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实训法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3年1月在我校接受护理实验教学学生60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位,通过对两组护理实验教学方式进行评定,并抽取学生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成绩进行分析评定.结果:研究组采用模拟情境实训方式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护理成绩和护理质量,评定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采用情境实训进行教学,可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陈爱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曾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妇120例,这些孕妇根据其出血情况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孕妇出血,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孕妇未出血,将其作为对照组,利用容积法对产妇非产后出血量进行测算,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收集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分娩次数、方法以及新生儿体重与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产妇产后出血进行预防,从而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质量.
作者:董力;刘丽;高燕;李玲;杨够美;董建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近几年我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更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对此,我们做了相应的分析,以及预防和护理.
作者:孙勤;方良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200例妇产科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100例,常规组10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并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改进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对常规组和改进组产妇进行观察,观察其分娩方式选择,观察其总产耗时,对其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有77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23例选择剖宫产,总产程平均为(6.6±1.6)h,,常规组有52例选择自然分娩,48例选择剖宫产,总产程平均为(10.5±3.2)h,均有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护理中,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分娩认知,进而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烧伤整形术后引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诊断与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接受烧伤整形术的6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发生感染,对引起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该80例烧伤整形术后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统计分析感染因素和病原菌,总结相关治疗体会.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住院时间、手术的创面情况、手术时间和烧伤愈合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80例抽样烧伤整形术后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其中有77例患者检测结果呈阳性.结论:术前住院时间、手术创面状况、手术时间、烧伤愈合时间是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取样培养,积极治疗,同时针对性地干预主要危险因素,可降低感染率,对于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7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输卵管显微吻合术在手术后实现的复通效果及复孕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回顾资料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中心作输卵管显微吻合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100例吻合手术随访至2013年10月.术后输卵管通液复通率为100%.复孕率为82%.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作为结扎后再生育的治疗方法,复通、复孕率较高.但其成功率与吻合部位、吻合后输卵管长度、术后粘连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钢;安敏;邓仁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从2011年2月 2013年10月进入我院感染科诊断治疗的300例感染患者,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式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150人,一组进行微生物检测之后的有针对性的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另一组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凭借医生经验直接用药的治疗,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感染控制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感染控制效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150例患者患有重度感染与中度感染的比例要明显比对照组少,可见微生物检验可以充分确定感染的病因,对于感染控制具有实际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两组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应用于医院感染的临床控制,对患者病原菌的监测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微生物检验可以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使临床的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微生物检验在医院临床的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叶正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江苏镇江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发生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病理间的关系.方法:25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乳腺癌组)和63例乳腺腺病患者乳腺组织(对照组),2组提取DNA,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中HPV DNA并进行分型,分析HPV感染与乳腺癌组织病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HPV阳性率为12.1%,对照组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HPV,中分化导管癌分化程度明显高于高分化和低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之间差异,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与江苏镇江地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建华;孙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肠梗阻共同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本病常见于2周岁以下,哺乳期婴儿多见.实验室检查:因脱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及血细胞比容升高,尿比重增高.绞窄性肠梗阻时白细胞和中兴细胞明显增加.肠梗阻晚期可出现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X线检查:腹部正位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
作者:萨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人231例,年龄21~66岁,平均38岁,均为创伤,胸腰段骨折56例,单纯胸椎骨折8例,单纯椎腰椎骨折28例,单一椎体骨折84例,2个及以上椎体骨折8例,合并完全截瘫4例,不完全瘫痪20例,均于伤后2~24小时内入院,92例均在早期内行了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92例均随访1~2年,无一例内固定松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腰椎骨折需要手术的病人,椎弓根螺钉系统有助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便于护理.
作者:肖辉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之外接受例如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通过对产妇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方面比较,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尿和排便时间上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产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绳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进行131I核素治疗及对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100例甲状腺癌的患者,对其采取131I核素治疗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者全部获得明显临床治疗效果,1例患者发生轻度喉水肿,没有出现呼吸困难,2例患者在治疗当天发生呕吐.对以上临床症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以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论:分化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采取“I核素治疗,同时临床护理人员要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轻中度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胶原贴敷料与阿达帕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阿达帕林,两组均口服VitB2,VitA.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联合胶原贴组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痊愈率40.00%,(P<0.05)结论:联合胶原贴治疗轻中度痤疮有效,且能有效改善皮肤的质地,减少痤疮愈后早期的色素沉着及早期的浅表性疤痕.
作者:谢培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不仅发病率较高,病理周期长,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一系列相关并发症,致盲率也较高.本文通过对我科去年一例左眼角膜溃疡患者的案例分析,观察其整个治疗恢复过程,浅谈下对该病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治疗槟榔所致的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给予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外用治疗,观察给药5日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治愈67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3.6%,有效率为97.2%.结论:蒙脱石加甘草锌、维生素B2治疗槟榔所致的口腔溃疡的疗效显著.
作者:徐鹏飞;田宝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预防性诊治的产后出血的产妇120例,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分析产妇的产程、会阴缝合时间、脉搏、血压以及产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与会阴缝合时间,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的脉搏、血压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占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占33.0%,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来治疗产后出血的产妇,能够改善产妇的出血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知识掌握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优化患者知识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阿奇霉素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为医学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2月 2013年0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与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给与密切观察.结果: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30例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35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莫西沙星相比,阿奇霉素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有着很高的疗效,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正常,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姚元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