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诊断分析

符丽梅

关键词: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 核磁共振, 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 -L)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 CNSS -L患者7例,回顾分析其C T 及 M R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3例为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脑实质浸润,1例硬脑膜受累。结论:M RI检查配合病史分析有利于早期诊断CNS -L ,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医疗器械霉菌生长的外界条件

    医疗器械商品在储存中,有些器械会发生霉变的现象,如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皮革制品、木制品等,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都比较容易发霉长毛,使商品发生霉变,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特别厉害。为此,本文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多年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实践,对医疗器械的储藏和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行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有事帮助。

    作者:张焯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妇产科中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的作用,能够对女性患者的妊娠进行终止,因此临床中主要是应用于避孕、各个时期妊娠的终止,现在在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中也有所应用。

    作者:侯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 CT 检查与超声的影像对比分析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C T 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的效果对比进行研究。方法2009年至2013年一共有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治疗,对其进行了CT 和超声检查诊断分析。结果轻型 AP患者中,超声及CT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AP患者中,临床CT 检查结果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对急性胰腺炎轻型症状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CT 和超声影像均无明显差异,而对重症患者来说,CT 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

    作者:孙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 ICU 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ICU 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危重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弹性排班的方式,一个护理人员固定的会1-2个危重病人进行监管,且根据为重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IC U护理方案的调整,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IC U 病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中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的实施,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大大提高了IC U 病房的护理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危重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危重病人能够得到细致、全面的护理,大大提高了 ICU 病房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效果。定人监管在IC U 护理中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曲云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根据80例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是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静脉血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切口裂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切口裂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5%,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围手术期提供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比较低,而且,患者对于这样的护理方式也是比较认可的,因此临床中比较推介使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 PM 2.5认知情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PM2.5基础知识、防护措施的认知水平差异。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的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PM2.5的认知及对其防护措施认知均较低。医学与非医学类学生比较,在 PM2.5基本知识方面,PM2.5的来源,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认知存在差异,非医学优于医学专业学生;在 PM2.5防护知识方面,降低室内 PM2.5的措施存在认知差异,非医学学生优于医学类学生(P<0.05);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控制 PM2.5选择植树造林并参加环保活动,医学专业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学生更愿意监督环保部门工作(P<0.05);对日常生活节能减排非医学专业较医学专业学生更积极(P<0.01);超过95%的大学生愿意接受与PM2.5相关的教育,但对于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对PM2.5的认知和防护水平普遍较低,医学类与非医学类有差异,应有针对性开展 PM2.5的相关科普知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大学生对 PM2.5的重视程度和防护意识。

    作者:孙洋洋;冯旭卓;陈四国;郭皖北;曹莹;黄凯斌;刘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下腹横纹小切口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8例经典腹股沟斜疝切口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耳道胆脂瘤致耳道闭锁2例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EACC )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但临床上误诊时有发生。本院收治2例临床初诊“外耳道新生物”,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均为青年男性,其中:例1,32岁,因“左耳闷伴听力下降一年”入院。三年前有外耳道流脓史,否认其他耳病史。专科检查:左外耳道粉红色球形新生物封闭,表面光滑,触之软,疼痛不明显。CT 示:左外耳道低密度影,呈膨胀性生长,耳道后壁及乳突骨质部分吸收,中耳腔正常。例2,24岁,因“左侧间歇性耳漏二月,伴有左耳胀痛,听力下降”入院,专科检查以及CT表现同例1相似。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耳显微镜下行左侧外耳道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左外耳道软骨部膜状组织封闭,膜厚约1mm ,切开后见耳道内充填白色“豆渣样”物。完全清理后见骨性外耳道后壁破坏明显,部分皮肤缺损,鼓膜完整但菲薄。术后病理示外耳道胆脂瘤。耳道内填塞碘仿纱条,定期换药复查,随访半年以上均未见复发。

    作者:钱俊勇;郭金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谈谈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防治措施

    由于人工流产损伤妇女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或孕妇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促使孕妇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后,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伸展到子宫下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产妇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尽快迅速止血,正确选择结束分娩的时间和方法,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康复。

    作者: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而且现阶段的治疗还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治疗难度大。目前使用的是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这几类,本文就慢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行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在高压氧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治愈35例,治愈率97.2%。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在治疗中的适应能力,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提高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对策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人们对于生活治疗的要求体现。对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是目前我科提升服务质量的首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就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进行了一些对策给予,希望能够让我科的护理人员获得比较好的质量提升方法,并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法探析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当中的效果与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根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同时为观察组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芳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诞生为人类健康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后患无穷。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滥用抗生素,极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降低疗效,更为甚者是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危害人类生命而无法抗拒的顽敌。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甲艺;宋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心内科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应用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例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所改善,临床中表现比较优秀,比原用的治疗方式效果要好。结论:对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改善。

    作者:付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实验组与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人体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费有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与临床护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突发性、出血量大、病情凶险;临床尽快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有条件的医院也可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由于该病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要有预见性、科学性。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工作,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风险,确保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以胫腓骨骨折就诊患者56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后行跟骨牵引、手法复位以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者56例,其中骨折愈合率为92.9%,期间无患者出现压疮,针眼感染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具有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和意义。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作者:孙艳芝;谢同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与子宫位置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孕龄≤49天,年龄≤39岁,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术的健康妇女,按子宫位置不同,分为5组,即子宫前倾位,子宫前倾前屈位,子宫水平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后倾后屈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法行药物流产术,计算5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320例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水平位组96.5%;子宫前倾位组90.8%;子宫后倾组87.5%;子宫前倾前屈组70%;子宫后倾后屈组61.3%。结论:子宫水平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子宫后倾后屈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低,因此药物流产术成功率与子宫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