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
目的:总结36例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及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患者腹部脂肪颗粒,经清洗、离心后,将纯化的脂肪颗粒以注射的方式,移植到下睑凹陷处。结果:36例,32例一次治疗之后形态满意,另4例在半年内经二次注射后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成活率高、无排异性等优点,是治疗下睑凹陷畸形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炬;吴蒙;陈碾;仇侃敏;罗婕姝;李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报道1例先天性肺囊腺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例出生后表现呼吸窘迫样综合症的新生儿行胸部 X 线检查及胸部CT 检查,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常见病因和该患儿的异同,结合胸部X线检查,需考虑少见病可能,并回顾该病产前超声筛查的经验及国外报道的治疗经验。结果:先天性肺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低,临床可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孕母一般有羊水过多,胸平片上均呈多房型蜂窝状肺囊肿样阴影,并将附近支气管推移,甚至将纵隔推至对侧而出现纵隔疝,囊腔内容可分为含气、含液与含液气三种。囊壁与周围肺组织分界一般较清楚。CT 片能见到其多个蜂窝样结构类似多房囊肿,内有液性密度,囊壁较一般真正囊肿厚而且厚薄不均匀。结论:先天性肺囊腺瘤产前超声检查技术成熟,为CCAM 首选的检查方式,产前确诊不困难,系列超声研究胎儿胸腔病变有助于明确这些病变的具体类型,确定其病理生理特征,预测临床结局,并基于预后形成处理意见,出生后有明确症状者则需要急诊手术治疗,无严重合并症及其他异常存在时,预后一般较好。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其特点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并抑制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等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血热之邪所致,兼伤及气阴,络损血溢,瘀血阻滞。治疗上,现代医学主张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其次为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等,但有效率均不高,远期疗效差,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常使用凉血解毒,止血活血,化瘀,益气滋阴等方法,在中西药两者配合治疗效果中,此药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的治愈效果。故本文对ITP 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轶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患中风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对中风病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致残率却在逐渐增加。为降低致残率,康复已成为医学体系(预防、治疗、康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虽经综合治疗,一部分病人恢复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因病致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为主,配合气功导引、针灸、按摩、心理治疗等方法,能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吕成基;薛志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家医院有90%~95%的住院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数量也较大,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开展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病人的输液安全。
作者:许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突破急性扭伤按摩禁忌,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踝关节扭伤四步点穴法。方法:文章说明了四步点穴法的操作要领,并结合实例对四步点穴法的注意事项与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崴脚穴。结果:该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运用点穴方法治疗,四步点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华;杨燕琼;李梦如;李冰;常宇田;张迪;王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危重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36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360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为48例,占13.3%。然而导致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卧床时间以及静脉采血次数、心功能、机械通气时间等。结论:对于临床危重患者来说,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则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其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源;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老年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对照组两组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需要外加全面护理干预,即用特殊级别的护理方案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在心理、神经、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对比方面的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积分与 Fugl -Meyer 值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脑出血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也是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推广和重视的原因。
作者:端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在急诊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中心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中心分组治疗之后,对照组起搏成功有20例,起搏有效占14例,无效占26例,起搏成功率为56.67%;观察组起搏成功有38例,起搏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起搏成功率为90%,两组患者的起搏成功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比单纯的药物在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好,其治疗不仅稳定,而且无创,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静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降低情况与对照组对比,降低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1.8%,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子宫肌瘤并发高血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获得效果较为明显,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作者:陈俊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部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托吡酯治疗300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进行治疗;口服托吡酯20周,初始剂量每天25mg ,每周加量25mg ;发作完全控制后加量停止,并将停止时的剂量作为维持量;如无法控制发作则持续加量,直至目标量每天200mg ;经过对患者的随访、观察对其癫痫发作频率的变化、不良反应等做出比较。结果:本研究300例患者中,3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9%;124例次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41%。结论:采用托吡酯治疗各类型癫痫可取得较好效果,不良反应较轻微,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丁中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散光是平行光经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未矫正的散光患者由于不能清晰的将外界事物成像于视网膜上,必然会影响视觉质量。散光眼配戴散光软镜的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配戴框架眼镜的,对比敏感度也好于框架眼镜的。散光眼配戴散光隐形眼镜后能够获得满意的配适和较好的视觉质量,是散光患者的理想选择。
作者:卢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足口患儿家长的情绪影响,以提高护理工作效力。方法:选择性抽取我院手足口门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情绪反应,针对原因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另随机抽取10例手足口患儿家长作为对照,与经护理干预后的患儿家长一起进行满意度调查,从中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情绪效应良好,理解护士工作,积极配合照护患儿,利于护理工作效力的提高。结论:根据患儿家长的情绪反应,改善护理服务流程,提供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儿家长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士工作效力。
作者:秦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案管理是医院当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案管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对病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建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临床中,日增月益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群众出现冠状动脉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状况,而识别存活心肌,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在分析了众多国内外介入专家对存活心肌的临床检测手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采取心脏彩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对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的观点,结合我院心血管科的临床实际,在三者对比研究检验存活心肌的临床研究课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培刚;王贺田;李明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药学服务其含义为药师直接向患者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服务,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命、生活质量的效果与目的。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起步比较晚,目前在我国,虽然一些大型医院的临床药师的工作也相当出色,但我国的临床药学服务总体发展缓慢且不平衡。通过分析我国临床药学的现状,找出了临床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作者:于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入我院实施100例实施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防感染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程度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体温、感染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恰当的预防感染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作者:李红霞;张艳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应采取积极的、创新的教育方式开展人才的培养,推动医药教育实现专业化、现代化,使课程体系得到优化,着力打造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化能力训练,从而推动教育体制的深化和改革,并终提升医药型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医药教育体制的几点改革措施。
作者:潘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针刺夹脊配合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神灯照射和颈椎牵引,保证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并在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后,42例患者,有14例(33.33%)患者痊愈,有17例(40.48%)患者显效,有8例(19.05%)患者有效,有3例(7.14%)患者无效,其总有效率是92.86%。结论:针刺夹脊穴与颈牵引相互配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医学界中进行广泛使用[1]。
作者:梁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找出相应的对策来防范护理中存在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的20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而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出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100%的护士认为是护士心理压力大,55%的护士认为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45%的护士认为护士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全面是一项影响因素,其余还有部分护士认为影响因素是:护理记录的记录问题、护士的急诊护理动手能力差、院前的急救疏忽大意等。结论:要有效避免急诊科护理安全中存在的隐患,应该对患者的心里承压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加强护士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作者:黄方;李欣怡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