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兴军
目的:通过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结出这一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基本痊愈27例占60%,部分痊愈13例占29%,植物状态1例占据2%,死亡4例占9%。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动态的病情观察及科学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周岑;罗勇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采用中医四法辨证治疗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依据患者的发病部位、病变性质以及致病原因和病情程度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治疗时要虚实兼顾,谨慎运用苦寒药物;治疗后要精心调理,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作者:罗庆昌;罗映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鉴别诊断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介绍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主要症状和对应的诊断要点。结果:妇科急腹症和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应得到重视,以免误诊。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所取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利用抑郁量表评分(HAMD)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利用中医辨证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抑郁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比单纯利用心理疏导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疗效,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比较少,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足部溃疡加剧而形成深部的感染或坏疽,终迫不得已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大约1.6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在生命历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坏疽或者溃疡。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1/2以上是糖尿病足患者,其发病率国外约5.8%~6.3%,国内数据统计较低,约0.9%~1.7%[1]。糖尿病足的常见临床表现为下肢皮肤的逐渐变薄,皮肤颜色苍白,患者自觉足底麻木、发凉,严重者伴有间歇性跛行、夜间静息痛、皮肤慢性溃疡甚至坏疽等。糖尿病足诊断相对容易,但是治疗相当困难,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截肢,治疗不及时因严重感染而终死亡,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作者:苏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进行了全面的护理配合,就40例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产妇剖宫产术中有2例大出血,出血量约为800ml ,经过血浆、血小板、新鲜全血输注治疗后并无生命安全,其余38例出血量均低于300ml ,未发生1例手中切口出血不止,未发生新生儿死亡或出血事件。结论:基于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病症,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护理配合可以减少患者出血量,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围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院接受治疗的60例膀胱结石患者随机平分为经尿道术组、造瘘术组各30例,经尿道术组行经尿道电切镜外鞘联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造瘘术组行经皮耻骨上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膀胱结石均得以完全清除。无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尿道术组创伤比造瘘术组小,造瘘术组碎石清石比经尿道术组快,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均具有显著疗效,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创伤稍小,但碎石清石时间较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长。
作者: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脑血管致精神障碍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后评分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50例患者社会兴趣以及社会能力护理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各方面的护理,并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C V P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结果:有1例由于胰腺出血坏死继发感染,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他63例患者在通过保守治疗以及临床护理之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患者呼吸平稳,身体其他各项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肾功能实验室监测统计结果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妇幼保健医院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创新,从而更好地为其优势学科和重点专业服务,本文重点分析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方法及模式。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西地那非(SIL)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有效剂量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因呼吸窘迫综合症所致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4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0.3 mg/kg、0.6 mg/kg、1.2 mg/kg、2.0 mg/kg 西地那非治疗。结果: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12h、24~48h、48~72h、72~96h、96~120h患儿肺动脉压力(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论:口服 SIL 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上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有效剂量为每次0.25-2.0mg/kg ,6h给药1次,随着剂量增加,降低肺动脉压力效果逐渐增加,显示存在一定剂量依从关系。
作者:孙淑兰;张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民生在党的工作中的份量有多重,党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就有多重。新农合是一项惠民民生工程,如何看待和检验这项工作的成效呢?依据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和医改相关文件精神,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抓手”,多管齐下加强管理,新农合工作就会党心民心心心相连,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鮑欢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强的松与消炎痛两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亚急性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Ⅰ组与Ⅱ组,Ⅰ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Ⅱ组患者采用消炎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的血沉情况与缓解时间明显优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组患者的疗程及复发率明显低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强的松治疗虽然起效时间较快,但治疗时间长,并且复发情况较高。
作者:吴小娅;喻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成为我部骨科的主要病症。本文分析近年来我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王新刚;刘绍祥;陈国裕;林荣华;郑林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激素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更短,且患者复发更少,临床效果优异。结论: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治疗时,可以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兴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门诊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措施,以降低差错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处方调剂的工作质量。方法:归纳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在2007-2011年期间发生的75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原因等,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在75例处方调剂差错中,共有38例数量错误(多发26例,少发12例);15例由于药品包装或名称相似而造成的药名错误;7例由于同一种药品的剂型、规格不同而造成的规格错误;8例用法用量错误;6例用药禁忌错误,1例由于环境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差错。造成差错的因素主要有:药师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医师的因素、环境布局的因素以及生产企业的因素等。结论:提升医师、药师的专业素质并培养其责任感,同时加强对门诊药房的管理,改进空间布局,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准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方法,为相关外伤性病症的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对诊断的结果以及相应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10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有7例为Ⅰ级损伤,有23例为Ⅱ级损伤,51例为Ⅲ级损伤,有25例为Ⅳ级损伤;经非手术治疗的有18例,治愈17例,死亡1例,经手术治疗的有88例,治愈84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与及时抢救,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针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好,损伤小,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作者:刀耀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基层中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基层中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管理文件、设备落后等,这些问题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解决,使得医院药房管理更为规范化。结论:构建医院药房服务体系,增加医院软、硬件的投资,建立规范的药房管理体系,方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现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伍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未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微生物送检100例不合格标本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本组100例不合格标本中,医护因素18例,约为12%;患者准备因素22例,约为16%;标本采集因素56例,约为56%。结论:应加强对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视,提高医生、护理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微生物送检标本的质量。
作者:葛永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