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

丛晓毳

关键词:颅脑损伤, 综合康复护理, 预后,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 NFD、FMA以及 MBI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 NFD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但 FMA 与 MBI显著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与应激性溃疡以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之后其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心理疏导提高患者自信心以促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尽快康复。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疏导,逐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心理疏导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68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有1例(2.9%)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5例发生感染(切口感染、尿道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3例),感染率14.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2012年11月接受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1例(治疗组)及接受 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果: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耐受性好、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明显。

    作者:田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肾主骨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肾主骨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2010年-2013年住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西医组和中医组,西医组口服美洛昔康,中医组采用补肾壮骨舒筋汤加针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显效6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3%,西医组显效4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76.7%,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肾主骨理论下采用补肾壮骨舒筋汤辅以针灸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效果较好,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瑞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心理干预对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进行了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影响,给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良好依据。方法:将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收治的男性乳腺增生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病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在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前1d以及心理干预护理后7d患者的心理情况,通过对抑郁量表(CES -D)、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尊量表(SES)的评分,分别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多种负面性的情绪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在心理干预之后得到的抑郁量表(CES -D)、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尊量表(SES)三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三项评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进行了男性乳腺增生手术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都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采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8.61%,对照组为72.46%,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1.01%(P<0.05)。结论:将连续排班及质量控制应用于传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为今后传染科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作者:阿曼古丽·吾甫尔;布艾吉尔·木合甫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如何提高医院运行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业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新的改革,并通过优化自身的方式来对社会需求进行更好的满足。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国的医疗行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本文中,将如何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益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胡显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乙肝指标前后变化、HBV -DNA、HBeAg转阴率、ALT 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乙肝指标前后指标变化、HBV -DNA、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增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疑似间质性肺炎新生儿患者183例,通过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结果:通过诊治发现183例患者诊断率为87.4%,有效率为9.3%,病死率为76.5%。结论: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时的诊断十分重要,通过诊断再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登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老年胃癌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老年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外科手术治疗措施。结果:60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28例,消瘦12例,食欲不振20例;检查结果以中晚期胃癌多见,共48例。6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手术20例(58.82%),其余患者使用姑息性切除手术。结论: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且以中晚期多见,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需要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避免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评价。方法:在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迫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选用舍曲林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选用舍曲林药物合并喹硫平药物,所有患者的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的评分都低于治疗前的数据,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药物合并喹硫平药物在治疗强迫症疾病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舍曲林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赞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乡、村两级转诊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重要性

    目的:加强乡村两级疑似患者转诊是否能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法:通过2007-2009年、2010-2012年转诊疑似患者及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强乡村两级转诊后无论疑似患者还是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加强乡村两级转诊工作能够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减少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传播,符合国家对肺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

    作者:张瑞;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动静脉分流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研究

    目的:对肝动静脉分流影像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44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 CT 和 DSA 图像进行分析,其中70例患者为肝动脉-门静脉(APS)分流,肝动脉-肝静脉分流(AHVS)患者4例。同时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在 APS中,DSA 的主要表现:门脉主干和相应大分支有36例显示清楚,门脉较小分支有18例显示,较细分支有16例显示。在AHVS中,DSA 动脉期则主要表现为:肝昏迷有1条或者多条显示,主要表现为从细到粗,边缘比较清楚。然而A PS采用C T 动态增强扫描则为门静脉提前显示,但是脾静脉或者肠系膜上静脉则没有显示。当患者存在 AHVS 时,在动脉期间,其膈顶下层面能够看见肝静脉显示。介入治疗:采用 TACE 治疗有76例次、TAI 有30例次。70例A PS 患者中,其中高流量22例、低流量48例。钢圈+明胶海绵+化疗为10例次、明胶海绵+化疗66例次、单纯化疗10例次。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采用DSA 联合CT 进行检查,能够对肝脏肿瘤患者是否存在动静脉分流情况进行准确诊断;此外,DSA 还能够对分流的流量和性质以及部位进行确定,对后续的介入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王文革;刘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析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治疗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对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期间的650例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服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两年实施人性化服务的过程中,病人对于我院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满意率达到了91.2%以上。其中主要体现在就诊环境、医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门诊管理方面。因此本文得出,人性化服务的实施使得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获得了人性化的关怀,感受到了治疗的温暖。

    作者:诸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指钩法提取输卵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指钩法提取输卵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站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待的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总计3000余例,仅有8例未能顺利完成手术,将随机抽取其中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有150例采取吊钩法提取输卵管,研究组有190例采取指钩法提取输卵管,对两组取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取管时间、取管成功率与疼痛程度上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采用指钩法提取输卵管,有着取管时间短、取管成功率高、疼痛程度轻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与手术治疗手法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复发后会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所以在并非紧急的情况下,应当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作者:魏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为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能力提供借鉴。方法:以某院神经内科9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行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了解评分累计492例次占26.17%,集中在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了解累计评分822例次占43.72%,集中在与脑卒中健康护理相关概念;不了解累计评分566例次占30.11%,主要集中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医护人员不同认知程度中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方应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将脑卒中健康护理纳入到职称评定体系当中,以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作者:薛芳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 CT 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 T 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拟诊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 T 检查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 T 对不同类型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120例肺癌拟诊患者经多层螺旋C T 检查诊断为肺癌102例,良性病变20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的97例,良性病变27例,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 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使患者能够及时治疗,提高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刘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食疗法

    更年期综合症是一女性生理功能由盛转衰所出现的系列生理心理病理变化。如不及时予以正确疏导,会产生一系列的身心疾病,本文旨在通过心理及食物疗法,平安度过。

    作者:刘召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由于多种心脏功能和结构性疾病导致心室射血能力或(及)心室充盈受到损伤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常见于老年人群。由于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加之患者集中在老年人群,机体功能衰退明显,因此CHF的治疗始终是一个难题。原先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以减轻患者病症和体征为主,但无法起到改善患者心肌收缩能力的作用[1]。随着对 CHF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逐渐转变为缓解患者的病程发展,预防心室肥厚,减少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的药物治疗也从利尿药、强心药、扩血管药等常规药物转向内分泌拮抗剂治疗为主的新阶段。

    作者:王秋实;邱祥春;张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