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其特点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并抑制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等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血热之邪所致,兼伤及气阴,络损血溢,瘀血阻滞。治疗上,现代医学主张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其次为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等,但有效率均不高,远期疗效差,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常使用凉血解毒,止血活血,化瘀,益气滋阴等方法,在中西药两者配合治疗效果中,此药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的治愈效果。故本文对ITP 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轶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本院接受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叩背吸痰机只有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 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7.2%和91%;另外1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突破急性扭伤按摩禁忌,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踝关节扭伤四步点穴法。方法:文章说明了四步点穴法的操作要领,并结合实例对四步点穴法的注意事项与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崴脚穴。结果:该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运用点穴方法治疗,四步点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华;杨燕琼;李梦如;李冰;常宇田;张迪;王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超声诊断尿路结石的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且经过体征和临床分析疑是为尿路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采取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并与终诊断结果相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60例疑是临床尿路结石患者中,其中终诊断为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结石和尿路结石患者依次分别为38例和22例,而超声诊断结果中,25例确诊为尿路结石,其中3例膀胱结石误诊为尿路结石,误诊率为12.0%(3/25),诊断准确率为88.0%(22/25)。结论:对于临床疑是尿路结石患者,采取经腹部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有临床推广价值,可作为该类病症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马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叙述了自我管理相应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可行性,主要分析了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的目标与方式,对精神病患者能够实行合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从而可以降低疾病复发几率,有利于减轻个人的家庭经济负担,提升病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
作者:吴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的治疗中,康复新液疗效显著,对溃疡面的愈合有利,且非常安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程维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主要内容,探讨护理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4例予常规术后功能锻炼,而对照组例给予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间功能康复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功能恢复锻炼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95.7±6.4和85.9±10.2,两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指导能显著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效果,且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利;叶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业都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新的改革,并通过优化自身的方式来对社会需求进行更好的满足。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国的医疗行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本文中,将如何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益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胡显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问题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病人,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可能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过敏因素、造口位置不当、潜在的皮肤损害、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缺乏且应用不灵活,是引起皮肤问题的4大因素。结论:适宜的粘贴方法和体位、合适的造口产品、正确的裁剪方法、适宜的粘贴时间和合理饮食、系统的造口知识培训,可明显降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刘艳华;刘桂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散光是平行光经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未矫正的散光患者由于不能清晰的将外界事物成像于视网膜上,必然会影响视觉质量。散光眼配戴散光软镜的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配戴框架眼镜的,对比敏感度也好于框架眼镜的。散光眼配戴散光隐形眼镜后能够获得满意的配适和较好的视觉质量,是散光患者的理想选择。
作者:卢志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夹层技术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患者的600颗深度楔状缺损牙,实施夹层修复技术。结果:成功为患者修复580颗,占比达到96.67%;失败20颗,占比达到3.33%。结论:实施夹层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牙髓,避免激发龋齿,同时有效的回复换牙的形态和美观,并且无需磨牙或者切牙,颜色美观,降低患者痛苦,操作方法便捷,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梅;连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且有完整保健资料的孕产妇1768例,将所有产妇按照产前检查次数分为两组,A 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和B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并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结局。结果:①产前接受后健康教育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 A 组孕产妇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以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B组(P<0.05);③ A 组中围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并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对提高妊娠结局,降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年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威胁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00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总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然后根据尿酸结果将1000例患者分成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调查两组患者与结石,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关系。结果:1000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89例,患病率18.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33例,患病率23.37%,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56例,患病率为12.99%,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1.927,P<0.01,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结石,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性别,结石,肥胖,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作者:严俊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组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组,每组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对手术效果做出护理评价。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顾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对中孕引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比分析采用联合用药和常规用药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数据,重点观察两组患者在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程、产后不适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实验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中孕引产的效果良好,在出血量、产后不良反应、产程等要素上要好过对照组单一使用利凡诺的效果。结论:采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中孕引产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冬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无菌技术在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站收治的需要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对象6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无菌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手术形式,比较两组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象经过在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无菌技术,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对象经过一般形式的手术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感染,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计划生育手术中使用无菌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手术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安全,且不会出现术后感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冯单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40例慢性乙肝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乙肝指标前后变化、HBV -DNA、HBeAg转阴率、ALT 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乙肝指标前后指标变化、HBV -DNA、HBeAg 转阴率、ALT 复常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增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对老年患者 PICC 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如加压包扎止血、明胶海绵止血、低温止血、药物止血等,提出正确判断 PICC置管后出血量从而采取恰当、及时的止血护理干预方法的观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使PICC治疗达到大的功效。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位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采取常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与血压变化进行对比。结果:在血压改善方面,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使患者血压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发生胎儿窒息以及宫内窘迫的概率得以降低。
作者:铁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