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配方颗粒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义

周宁

关键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 中医药, 中药饮片, 临床使用, 质控体系, 医生, 生产企业, 生产工艺, 年销售额, 免煎中药, 临床配方, 颗粒形态, 患者, 固体颗粒, 产品系列, 中医院, 小剂量, 现代人, 温开水, 人民币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近年来增长迅速的新型中药饮片,能代替中药饮片供中医生临床配方使用,其疗效和方便性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中药工艺的提取、分离、浓缩、制粒、干燥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我国已建立了700多味单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和质控体系,共有6家生产企业,国内70%的二级以上中医院在临床使用,年销售额80亿元人民币。中药配方颗粒有如下优点:1即冲即服,使用方便中药配方颗粒形态为固体颗粒,临床上可以代替中药汤剂来使用,温开水即可冲化溶解服用,免除了煎煮的麻烦。小剂量精细化包装,患者可以将中药随身携带,方便现代人服用中药。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同市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大同市娱乐场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同市区28家娱乐场所150名女性服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存在年龄小、文化低、流动性大的特点。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60.6%;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58.3%;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用安全套占37.3%。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占83.3%。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高危行为。今后应加大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全面落实控制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各项措施,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从而减少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科护理中的预见性护理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诊治的20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06±6.25)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73±4.80)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1.9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这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勤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联止痛在特殊人群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应用

    目的:对于无产史、剖宫产者及精神过度紧张害怕疼痛等这些特殊的育龄人群,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来降低手术所引发的盆腔疼痛。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无产史、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并术前检查合格的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选择适宜放置节育器的时期及时间内,干预组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术前及术中采用心里疏导与药物配合结合的方法共同给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结果:干预组镇痛效果及宫颈口令手术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脑综合症及置器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联止痛法对于特殊人群在放置节育器时给予干预有其必要性和可施性。

    作者:邓殊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一些人长期并且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劳动体力的下降,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病程长,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往往在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才被发现,患者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就会对身体机能和各个脏器造成损伤,而且极易诱发血管、心脏,神经、眼、肾等组织发生病变,终造成器官的缺陷和功能的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应注意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积极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终达到提高患者身体和心理素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目的。

    作者:余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9克/次,3次/日)与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组。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胃溃疡方法的选择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过去一年(2012年)我院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观察不同中医手段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随机选取的88例胃溃疡患者均分到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普通胃药治胃必治(辅以消炎药阿莫西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给予患者芪芍芨草汤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治疗组,而且易复发,而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率高达95.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中医更具疗效,尤其是芪芍芨草汤等中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之争

    针对目前护理行业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全面的研究和调查,简单的分析了有关“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使用情况。了解到,将护理问题全面替代护理诊断是不可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所提出的护理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需要再验证和深入研究讨论,才会得以发展和使用。但仍需要我们不断提出新的护理问题,提高科学生产力。

    作者:卢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gG 抗-E 抗体引起配血不合一例

    目的:为防止由免疫性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1例交叉配血试验不合后检出IgG 抗-E抗体的病例分析,探讨 Rh 系统抗原和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前筛查并尽可能同型输注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特异性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E抗原阴性且多次输血患者会产生相应抗-E抗体而引起主侧配血不合。结论:对于需多次输血患者为避免产生免疫性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和,应先行抗体筛查试验,并尽可能行 Rh系统同型输血。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 PICC 穿刺后的止血护理

    本文对老年患者 PICC 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如加压包扎止血、明胶海绵止血、低温止血、药物止血等,提出正确判断 PICC置管后出血量从而采取恰当、及时的止血护理干预方法的观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使PICC治疗达到大的功效。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剖宫产疤痕缺损4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缺损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控制。方法:选取了2009年2月到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缺损患者共46例,根据患者疤痕部位、大小等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子宫疤痕电凝切除、阴道前穹窿切开后疤痕修补术等。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疤痕缺损情况均得以有效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82.6%,6个月后再次复查子宫疤痕缺损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月经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子宫疤痕缺损可根据不同症状来进行手术修补,同时要针对不同的诱因加强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手术中正确选择子宫剖宫产切口及改良缝合技术,以免出现感染和损伤。

    作者:王才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讨论产后出血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的观察。方法:把从2012年1月份至2013年4月份来我院妇产科为治疗产后出血的共2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产后有出血的患者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循环量,并且尽量及早查出原因,快速止血,给予人文的、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没有死亡病例,所有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全都痊愈,康复出院。结论: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而通过细致、认真的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工作和以后的护理工作,抢救的成功率会提高。不仅仅让患者能够留住生命,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陈兴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治疗显效,15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6%,治疗组9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志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耳炎鼓室形成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中耳炎患者进性鼓室成形术治疗。在术后对病人听力恢复情况以及鼓膜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耳炎鼓室形成术的146例患者(172耳),对患者术后鼓膜愈合以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27例患者术后2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87.0%,139例患者术后3月鼓膜愈合,愈合率为95.2%,患者术前气骨导差为32.12±6.23dB ,术后气骨导差47.32±11.21dB ,鼓室形成术后气骨导差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病人及胆脂瘤性的病人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146例患者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应用

    目的:研究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本院接受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叩背吸痰机只有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 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7.2%和91%;另外1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形成对照组、干预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通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贫血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前术后的护理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困难,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鼻窦手术模式已逐渐被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代替,功能性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由于鼻内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外,采取严格的专科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5年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经8年发展完成鼻科手术1300余例,总体治愈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202例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探讨

    近年来由于交通、工矿等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伤害逐年增加,伤后1小时是多发伤抢救的手术黄金1小时。手术具有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手术创伤大、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等特点,因此手术感染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感染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急诊手术感染预防护理尤值得探讨。

    作者:郑华春;林庆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10例泌尿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选取的210例泌尿外科患者18例(8.57%)医院感染,多为老年人,且以女性为主,医院感染部位为7例泌尿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2例其他。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等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必须有针对性地的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德朝;卢树乾;陈朗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析冷沉淀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冷沉淀由全血分离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采用虹吸法操作,1单位容量为40-50ml ,主要含有Ⅷ因子、vWF 因子、第Ⅰ因子(纤维蛋白原)、第ⅩⅢ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等成分。目前仍是国内治疗甲型血友病及Ⅷ因子缺乏症、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疾病的佳制品之一,所以对冷沉淀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结核病耐药现象正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对结核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结核药物,确定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杜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