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急性乳腺炎的预防与护理

孟燕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 护理, 预防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指导产妇及时排空乳房,注意乳房清洁卫生控制细菌入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作为急性乳腺炎护理的重点内容。结果:47例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乳腺炎采取合适、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急性乳腺炎痊愈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自然分娩中双人配合助产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双人配合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人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助产士陪产护理。结果:观察组对助产士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人配合助产分娩能有效提高对助产士的满意率,降低产程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58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检验方法评析

    目的:探讨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0-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例(51.72%)患者通过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阳性,18例(31.03%)患者嗜银染色法检验阳性,29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检验均显为阳性,5例(13.16%)患者快速尿素酶法临床检验为阴性、嗜银染色法临床检验为阳性,9例(15.5%)患者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验为阳性、嗜银染色法检验为阴性。结论:快速尿素酶法联合应用嗜银染色法后,能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的准确性。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分析

    目的:对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骨科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116例骨科患者,研究骨科存在安全隐患的源头,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结果:通过对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进行分析,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60.82%提高到现在的92.6%,明显提高了护理综合质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以及规范化护理操作意识明显的增强,提高了患者诊治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提升了护理综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发病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收治的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部位为脐周痛(67.45%)和右下腹痛(26.7%),多为阵发性腹痛,间歇期如常。男性患儿略多与女性,年龄以4-7岁为主,多数患儿腹痛前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并发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热、脐周及右下腹痛是其常见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诊,预后良好,但应与阑尾炎鉴别。

    作者:陈峻;杨建;李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2例膀胱造瘘术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膀胱造瘘术及其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老年患者行膀胱穿刺造瘘术,加强术后的相关护理。结果:42例老年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保持瘘管的通.,解除梗阻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正确有效的观察及全面护理是处理老年患者膀胱造瘘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苏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预约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现如今,随着门诊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门诊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变化才能进行更好的护理服务,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更有必要了解门诊预约检查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只有充分掌握门诊预约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门诊的就诊率,从根本上保证患者有个良好心理情绪,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韩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护士移动工作站在护理中的实施及效果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护理服务的发展趋势,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卫计部要求三甲医院必须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而临床护士移动工作站的应用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的安全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效的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半枝莲提取物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半枝莲提取物抗血管生成活性。方法:采用提取及萃取过程制备半枝莲提取物分离化合物,以斑马鱼体间血流的血管数目及血流情况为模型,测定其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半枝莲所提取出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论:半枝莲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胡二文;廖嘉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研究

    通过了解经皮穿刺气管穿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比传统气管切开的优势,根据近几年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研究和进展,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三方面综合阐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与方法,以达到降低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及肺部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的目的。

    作者:吴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腋下副乳腺腺纤维瘤误诊分析及文献回顾

    副乳又称多乳症,包括多乳头及多乳腺组织,是一种先天变异,其存在并不少见,按其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八种类型。有腺体组织的副乳可因内分泌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且可发生和正常乳腺类似的良、恶性病变,因此在临床上更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分析一例45岁女性左腋下副乳腺腺纤维瘤的诊疗过程,并回顾文献对副乳的发生、分型、诊断及治疗加以总结。

    作者:侯瑞;战晶涛;赵向东;韩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通过心理疏导提高患者自信心以促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尽快康复。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与疏导,逐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心理疏导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本院7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有效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无患者大出血,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现象,患者术后住院4~12天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6d。结论: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实施有效护理,可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曹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前期的中医病机及经方治疗的临床体会

    初步论述了高血压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关系,并根据笔者的临床研究,陈述高血压前期的中医病机与经方治疗心得体会。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婴幼儿腹泻护理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接诊的130例腹泻患儿从病情、饮食各方面进行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婴幼儿腹泻大部分在5到7天可治愈,精心高质量的护理对婴幼腹泻患儿病情的好转和治愈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通过有效的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腹泻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龚回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耳炎鼓室形成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进性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后对病人听力恢复情况以及鼓膜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耳炎鼓室形成术的146例患者(172耳),对患者术后鼓膜愈合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7例患者术后2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87.0%,139例患者术后3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5.2%,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2.12±6.23dB ,术后气骨导差47.32±11.21dB ,鼓室形成术后气骨导差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的病人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146例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40例神经衰弱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衰弱患者,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效1例,有效8例,痊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中无效4例,有效13例,痊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神经衰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牛莉;冯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咸宁市卫生应急机制调研报告

    通过阅读咸宁市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协调配合卫生应急机制书面文件,发现咸宁市经过2003年的SARS 疫情后,依靠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卫生应急机制运行,多次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能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就地扑灭,将损失降低到低限度,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张华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替硝唑栓剂、片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对替硝唑片剂和栓剂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接收的78例妇科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使用替硝唑片剂和栓剂的两组患者7天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口服片剂组和外用栓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5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片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外用栓剂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替硝唑能够有效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尽管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使用栓剂治疗,不良反应小,但是效果不理想,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口服替硝唑片来进行滴虫性阴道炎治疗。

    作者:刘纯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