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敏
目的:分析利柰唑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80例,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哌拉西林和利奈唑胺进行联合应用,对照组是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平均用药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8±1.6)h、(11.5±1.7)h,在体温恢复的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6±2.0)h、(7.3±1.5)h,观察组两项平均应用的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血液病伴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体温恢复的时间较短,平均用药的时间明显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红;曹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据WHO 估计[1],全世界每天有300-500万患者在癌痛中艰难度过,其中50%-80%的患者没有得到缓解,每年有60万患者因为癌痛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60%-90%晚期患者有剧痛,约25%患者临终前严重疼痛没有得到缓解。在我国,现在癌症患者200多万,这些患者40%-50%发生癌性疼痛,其中25%的患者未得到治疗,63.4%的患者治疗不充分[2],疼痛会给肿瘤患者带来不快的感觉和情绪,大大降低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为了让癌痛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结合病区病种特点于2011年率先开展了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石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DPN 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TC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DPN 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仲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了解经皮穿刺气管穿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比传统气管切开的优势,根据近几年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研究和进展,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三方面综合阐述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与方法,以达到降低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及肺部感染的机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的目的。
作者:吴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我们按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治疗联合吸入性肺炎的抗炎、解痉、平喘,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和机械通气的支持来解除呼吸窘迫。结论:治疗方法成功的使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质量,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韩淑亭;冯鹏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缺损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控制。方法:选取了2009年2月到2012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缺损患者共46例,根据患者疤痕部位、大小等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子宫疤痕电凝切除、阴道前穹窿切开后疤痕修补术等。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疤痕缺损情况均得以有效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82.6%,6个月后再次复查子宫疤痕缺损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月经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子宫疤痕缺损可根据不同症状来进行手术修补,同时要针对不同的诱因加强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手术中正确选择子宫剖宫产切口及改良缝合技术,以免出现感染和损伤。
作者:王才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观察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01例慢性咳嗽患者,回顾性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慢性咳嗽症状的致病因素包括:胃食管返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不明原因等。10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是94.06%(95/101)。结论:在临床治疗前,应明确慢性咳嗽患者的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之力啊,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使治疗效果达到佳。
作者:赵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扎外切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6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局部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0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有效率为100%,切口愈合时间11-28天,平均14.1天,其中200例患者出现了肛缘水肿,使用中药局部治疗后逐渐恢复,没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肛门狭窄,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采用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了迅速缓解。结论:内扎外切缝合术配合中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宋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心血管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辅导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接诊的2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辅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影响以及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门诊随访、服药、生活方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临床心血管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尚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某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中3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抽取1423人,其中男性708人,女性715人。对抽取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体检。资料经检查后录入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系统,并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均随这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而高血压患病率高,发病年龄也早。30~50岁年龄段是男性吸烟率高的人群。结论:肥胖与吸烟是社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用重视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做好饮食与吸烟防范工作。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于2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阵发性胀痛不适,疼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腹泻及黑便,未诉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一小时前患者腹痛加重,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急诊拟急性阑尾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略差,少量进食,大小便无异常。入院时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浅静脉曲张,腹肌柔软,右下腹部压痛明显,伴有轻微反跳痛,肝区和双肾区无叩击痛,无肌肉强直,未触及液体震颤,未触及包块,肝肋下未触及,M urphy 征阴性,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 WBC12.4*109/L ,N :0.80。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内未探及明显积液,未见明确包块。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完善术前准备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可见少许淡黄色渗液,大约50ml ,见阑尾粗长,伴有轻度充血水肿,表面有少许脓苔,无穿孔,与周围无粘连,末端肿大,质较硬,遂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患者术后上腹部疼痛仍时有发作,未重视,一直未缓解,出院后病理(2007、08、12):阑尾腺癌。于2007年08月17日再次入院,查B超及上腹部CT 示左上腹部占位,位于胰腺前缘,约4*5CM 大小,密度不均,边缘光整,右上肺占位,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后壁多发性肿块,呈外生行生长,大约6*6*6CM ,考虑胃转移癌可能,遂行胃大部切除术、右半结肠+回盲部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仲为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从标准制定、分析分析、加大质量控制力度等方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无菌医疗仪器杀菌有着100%的合格率。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措施,能够促进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80例健康人士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 AST 、ALT 和 T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2)观察组 TG、TC和 HDL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 FBG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通常伴随其他疾病一起出现,或者根本是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因此针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不能局限于病症本身,而应该在对相关指标持续监测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从治疗、调理等多方面入手,确定联合诊治方案,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王蕾;尹素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骨科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诊治的116例骨科患者,研究骨科存在安全隐患的源头,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结果:通过对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进行分析,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的提高,由原来的60.82%提高到现在的92.6%,明显提高了护理综合质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以及规范化护理操作意识明显的增强,提高了患者诊治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提升了护理综合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为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水品层次不齐,因此,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从护理人员爱心情感、慎独情操、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道德的培养等几方面,阐述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措施,以促进基层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
作者: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社会大众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护理工作质量的现状与提高成为更多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实习生更好的进行护理实习,同时更好的保护自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方法:通过对影响实习生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实习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来增强实习生的护理安全。结果:通过对实习生的培训和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医患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切实的保护自己,为减少实习生工作压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提供了可能。意义: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质与护理质量是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实习生护理安全防范为帮助护理实习生的顺利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卓越的影响。
作者:黄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于无产史、剖宫产者及精神过度紧张害怕疼痛等这些特殊的育龄人群,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来降低手术所引发的盆腔疼痛。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无产史、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并术前检查合格的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选择适宜放置节育器的时期及时间内,干预组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术前及术中采用心里疏导与药物配合结合的方法共同给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结果:干预组镇痛效果及宫颈口令手术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脑综合症及置器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联止痛法对于特殊人群在放置节育器时给予干预有其必要性和可施性。
作者:邓殊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对疾控档案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可以有效提高疾控档案信息管理的收集利用。
作者:耿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10例泌尿外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患者性别、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情况等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选取的210例泌尿外科患者18例(8.57%)医院感染,多为老年人,且以女性为主,医院感染部位为7例泌尿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2例其他。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等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必须有针对性地的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德朝;卢树乾;陈朗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