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郭健康

关键词:冠心病, 益气化痰活血汤, 不稳定型心绞痛
摘要:目的:考察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被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抗心绞痛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益气化痰活血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治疗组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作用,临床疗效可靠,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临床研究。方法:对在我院临床患者进行搜集研究标本,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并针对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结果:我们队影响检测见过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实现了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充分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并实现了临床检测中自身的价值。结果:在微生物检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检验人员应该加大质量认证的力度,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控制,以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广泛的应用。

    作者:来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格列美脲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8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0例,对照组350例。对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bA1c、PBG、FBG、胰岛素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BMI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除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研究组减少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HbA1c、PBG、FBG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86%、15.56%,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低血糖反应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中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DPN 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TC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DPN 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仲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由于多种心脏功能和结构性疾病导致心室射血能力或(及)心室充盈受到损伤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常见于老年人群。由于慢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加之患者集中在老年人群,机体功能衰退明显,因此CHF的治疗始终是一个难题。原先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以减轻患者病症和体征为主,但无法起到改善患者心肌收缩能力的作用[1]。随着对 CHF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案逐渐转变为缓解患者的病程发展,预防心室肥厚,减少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的药物治疗也从利尿药、强心药、扩血管药等常规药物转向内分泌拮抗剂治疗为主的新阶段。

    作者:王秋实;邱祥春;张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发病特点,总结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确诊收治的74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部位为脐周痛(67.45%)和右下腹痛(26.7%),多为阵发性腹痛,间歇期如常。男性患儿略多与女性,年龄以4-7岁为主,多数患儿腹痛前有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并发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发热、脐周及右下腹痛是其常见表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确诊,预后良好,但应与阑尾炎鉴别。

    作者:陈峻;杨建;李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走出急性扭伤按摩禁忌误区,巧妙治疗踝关节扭伤

    目的:本文突破急性扭伤按摩禁忌,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踝关节扭伤四步点穴法。方法:文章说明了四步点穴法的操作要领,并结合实例对四步点穴法的注意事项与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崴脚穴。结果:该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运用点穴方法治疗,四步点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华;杨燕琼;李梦如;李冰;常宇田;张迪;王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呼吸内科中慢性咳嗽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01例慢性咳嗽患者,回顾性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慢性咳嗽症状的致病因素包括:胃食管返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不明原因等。10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是94.06%(95/101)。结论:在临床治疗前,应明确慢性咳嗽患者的致病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之力啊,大程度的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使治疗效果达到佳。

    作者:赵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社区传染病的种类以及特点分析,研究出有效的社区传染病预防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9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436例传染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传染病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有针对性的总结出预防社区传染病的有效方法。结果:社区传染病以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为主,此外流行性腮腺炎也是主要的流行病,儿童是各种社区传染病的主发人群。结论:要实现对与社区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必须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以及免疫接种看做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应当是各项工作的核心。

    作者:何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科2011年11月-2013年6月进行诊治的160例FC患儿的护理情况来总结小儿FC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60例FC小儿患者在心理、临床、基础护理等方面做了相关的护理。结果:所有患儿都得到了相应的护理,病情恢复情况良好,治疗有效率为100.0%。结论:为了提高小儿 FC治疗的成功率,对待 FC患儿,应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吴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应用

    目的:研究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本院接受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叩背吸痰机只有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 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7.2%和91%;另外1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叩背吸痰机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疾控档案信息管理收集利用探讨

    文章通过对疾控档案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可以有效提高疾控档案信息管理的收集利用。

    作者:耿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柰唑胺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利柰唑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80例,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哌拉西林和利奈唑胺进行联合应用,对照组是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平均用药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8±1.6)h、(11.5±1.7)h,在体温恢复的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6±2.0)h、(7.3±1.5)h,观察组两项平均应用的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血液病伴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体温恢复的时间较短,平均用药的时间明显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红;曹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采取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进行管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实践。

    作者:胡佩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应激性溃疡是严重烧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面积40%以上Ⅱ°~Ⅲ°严重烧伤病人106例中,我们采取积极液体复苏、尽早进食、有效防治感染、常规应用抗酸剂、心理支持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方面是有效的。

    作者:肖榕婵;黄守春;姚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0例患者实施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夹层技术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患者的600颗深度楔状缺损牙,实施夹层修复技术。结果:成功为患者修复580颗,占比达到96.67%;失败20颗,占比达到3.33%。结论:实施夹层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保护牙髓,避免激发龋齿,同时有效的回复换牙的形态和美观,并且无需磨牙或者切牙,颜色美观,降低患者痛苦,操作方法便捷,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梅;连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的大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得出治疗子宫肌瘤采用的米非司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在2012年1月-12月这一年中,总共有498例子宫肌瘤患者入院进行治疗,从中随机抽取160例,平均非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10.0mg 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口服20.0mg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这160例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幅度和子宫体积的变化,并记录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和子宫体均有明显的缩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效果相当,但就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讲,对照组比观察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合理剂量是10.0mg ,治疗效果虽然没有很明显的不同,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很少,值得推广。

    作者:羊华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为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水品层次不齐,因此,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从护理人员爱心情感、慎独情操、团队协作精神和高尚道德的培养等几方面,阐述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措施,以促进基层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

    作者: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手术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德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刺夹脊穴配合颈牵引治疗颈椎病42例

    目的: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针刺夹脊配合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采用针刺颈夹脊穴、神灯照射和颈椎牵引,保证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并在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后,42例患者,有14例(33.33%)患者痊愈,有17例(40.48%)患者显效,有8例(19.05%)患者有效,有3例(7.14%)患者无效,其总有效率是92.86%。结论:针刺夹脊穴与颈牵引相互配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医学界中进行广泛使用[1]。

    作者:梁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谈主观能动性在中风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患中风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对中风病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其致残率却在逐渐增加。为降低致残率,康复已成为医学体系(预防、治疗、康复)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虽经综合治疗,一部分病人恢复良好,但大部分患者因病致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为主,配合气功导引、针灸、按摩、心理治疗等方法,能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吕成基;薛志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