(43/80),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为31.25%(25/80)。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病毒学检验,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40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可以通过对其听力的筛查的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来实现。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还没有通过的患者要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42天后,复筛还是不通过的患者,将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大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共40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3500例,新生儿科500例,以上新生儿均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初筛未通过的有1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46例,新生儿科64例。复筛正常新生儿46例中有1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8‰;新生儿科64例中有8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存在高危因素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危新生儿听力异常明显高于正常儿,应加强对高危儿的听力监测。

    作者:段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计划生育新政策对人口均衡发展促进意义的探讨

    随着计划生育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逐渐朝着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阶段,这就使得计划生育工作又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关于调整二胎生育的相关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将面临重大的改进。本文从我国计划生育的工作方向、任务出发,针对“单独二胎”政策对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变化,提出了几点思考和看法。

    作者:彭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谈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临床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

    作者:王泽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06±6.25)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73±4.80)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1.9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这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勤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硬腰联合麻醉在小儿急诊下肢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诊科下肢骨折的小儿予以硬腰联合麻醉,并观察麻醉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小儿急诊下肢骨折患儿实施硬腰联合麻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小儿急诊科收治的50例患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观察患儿在实施硬腰联合麻醉后呼吸抑制、生命体征以及呕吐的相关情况。结果:下肢骨折患儿在实施硬腰联合麻醉术前后,其各项指标变化差异不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实施硬腰联合麻醉后效果良好,手术中较为安静,无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腰联合麻醉具有安全有效性,在急诊手术中值得推荐与应用。

    作者:朱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十二师五一农场男性健康体检分析评估报告

    1体检情况说明(1)体检范围:五一农场辖区35岁至60岁男性职工。(2)体检项目:1)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腹围、血压)2)检验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3)泌尿生殖系统B超4)甲状腺B超5)心电图。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老年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措施。结果:6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28例,消瘦12例,食欲不振20例;检查结果以中晚期胃癌多见,共48例。6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20例(58.82%),其余患者使用姑息性切除手术。结论: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以中晚期多见,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需要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避免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危重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评估及临床护理

    目的:对危重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36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360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为48例,占13.3%。然而导致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卧床时间以及静脉采血次数、心功能、机械通气时间等。结论:对于临床危重患者来说,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则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其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源;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40例肝内强回声灶不同医师B超定性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对肝内强回声灶的超声诊断作重复性研究,探讨相同声像图经不同医师定性诊断出现结论分歧的原因。方法:任选三名高年资B超医师对同一图像进行分析,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得出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间的误差。结论:利用不同医师对同一动态图像的鉴别诊断,既能保证复诊时有较全面可靠的图像,免去同一病例多次重复检查的麻烦,又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高B超复诊结论的重复性。

    作者:沈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冠心病在中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56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模式,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显效22例,占总数的78.57%,有效5例,占总数的17.8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28例患者显效17例,占总数的60.71%,有效5例,占总数的17.86%,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石亚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肺部感染4例占2.67%,对照组患者18例占1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48.6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鲁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分析

    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有泌尿结石、前列腺增生以及膀胱肿瘤等,这些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一般为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手术中的麻醉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会导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从而致使病人死亡。所以,在对患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要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从而保证病人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在中孕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对中孕引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比分析采用联合用药和常规用药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重点观察两组患者在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程、产后不适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实验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中孕引产的效果良好,在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产程等要素上要好过对照组单一使用利凡诺的效果。结论:采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中孕引产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冬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机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SBP和SaO2等参数加以对比。结果: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和 SBP等参数值均低于治疗前。 PaO2、PaCO2和SaO2等参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各参数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张掖市甘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张掖市甘州区疾控中心人员状况,为合理利用和培养专业人员以及相关部门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建议。方法:查阅档案经个人核实后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疾控中心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均不尽合理。结论:加强现有人员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优化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以适应疾控工作需要。

    作者:王泽平;刘晓梅;王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对照1组采取单独应用依那普利,对照2组采取单独应用氯沙坦,观察组采取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氯沙坦。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总结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药的好处。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血压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应用依那普利、单独应用氯沙坦和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使用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均比较显著,不过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或氯沙坦得到的疗效要好。

    作者:李永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在胸腰椎骨折经验探讨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对6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系统内固定、钉棒系统内固定。通过了解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Cob角的矫正、椎管狭窄的改善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自制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0个月,X线及C T 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有效容积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结论:通过对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分析,证实其为临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怀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叙述了自我管理相应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可行性,主要分析了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目标与方式,对精神病患者能够实行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从而可以降低疾病复发几率,有利于减轻个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病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

    作者:吴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