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体位护理

郑玲玲

关键词:机械通气, 体位护理,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体位护理对患者胃食管返流造成的误吸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半坐卧位仰卧位护理组,对患者气管分泌物放射活动技计数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咽拭子、胃液、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实施半坐卧位护理的患者时支气管分泌物放射性计数明显低于仰卧位护理,仰卧位护理患者咽拭子、胃液、痰液标本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体护理可能导致胃部内容物误吸气道风险,对于可耐受半坐卧位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半坐卧位护理对于预防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体位护理措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做好一名年轻的护士长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医院的服务品质已成为医疗市场竞争的焦点,护士知识水平也随之提升,由此带来的是护士长队伍的年轻化。

    作者:张宜;晏正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研究

    运动损伤是临床常见伤病之一,主要指运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如何更好的提高运动损伤治疗效果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话题之一,而作为祖国医学中一大瑰宝的针灸在诸多病症中均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同样极为广泛。本文主要通过对针灸治疗运动损伤的相关文献、资料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针灸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及积极作用。

    作者:陆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优质组5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优质组应用优质护理,从依从性及满意度两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服药、门诊随访、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49±0.85)分、(5.48±0.89)分、(4.08±0.87)分,护理满意度为100.0%,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优质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优质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郑珍娟;王小燕;颜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徒手腹部加压术在第二产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徒手腹部加压术在第二产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阴道助产以及徒手腹部加压术的产妇各55例,按生产时间分别设为 A、B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会阴Ⅱ°及以上裂伤3例,母婴损伤率为5.5%,B组会阴Ⅱ°及以上裂伤8例,婴儿头皮血肿6例,婴儿颅内出血4例,母婴损伤率为32.7%。两组对比,两组对比B组母婴损伤率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徒手腹部加压术可有效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对母婴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龙胜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科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方式选择及临床妊娠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1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42例采用剖宫产再次妊娠以剖宫产方式结束妊娠;观察组总计42例采用剖宫产再次妊娠以阴道分娩方式结束妊娠,记录分娩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种分娩方式、分娩成功率、母子存活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全部分娩成功,观察组分娩成功34(80.95%),分娩失败8例(19.05%),失败后均采取剖腹产成功分娩;两组母子存活率都为100%;对照组分娩成功率好于观察组(p<0.05),两组母子存活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新生儿 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程时间比观察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可以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妊娠效果,并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产妇的分娩痛苦,确保母子平安,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作者:尹遇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膈炎6例的护理体会

    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的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上也比较容易误诊,感染灶往往可以沿着颈深筋膜间隙下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纵隔炎、纵膈脓肿及心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共收治6例颈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纵膈炎6例病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娅;王天祝;陈亚娟;李艳;范希君;陈玮;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行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Cobb角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除2例A 级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均有1-3级恢复,且本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发生。结论:给予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伤椎置钉 GSS 系统治疗可取得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术后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立钊;李奇志;张尚普;张景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将在我院肾内科住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透析后的舒适度及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以及睡眠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心理护理对于血液透析护理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钟大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对病人相对应的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以后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30例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护理满意度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合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目的:讨论鉴别诊断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方法。方法:介绍临床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主要症状和对应的诊断要点。结果:妇科急腹症和急性阑尾炎容易误诊。结论:妇科急腹症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应得到重视,以免误诊。

    作者:王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探讨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用于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医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和进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提高医护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有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医院间竞争力,促进资源共享,然后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包括不规范的医院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数据库不完善,缺乏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落后,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改善医院的管理模式,统一制定信息系统的应用操作标准和加强科学指导信息化建设。

    作者:刘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0例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基础对症治疗,实验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利巴韦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其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管型颈椎病65例临床放射诊断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放射诊断疗效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食管型颈椎病患者65例,分别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食管的内窥镜和颈椎C T 等检查方案,分析患者检测效果情况。结果:65例患者颈椎体前缘均存在程度不同骨质增生,并且形态存在区别;其中颈椎6发生52例次,颈椎5发生58例次,颈椎4发生20例次,颈椎3发生16例次;同患者可存在多处形成椎体骨赘,颈椎前缘的骨赘高度为5-6.9mm为5例次,高度6-9.9mm为13例次,高度10-12.9mm 为24例次,高度为13-14.9mm 为13例次,高度大于15mm为12例次。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程度高。结论:针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予以食管吞钡的放射诊断,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费用花费较少,没有痛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谢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治疗与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与防治对策,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住院分娩且产后出血的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56例产后出血病例按出血病因分布依次为41.07%、30.36%、25%、3.57%;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等治疗措施后均获痊愈。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围产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对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之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护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互相比较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患者DV T 形成发生率为2.70%,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43.7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易发因素的各项数据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易发因素和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蕊;张丽美;周颖;顾顺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析牙隐裂的病因以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的216例牙隐裂患者的238颗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他们的年龄结构、牙位分布、病因等进行统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到59岁是牙隐裂多发年龄,一般出现在下颌磨牙。此次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8%。结论:牙尖斜度过大是导致牙隐裂的主要原因,采用高嵌体和全冠修复是目前佳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束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经子宫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全切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至2012年我院共接收13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1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出现了4例并发症病例,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治愈,在一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出现1例复发的患者。结论:临床中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经腹子宫全切术能够获得比价好的效果,患者的病灶清除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间208例行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鞘膜积液患儿88例。结果:全组208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切口愈合快,术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未出现复发状况,男患儿睾丸活动度正常且发育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10min~20min。结论:对患有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行小切口外科治疗手术进程快速,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明显,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巨大膀胱结石一例报告

    我院于2013年9月9日收治巨大膀胱结石病例,现报告如下:病员杨某某,男,44岁,汉族,未婚,农民。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5余年,加重伴腰部胀痛7天”入院。5年前,病员即出现小便不畅,排尿费力,小便时有中断及尿线分叉情况,症状逐年加重,偶伴小便浑浊及感下腹部胀痛,无明显牵扯及放射痛,均在当地卫生站以“尿路感染”给予其口服“诺氟沙星及三金片”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并未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时病员排尿十分费力,尿线细如丝,且无法形成尿线,伴双侧腰部持续性胀痛,逐渐波及下腹部,查体:心肺未见明显阳性体征,中下腹部膀胱区膨隆,膀胱区充盈,压之有逼尿感,双输尿管走形区无压痛,膀胱区叩呈浊音,左肾区叩击痛明显,右肾区及肝区无明显叩击痛。移浊阴性,肠鸣音正常。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于前尿道据尿道外口1.5cm 及8cm 处分别扪及两枚及一枚结石,1.5cm 处结石可以看见,为片状为浅黄色,并于钳夹取出,拟保留导尿因无法将8cm 处结石推回膀胱,而失败。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8.36*109/L ,rbc :2.33*1012/L ,Hb :74g/L ;尿常规示:淡黄色浑浊尿,w bc+++脓球+++;C T 示:1、膀胱内巨大结石,并慢性膀胱炎,双输尿管及肾盂肾盏积水、扩张。2、后尿道区,双肾下盏及双输尿管下点类圆形小结石。3、前中尿道区两个不规则形薄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尿道结石;彩超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欠均匀,双肾重度积水伴双输尿管上段扩张;Kub+ ivu 示:双肾积水,浓缩排泄功能稍差,双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肾功能检查示:尿酸:724umol/L ,肌酐:769umol/L ,尿素:43.62mmol/L ,胱抑素 C :3.41mg/L ,内生肌酐清除率:29.15ml/L。入院诊断:1、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竭期,2、双肾重度积水,3、膀胱巨大结石,4、尿潴留,5、下尿道结石6、尿路感染7、中度贫血。

    作者:赵志宏;杨谦;刘永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