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诊治体会

肖辉成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胸腰椎骨折,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人231例,年龄21~66岁,平均38岁,均为创伤,胸腰段骨折56例,单纯胸椎骨折8例,单纯椎腰椎骨折28例,单一椎体骨折84例,2个及以上椎体骨折8例,合并完全截瘫4例,不完全瘫痪20例,均于伤后2~24小时内入院,92例均在早期内行了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92例均随访1~2年,无一例内固定松脱,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腰椎骨折需要手术的病人,椎弓根螺钉系统有助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损伤恢复,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便于护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慢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4例以及正常人群3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差异;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4例患者病情监测,根据转氨酶水平、凝血功能有无好转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比较两组间IgG、IgA、IgM水平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以及正常人群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两组肝炎患者间免疫球蛋白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分析发现,恶化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可靠指标,同时,监测IgG、IgA、IgM水平变化对于了解病情进展与评估预后亦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妇科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心理评分和生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为82.35%,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术后的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病人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念;单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把64例(70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2例(36眼),采取胬肉切除并配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B组:32例(34眼),采取胬肉切除并配合新鲜的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A组34眼治愈,2眼复发,复发率为5.56%,.角膜的创面上皮平均的愈合时间为(4.89±1.36)天;B组26眼治愈,8眼复发,复发率23.53%,角膜的创面上皮平均的愈合时间为(6.53±1.48)天.且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较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角膜的创面上皮愈合快,术后临床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照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只滴注生理盐水溶液250ml/次/d,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为200mg:250ml;1次/d),观察15d后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5%、59.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CI,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以推广.

    作者:杜运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初探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中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 2013年7月期间进行保健的儿童30例与常规保健管理的儿童3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和采用常规系统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和发育商的情况.结果:应用早期发展促进技术保健的观察组儿童在智力指数、社会适应性、个人社交、大运动等心理发育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保健管理的对照组儿童,发育商(DQ)整体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可有效促进儿童的DQ发育,对儿童的保健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宣传.

    作者:卿赤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体会.方法:对12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采取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通气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卖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宋磊;洪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传统人流与无痛人流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实践效果的对比和分析,研究传统人流术和无痛人流术终止早孕的差别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站340例早孕患者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传统人流A组无痛人流B组,每组平均170例.结果:发现A组中的孕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B组,且发现A组孕妇在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多于B组;孕妇术后出现人流综合症的比较中,B组人数也明显少于A组结论人数.结论:在临床中,采用无痛人流技术终止早孕在减轻孕妇术中疼痛,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梁燕;杨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究甲状腺疾病的B超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B超在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5例,均行B超检查,了解疾病的诊断情况.结果: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对照指标,B超检查结果显示,本组46例为甲亢,准确率为87.78%;17例为甲减,准确率为94.11%;11例为结节,准确率为81.82%;9例为腺病,准确率为88.89%;2例为甲状腺癌,准确率为100%.本组85例患者中,64例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占75.29%.结论:B超诊断具有无创、检查准确率高的特点,临床检查期间患者疑似及甲状腺疾病可利用B超进行筛查.

    作者:马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 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英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子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轻度及以下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其综合效价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肺结核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肺结核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高达100.0%,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患者均可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对照组疾病认知度为84.4%,护理总满意度为88.9%,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结核住院患者护理中具可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斯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就诊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强化干预.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后,研究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HbAt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强化干预,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亚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瘢痕子宫自然分娩的产程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回顾与分析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40位瘢痕子宫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位产妇均为阴道分娩,没有出现母婴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瘢痕子宫产妇适应证,对产程进行严密的护理与观察,能使瘢痕子宫自然分娩概率得到提高,避免手术引起母婴并发症.

    作者:肖瑞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防治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 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因泌尿系统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中输尿管损伤为20例,尿道损伤10例,底部损伤5例,膀胱损伤为15例,泌尿系统损伤的基本原因主要有输尿管解剖移位,盆腔粘连严重.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损伤情况的出现,要求在发现损伤时及时救治,严格操作程序,仔细剖析.

    作者:夏坤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措施,为临床上寻找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参照.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48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所有患者伤情均恢复,伤口愈合良好,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未再发生,出现尿道感染2(4.2%)例,疼痛1(2.1%)例,便秘1(2.1%)例,并发症患者在经治疗后也好转出院.对护理满意45(93.8%)例.治疗前后患者的总并发症情况比较x2 =87.4000(p=0.0000),对护理满意度比较x2=7.4219(p=0.0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广泛使用.

    作者:唐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造口袋联合自粘性弹力伸缩胶布在腹部伤口渗漏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自粘性弹力伸缩胶布进行腹部伤口渗液收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科出现腹部伤口渗漏的25例患者,应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渗液,观察伤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观察渗液引流情况.结果:伤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换药间隔时间延长,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一件式造口袋进行渗液的收集,避免渗液浸溃皮肤,有效地预防刺激性皮炎,同时减少了换药频次,节约了医疗资源,促进了病人的舒适,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实施优质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ST段压低减少次数及下移减少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而且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培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我院药房管理所面临问题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在医院的药房管理中,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而全面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是,在药房管理水平提高的大前提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我院药房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赵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为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65名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X线检查后再进行CT检查,并终将两种诊断的检出结果如骨折检出与类型判断进行比较分析,并终用手术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相比,CT诊断结果在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明显要高,基本与手术结果相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时,CT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研讨意义,但CT检查仍然具有局限性,只有将X线和CT检查临床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庞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生活方式对大学生高血压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的影响分析

    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高血压越来越趋于低龄化,我国大学生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有增加趋势[2].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危险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已经逐渐形成,其中,年龄、性别、家族遗传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而肥胖、吸烟、饮酒、嗜咸、缺乏体育锻炼、精神紧张是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特殊群体,若在此时期明确其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用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对可变危险因素加以干预,不仅可预防高血压,而且可有效控制高血压.预防和控制青少年高血压,可较好地控制成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3].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360例,均为我校1 3年级大学专科生,入学体检或门诊诊疗过程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220例,女1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180例,男116例,女64例)和对照组(180例,男114例,女66例).两组年龄、性别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红英;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