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68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有1例(2.9%)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5例发生感染(切口感染、尿道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3例),感染率14.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疑似间质性肺炎新生儿患者183例,通过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结果:通过诊治发现183例患者诊断率为87.4%,有效率为9.3%,病死率为76.5%。结论: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时的诊断十分重要,通过诊断再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登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采气保守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满意度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选取对象中,35例治愈,治愈率为58.33%;22例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8.3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的大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得出治疗子宫肌瘤采用的米非司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在2012年1月-12月这一年中,总共有498例子宫肌瘤患者入院进行治疗,从中随机抽取160例,平均非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10.0mg 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20.0mg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这160例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幅度和子宫体积的变化,并记录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和子宫体均有明显的缩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相当,但就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讲,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合理剂量是10.0mg ,治疗效果虽然没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很少,值得推广。
作者:羊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优化药物治疗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6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优化药物治疗,经过12周的随访,对其药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实施优化药物治疗,96例患者的胸痛症状明显改善,占60.0%;42例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是不明显进而住院治疗,占26.3%,22例患者没能坚持按医嘱服药病情加重住院治疗,占13.8%。通过对患者进行12周的随访,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到(72.88±11.27)mmHg ,收缩压下降到(125.51±6.59)mmHg ,总胆固醇降到(3.43±0.40)mmol/L ,LDL -C下降到(1.88±0.39)mmol/L。结论:优化药物治疗对稳定心绞痛患者来说是有效、安全的,临床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郭苗;刘燕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近年来增长迅速的新型中药饮片,能代替中药饮片供中医生临床配方使用,其疗效和方便性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中药工艺的提取、分离、浓缩、制粒、干燥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我国已建立了700多味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和质控体系,共有6家生产企业,国内70%的二级以上中医院在临床使用,年销售额80亿元人民币。中药配方颗粒有如下优点:1即冲即服,使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形态为固体颗粒,临床上可以代替中药汤剂来使用,温开水即可冲化溶解服用,免除了煎煮的麻烦。小剂量精细化包装,患者可以将中药随身携带,方便现代人服用中药。
作者:周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0-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例(51.72%)患者通过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阳性,18例(31.03%)患者嗜银染色法检验阳性,29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检验均显为阳性,5例(13.16%)患者快速尿素酶法临床检验为阴性、嗜银染色法临床检验为阳性,9例(15.5%)患者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验为阳性、嗜银染色法检验为阴性。结论:快速尿素酶法联合应用嗜银染色法后,能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的准确性。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方法:本组抽取门诊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干预治疗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13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健康保健教育,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营养不良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营养不良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保健教育,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玉明;冯莉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乙肝指标前后变化、HBV -DNA、HBeAg转阴率、ALT 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乙肝指标前后指标变化、HBV -DNA、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增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据WHO 估计[1],全世界每天有300-500万患者在癌痛中艰难度过,其中50%-80%的患者没有得到缓解,每年有60万患者因为癌痛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60%-90%晚期患者有剧痛,约25%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在我国,现在癌症患者200多万,这些患者40%-50%发生癌性疼痛,其中25%的患者未得到治疗,63.4%的患者治疗不充分[2],疼痛会给肿瘤患者带来不快的感觉和情绪,大大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为了让癌痛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结合病区病种特点于2011年率先开展了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石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肠梗阻是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等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以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排气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还可引起感染、中毒、休克、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一种外科急诊,若治疗不当会使手术机会增多,增加了病人痛苦。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避免了患者手术的痛苦。
作者:杨芳;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孕产妇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4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孕妇分为两组,两组孕妇例数均为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产程时长、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孕妇在自然分娩时的心理压力,确保自然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研究。方法:对在我院临床患者进行搜集研究标本,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并针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我们队影响检测见过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实现了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充分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并实现了临床检测中自身的价值。结果:在微生物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人员应该加大质量认证的力度,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以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8岁,32Kg ,因双侧扁桃体肿大在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原有哮喘史,一般情况尚好,双肺呼吸音正常,术前30分钟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3mg。患儿带静脉通路入室,无哭闹。入室时 HR95次/min ,无创血压90/60mmHg ,SPO298%。麻醉诱导,芬太尼0.05mg ,丙泊酚60mg ,琥珀胆碱50mg ,经口插入加强型5.5带囊气管导管。术中控制呼吸,潮气量200ml ,呼吸频率16次/min ,吸呼比1∶2,异氟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20分钟患儿躁动,呼吸24次/min ,不能耐受气管导管,吸空气5分钟,SPO2大于等于97%。拔除气管内导管,当拔管后不到5分钟,患儿出现刺激性咳嗽,逐渐出现双肺哮鸣音,口唇紫绀,支气管哮喘发作,立即面罩给氧,辅助呼吸,静脉注射氨茶碱60mg、地塞米松5mg后肺部哮鸣音消失,症状缓解,哮喘发作10分钟。待双肺呼吸音清晰,呼吸22次/min ,在吸空气下SPO2为98%时,患儿清醒,将其送回病房。
作者:侯庆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59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治愈率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彪;彭杉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妇产科病患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策略,进而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3000例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病患加以回顾性分析,据此对妇产科病患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开展系统研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结果:3000例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中,出现医院感染的120例,感染率是4.0%。其中,妇科出现医院感染76例,感染率2.5%,产科出现医院感染的44例,感染率为1.5%;普遍的感染位置是呼吸道,其余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手术创口及宫腔,妇产科病患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并发疾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长。结论:营造规范一流的无菌操作环境,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实现消毒隔离工作,强化病房的管理,有条不紊地采取多种对策,使医院感染率得以有效地控制,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常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日常管理理念正在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疾控中心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中心的日常工作中实施人性化管理。这是疾控中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思想和管理对策融入到了疾控文化的全过程,其实质就是在疾控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本文对如何在疾控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从出发点、基本内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作者:樊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方法:本文选择了自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此外,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绳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本院接受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叩背吸痰机只有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 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7.2%和91%;另外1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