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周颖;顾顺波;李蕊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 围手术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摘要:我院于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共接收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患者60例,本文根据对这60例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了对于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这些预防护理方法包括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对患者病情发展的密切观察,使患者注意血管的保护减少血管的损伤,制定详细的主被洞功能锻炼计划。本人认为在老年髋关节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可以减少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的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体位护理

    目的: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体位护理对患者胃食管返流造成的误吸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半坐卧位仰卧位护理组,对患者气管分泌物放射活动技计数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咽拭子、胃液、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实施半坐卧位护理的患者时支气管分泌物放射性计数明显低于仰卧位护理,仰卧位护理患者咽拭子、胃液、痰液标本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体护理可能导致胃部内容物误吸气道风险,对于可耐受半坐卧位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半坐卧位护理对于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体位护理措施。

    作者:郑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和护理

    进入老年后,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肌力减退;骨骼关节和韧带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行动迟缓、行走不便等,易发生摔跤、磕碰等意外伤害。此外老年人钙丢失严重,骨质疏松,所以发生意外后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骨折。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肿瘤科的126例患者按入住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9%,两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转归。

    作者:孟晔;刘润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鳃裂瘘管和囊肿的诊治分析附第三鳃裂囊肿1例报告

    鳃裂囊肿和瘘管发病率低,解剖结构复杂,临床容易误诊、复发。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会厌第三鳃裂囊肿,探讨了鳃裂囊肿和瘘管的相关辅助检查、病理、鉴别和手术注意事项等。

    作者:王青山;姜军霞;蒋光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2009-2013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五年医院传染病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 Excel 软件对传染病报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09-2013年医院共报告传染病14种3348例,包括乙类传染病574例,丙类传染病2508例,其它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266例。报告病种前5位分别是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菌痢、水痘、梅毒。上述病种报告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5.8%。结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及性病是医院主要报告病种,医院应加强肠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加大对性病防控宣教工作。

    作者:田兴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研究

    运动损伤是临床常见伤病之一,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何更好的提高运动损伤治疗效果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之一,而作为祖国医学中一大瑰宝的针灸在诸多病症中均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同样极为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针灸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及积极作用。

    作者:陆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门诊为头位难产的初产妇9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98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表现以及分析头位难产的原因。结果:研究组产程延长、宫颈水肿、胎膜早破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中,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有74例,占75.51%,其他24例宫缩乏力,占24.49%。结论:初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是胎头位置异常,通过尽早识别难产征象及预防,出现头位难产实行合理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促使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从而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 FM A 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今后可将其作为重型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辅助措施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韩锋;隋建美;徐源;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论儿童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影响儿科用药的有关因素,促进儿科合理用药。结果:儿童用药时,抗生素使用过多,儿童专门用药较少,缺乏一个统一的用药规范及其标准。

    作者:姜红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α-2b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几年因丙肝而来我院医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α-2b干扰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α-2b干扰素治疗组的患者需服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安福隆),同时口服利巴韦林片配合治疗,每个疗程3个月,共设2个疗程,患者的每天服用量是500MU。同时常规治疗组的患者需服用门冬氨酸、维他命C作为对照治疗。治疗结束后用患者血清中的HCV-RN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的HCV-RNA以及抗一HCV三项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α-2b干扰素治疗组患者的三项疗效评价指标的转阴率均远远高于常规治疗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α-2b干扰素在用于治疗慢性丙肝时,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预防性维修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应用到手术过程中,使高精尖手术得以顺利发展。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确保手术顺利的进行,避免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仪器及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手术时间的延长。造成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状况的影响及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李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评价以白术为主药先熏后热奄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评价临床医师采用白术为主药的中药处方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先熏后热奄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6月~2012年11月间于我院中医科治疗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以白术为主要的白术散进行先熏后热奄包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各为94.12%(32/34)、82.35%(28/34),前者相比于后者,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00%、14.71%,观察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采用白术散这一以白术作为主要的药方为膝骨性关节炎实施先熏后热奄包治疗,疗效确切,可进行推广。

    作者:王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 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232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闻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50名结核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使用抗结核药物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结论:应当及时识别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妥善进行处理,为抗结核病的成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杨茂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男护生专业思想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男性护士的培养已势在必行,男护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选择护理学专业身不由己,对护理学专业认知度低,对护理学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

    作者:贾维宁;米娅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对黏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4月到2013年4月诊治的140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140例患者当中80例患者得到治愈,58例患者出现好转,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8.6%。患者在住院当中出现感染的有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在经过相应处理之后症状消失,2周为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论:对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说,要早诊断和早治疗,唯有如此才能使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蒋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存在不同程度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90例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90例患者中,86例患者病情控制好转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评估、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及并发症得到及时纠正和控制的保证。

    作者:何应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衰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新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7%,远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2.9%,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期间的心衰患者实施新式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是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液净化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血透室的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血透室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干预实施前后选取100例血液净化血透室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0例,观察两组实施效果差异,指导血液血透室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风险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满意度、护理投诉、意外情况发生统计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积极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减少差错发生,保证净化治疗的完整安全进行,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占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室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抢救与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急诊早期抢救的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快速的毒物清除,加强解毒、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研究中170例患者中156例获得治愈,8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急诊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迅速将其体内的毒物清除,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科学利用机械通气、解毒剂、血液灌流等方式治疗,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方竹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