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王立新

关键词:老年急性阑尾炎, 切除治疗,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28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全部实施的手术治疗,其中有15例运用单纯的阑尾切除治疗方法,8例运用的阑尾切除合并腹腔的引流手术,5例为阑尾周围的切开引流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治愈率为93%,手术后恶化自主出院1例,死亡1例;有18%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共5例,5例患者中,有2例切口处出现感染,有3例出现肺部感染。结论:临床中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不明显,就诊延迟,患者的各项体征和阑尾炎发病程度不平行,阑尾的穿孔比较大,并且常并发其他疾病,疾病程度严重,死亡率高。针对急性阑尾炎的老年患者,应及早的进行诊断,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并且提高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了解颅内血肿发生的因素,找出影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主要护理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科住院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105例的护理观察,对护理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总结此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护理缺陷、发病后的主要护理问题、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结果:105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病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病人术后康复良好,病人的生活自理与生活信心增加,功能锻炼与饮食营养明显改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有显著成绩,加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阳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孕产妇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孕产妇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4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孕妇分为两组,两组孕妇例数均为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产程时长、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降低孕妇在自然分娩时的心理压力,确保自然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雅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预约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现如今,随着门诊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门诊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变化才能进行更好的护理服务,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更有必要了解门诊预约检查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只有充分掌握门诊预约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门诊的就诊率,从根本上保证患者有个良好心理情绪,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韩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酸镁在产科中的应用

    硫酸镁是一种对中枢神经起到抑制作用的药剂,对于先兆流产治疗、胎盘前置治疗、子宫收缩过强治疗以及妊娠高血压治疗和子痫发作治疗有显著效果。本文对产科中硫酸镁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治疗。

    作者:赵庆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抗栓治疗的新进展

    抗栓药物主要包括两种,即抗血小板以及抗凝药物,以上两类药物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以及药理作用,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全面了解抗栓药物的特性,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从而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抗栓治疗效果。对此,本文分析了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常采用的抗栓药物,并阐述了抗栓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李电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谈主观能动性在中风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患中风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对中风病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致残率却在逐渐增加。为降低致残率,康复已成为医学体系(预防、治疗、康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虽经综合治疗,一部分病人恢复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因病致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为主,配合气功导引、针灸、按摩、心理治疗等方法,能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吕成基;薛志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生实习前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生实习前注重学生操作手法的正误及操作步骤熟练程度的强化训练,对于初级护理人才的中专护生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胥执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交通事故多发伤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入院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的106例患者采用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对另外10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抢救成功案例有81例,死亡案例25例,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案例为96例,死亡14例,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增大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讨论产后出血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的观察。方法:把从2012年1月份至2013年4月份来我院妇产科为治疗产后出血的共2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产后有出血的患者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循环量,并且尽量及早查出原因,快速止血,给予人文的、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我院所收治的27例产后出血的患者,没有死亡病例,所有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全都痊愈,康复出院。结论: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而通过细致、认真的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工作和以后的护理工作,抢救的成功率会提高。不仅仅让患者能够留住生命,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陈兴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四项检测在诊断肝纤维化程度中的应用。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0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纤四项,并按肝穿刺活检进行组织纤维化分期,对这些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患者不同纤维化分期的血清 HA、LN、PCⅢ及IV -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血清 HA、LN、PC Ⅲ及 IV -C 水平呈正相关(γ=0.632,P<0.01;γ=0.432,P<0.05;γ=0.398,P<0.05;γ=0.456,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四项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面护理对老年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老年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对照组两组需要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需要外加全面护理干预,即用特殊级别的护理方案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在心理、神经、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等对比方面的水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积分与 Fugl -Meyer 值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老年脑出血的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也是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推广和重视的原因。

    作者:端木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80例健康人士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 AST 、ALT 和 T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2)观察组 TG、TC和 HDL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 FBG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通常伴随其他疾病一起出现,或者根本是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因此针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不能局限于病症本身,而应该在对相关指标持续监测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从治疗、调理等多方面入手,确定联合诊治方案,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王蕾;尹素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治疗显效,15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6%,治疗组9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志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对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方法:我院自2009年8月将手术室的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进行清洗,并统一消毒处理。再对复用医疗器械送往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和未清洗的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消毒、清洗的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评分和包装评分显著高于未进行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复用医疗器械。且医疗器械在经消毒室进行清洗后,临床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结论: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进行统一的清洗和消毒可以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质量评分,并减少手术中的感染,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患者身体的康复,大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姜蓓蓓;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护理人才流失及应对方法

    随着三甲医院复评的日子越来越近,而我院护理人才流失的脚步越来越快,离职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本来就很繁重的护理工作更加繁重,加上复评要准备的资料繁多,无形中在职护士的压力增加,超负荷的劳动,让身体抵抗力变差,病假、离职,恶性循环。护理人才的流失是我院管理者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而流失的人员中有相当部分是有经验的骨干,这是新上任的护士所不能替代的,护理质量下降是必然趋势。那么,护理管理者应尽快发现问题,提出应对方法,解决问题。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头面部烧伤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浅III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5.2±3.8)d ,深II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9.8±2.6)d ;愈合之后1例有浅表性疤痕,3例有散在性的色素沉着,36例无疤痕。结论:对头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的创面情况以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过量饮酒对健康的严重危害

    大量的医学资料表明: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多种脏器发生病变,危害相当严重。习惯,合理膳食,饮酒适量,充分认识过量饮酒的危害,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目的: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健康饮食。

    作者:左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伦理学角度探讨医患关系

    目的:伦理关系中重要的关系之一就是医患关系。这种关系如今已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关系。由于医患双方自身原因导致他们中存在的误解越来越多,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双方都有益,若根据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从伦理学的角度去解决双方存在的误解,丰富医生与病人间的沟通。

    作者:王翠;王洪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口腔内科疾病发生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探究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目的:从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口腔内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80名,选择性回顾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对比发现,口腔内科疾病中患根尖周病与龋齿的患者较多,其次为牙周炎与牙髓炎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根管与牙髓治疗。结论:为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应加强相关口腔卫生的知识与宣传教育,培养正确刷牙的习惯,同时若早期出现龋齿的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近而减少口腔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文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功能评价的研究与进展

    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定量评价胎儿心功能重要的无创性医学影像手段,不仅能够发现胎儿心脏结构方面的异常,而且在评价胎儿心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胎儿期心功能状态对预测患病胎儿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功能异常对指导临床确定护理方案,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和治疗措施均有很大帮助病。提高胎儿的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慧;高玉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