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116例肿瘤患者 PICC 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232例,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PICC 置管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闻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临床医师采用白术为主药的中药处方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先熏后热奄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6月~2012年11月间于我院中医科治疗的68例膝骨性关节炎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以白术为主要的白术散进行先熏后热奄包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各为94.12%(32/34)、82.35%(28/34),前者相比于后者,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00%、14.71%,观察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医师采用白术散这一以白术作为主要的药方为膝骨性关节炎实施先熏后热奄包治疗,疗效确切,可进行推广。
作者:王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男性护士的培养已势在必行,男护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选择护理学专业身不由己,对护理学专业认知度低,对护理学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
作者:贾维宁;米娅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基层中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基层中医院药房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我国药房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管理文件、设备落后等,这些问题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解决,使得医院药房管理更为规范化。结论:构建医院药房服务体系,增加医院软、硬件的投资,建立规范的药房管理体系,方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实现医院药房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伍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冷疗联合弹力绷带包扎对于膝关节镜术后是否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312例,实验组156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关节镜术后只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之外对患者在术后还立刻使用弹力绷带将患者的患肢自下而上进行包扎,48h 之后将包扎去除并对患肢上的膝关节进行冰敷6h。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24、48、72h对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测量。结果:经过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使用冰敷和弹力绷带后膝关节肿胀得到明显减轻,两组的膝关节周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疗联合弹力绷带用于膝关节镜术后能够明显减轻关节肿胀。
作者:张丽美;李蕊;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对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100.0%,无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72.7%,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区开展全科护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小燕;杨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四部控制法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实习的90名学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四部控制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对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及学习兴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学员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问卷发现,观察组学员的学习收获及学习兴趣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应用四部控制法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员的护理能力。
作者:朱华芳;刘光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缓慢发展到末期的一个终端阶段,多表现为心悸、咳喘、胃寒湿冷、水肿、嘴唇发紫等多种症状。其发病原因很多,中医讲外邪侵入所致,正邪交锋造成阴阳失调致使气血两亏。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且慢性心衰的致残率与致死率随着心脑血管患者的增多也越来越高。为了减少慢性心衰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健康水平,以中医治本的原则,本文对慢性心衰进行中医病机及临床辨证治疗的分析。
作者:王宝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 VS50%,98% VS7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乔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的临床救治与护理过程,尽快控制呼吸道感染,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革兰氏阳性杆菌是致病菌,青霉素、先锋霉素、红霉素为首选抗生素,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理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合理的氧疗,确保改善心肺功能。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针对每例病人的个体差异,采纳相对的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任淑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种修复方式对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180例单侧大面积第一乳磨牙缺损的患儿均分为 A、B、C三组,各自60例,其中A 组采用金属预成冠修复处理,B组采用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处理,C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处理,三组患儿皆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A 组患儿在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皆明显优于B组与C组患儿;A组患儿修复成功率为98.33%(59/60),明显优于B组的85%(51/60)与C组的76.67%(4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小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修复成功率较高,并且粘连关系、基牙继发龋、咬合关系等方面明显更优,值得借鉴。
作者:李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的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上也比较容易误诊,感染灶往往可以沿着颈深筋膜间隙下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纵隔炎、纵膈脓肿及心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共收治6例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膈炎6例病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娅;王天祝;陈亚娟;李艳;范希君;陈玮;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牵引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病人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明显减轻,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毕贵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行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除2例A 级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均有1-3级恢复,且本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术后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立钊;李奇志;张尚普;张景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以色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温度、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超临界CO2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后的萃余物进行红色素提取技术研究,优化了其色素提取工艺,得出优提取条件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min。此条件下北五味子色素含提取率为1.832%。
作者:蒋莉莉;陈建光;孙广仁;王春梅;高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用于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医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医护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有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医院间竞争力,促进资源共享,然后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医院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数据库不完善,缺乏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落后,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改善医院的管理模式,统一制定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标准和加强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作者:刘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经过我院的治疗以后,显效9例,占60%,有效5例,占33.3%,治疗有效率为93.3%,无效1例,占6.7%,有效提高了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护理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预后,而且能够提高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海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葡萄膜炎患者4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22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差异,指导临床诊治用药实践。结果: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在临床疾病治愈、症状改善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葡萄膜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视力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马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11月住院的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应用高频探头频率7~1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腹痛组患儿淋巴结数量3~11,平均7±4,无腹痛组1~3,平均2±1,腹痛组淋巴结大直径为(14.5±3.4)mm,无腹痛组为(12.1±3.2)mm,淋巴结平均直径为(10.3±2.2)mm,无腹痛组为(8.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肿大淋巴结定性、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涛;李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检验分析前出现质量问题的血标本600份,结合相关血标本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分析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结果:影响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准质量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心理、饮食状况和用药情况,占据比例为;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之后采血标本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结论:要想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首先必须保证全面的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的质量控制。医学界对此必须更加的重视。
作者:张林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