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耳鼻喉科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216例,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变化.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正确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术腔自我护理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遵医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复发率和患者对护士满意度.
作者: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呕吐和恶心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恶心、呕吐率为38%,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率只有10%,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值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推广使用早期干预护理方法.
作者:陈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肱骨骨折临床治疗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集了2010年3月 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肱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35例优,3例良,1例可,1例差,治疗优良率为95.0%.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肱骨骨折临床治疗中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显著,愈合速度快、并发症少、固定牢固,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妊高征患者的产前进行临床观察与特殊护理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高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征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同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高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5月 2012年5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病患作为研究对对象,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复发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4%,复发率为40.0%,两组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来予以治疗与护理,所获成效更为显著,同时还可有效降低病患复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谭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鼻饲营养供给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密切监测和观察,并实施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结果:以上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14例发生了死亡,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和治疗有效的人数人别为18例、22例、3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72/86),死亡率为16.28%(14/86).结论:在临床上重视并加强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并发症,并且提升临床治疗成效.
作者:曾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高碑店市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对高碑店市近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合高碑店市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结果:高碑店市流动人口多,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安全套使用率低,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威胁日益增大,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高碑店市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加大对娱乐场所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外来外出人群的宣传力度,促进并推动高碑店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敏;杨潇;李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彩超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结果,探讨彩超对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症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利用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对在我院进行确诊的7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心脏房室大小,血流情况,心脏房室活动情况以及房室厚度变化等方面进行诊断,了解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病症.结果:年龄是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大诱因,二尖瓣和三尖瓣是其主要的侵犯对象,与健康人群相比较,患者的心脏房室减小,血流减缓,心脏房室活动异常,房室厚度变厚,心脏主动脉瓣病变较多,肺动脉瓣相对而言较正常.结论:彩超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面是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邹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并探讨三种常见消毒剂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的稳定性.方法:测定其灭菌效果采用的程序是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程序,测定杀菌稳定性采取的方法是比较并测定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二氧化氯的高浓度为250 mg/L、戊二醛的高浓度为20g/L时、过氧乙酸的高浓度达到300mg/L时,都可以每十五分钟有效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而且消毒时间越久越好,三十分钟的消毒结果好,消毒率达到百分之百,其有效成分保存前分别为22.31g/L、67.71g/L,180.21g/L,保存后分别为22.12g/L,65.32g/L,150.45g/L,降低率分别为0.85%、3.52%和16.51%.结论:三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都比较理想,而稳定性戊二醛好,过氧乙酸较差.因此在临床杀菌消毒中,建议采用戊二醛,杀菌效果和稳定性都比较好.
作者:李永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空肠经胃镜置管行肠道营养对胃癌术后胃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行胃镜空肠置管给予全肠道营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肠外营养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免疫功能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全肠道营养治疗前后在体重、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后在相关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肠经胃镜置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胃瘫,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其免疫能力,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在后期临床胃瘫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梅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近几年我国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更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对此,我们做了相应的分析,以及预防和护理.
作者:孙勤;方良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副乳即多乳,农村中较肥胖的妇女犹为多见.多数为发育不全组织.有些可发育为与正常乳房形态相当.妊娠、哺乳期副乳会明显增大,甚至分泌乳汁.哺乳结束以后,副乳并不会随之萎缩,因而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给予非手术治疗,31例给予手术治疗,平均住院(17.2±1.5)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各项检查以确诊,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邓忠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减患者血清胆固醇的变化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70例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总T3、总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生化仪检测胆固醇(TCH).结果:甲减患者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与TT3、TT4浓度有关.结论: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血脂的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指标.
作者:马荣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影响孕妇产后情绪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 2013年6月以来收治的186例孕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结果:两组孕妇在抑郁症上的发生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孕妇干预后在EPDS平均得分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同时应该加强对孕妇以及家属进行教育,预防产后抑郁.
作者:舒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为临床血液化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3年12月间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每位患者6 ml晨静脉血,然后分别装入3支采血管内,分别于采集后的0小时,3小时、6小时进行血液化验,比较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GRAN(嗜中性细胞)、LYM(淋巴细胞分类)、MONO(单核细胞分类)、Glu(葡萄糖)、K+(钾离子)、Phos(磷)、ALT(谷丙转氨酶)、Alb(白蛋白)、TP(血清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GRAN(嗜中性细胞)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PLT(血小板计数)、LYM(淋巴细胞分类)、MONO(单核细胞分类)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Glu(葡萄糖)、Phos(磷)、TP(血清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改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临床血液检验中应加以注意,应按照血液检验操作规定严格进行,以提高临床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作者:董学广;陈秀美;吕江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疏肝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解毒方进行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的患儿有6例,有效的患儿有8例,无效的患儿有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愈的患儿有8例,有效的患儿有10例,无效的患儿有2例,总有效率为90.00%,经检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毒方结合西医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进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初次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效但1个月内再次应用失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出患者有效上机、无效上机前的肺部感染评分(CPIS),探讨肺部感染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统计对比上机有效和无效时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无效时的肺部感染程度明显较有效时深,CPIS评分小于7时临床效果均较好,当CPIS评分大于7时均治疗无效,且无效上机2h内通气中断次数、发生不适的患者明显多于有效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程度能直接影响到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CPIS评分小于7时给予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较好,CPIS评分大于7时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文启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3年2月 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9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护理工作人员手术之前全面的心理护理以及细致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护士积极与麻醉师以及医师进行配合,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并发症防治工作.终麻醉以及手术完成比较顺利,效果显著.除了2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转开外腹之外,其余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都要比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要短.结论:围术期的手势配合以及专业护理是保证对患者成功麻醉以及手术的关键.
作者:柏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