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子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轻度及以下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其综合效价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舒喘灵、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70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使用扑尔敏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74.29%,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中复发概率为5.71%,对照组复发概率为22.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复发概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3种术式切除甲状腺腺瘤疗效.方法5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分3组,A组小切口切除腺瘤,B组采取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C组采取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组患者均治愈出院,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C组,P<0.05;经随访3年,A组出现1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B组2例出现伤口感染;C组出现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症比较,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切口甲状腺腺瘤术后恢复快、恢复时间短.
作者:杨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 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序号奇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患者给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英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行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接收的慢性咳嗽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9例,给予对照组急支糖浆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30例痊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35例痊愈,39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9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行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可起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疗效,且未见严重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镇静评分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均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中,但是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钱江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4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舒利迭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半年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米提;海日古丽·艾合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药品检验的工作中,药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因此在检验的工作中,必须对药品进行检查,统计记录药品检验数据,需要药品检验数据的重要性,本文总结患者从外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内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对药品检验数据的进行统一评价.
作者:张哲;褚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常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动态的、连续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作息指导、健康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掌握情况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实施系统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连续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度过危险期,早日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凤凤;吴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PICC是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多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植入,经过锁骨下静脉推进至上腔静脉,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留置时间长达1年.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导线电极植入通路为锁骨下静脉途径至右心房处,所植入并存在的静脉正是同侧PICC植入所经过的通路.我院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因治疗所需,将PICC从装人心脏起搏器的对侧即偏瘫侧上肢植入,予以精心护理,规避了静脉血栓及造成起搏器工作异常的后果,成功留置1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左侧大面积脑梗死于2012年9月4日收治人我院ICU,右侧肢体偏瘫,失语,间断发热,全身消瘦,皮肤无弹性,不能经口进食,持续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及胃肠外营养.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切开术后、心律失常、左锁骨下静脉放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史.因长期输液致四肢外周静脉萎缩、硬化,加上右侧肢体长期偏瘫致肌肉挛缩,静脉输液途径严重缺失.但根据治疗计划仍需经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剂、抗生素、脱水剂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每日输液量约2000ml.主管医生要求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家属也迫切希望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作者:付艳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症为主的代谢性病症,长期的高血糖病症很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此病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导致肾功能不全,使尿毒症进行性加重.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比非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生存率低,如何治疗及护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疏肝解毒方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疏肝解毒方进行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制定的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治愈的患儿有6例,有效的患儿有8例,无效的患儿有6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愈的患儿有8例,有效的患儿有10例,无效的患儿有2例,总有效率为90.00%,经检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解毒方结合西医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刘进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锐胰岛素治疗,实验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红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且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降压效果安全、平稳、有效,是临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公司珍菊降压片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公司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办公室2009-2012年收集的12例珍菊降压片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珍菊降压片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其化药成分有关,联合用药时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的比例增加.ADR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多见,其次是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临床上要重视联合用药,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患者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可有效的缩小手术切口,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顺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曾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孕妇120例,这些孕妇根据其出血情况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孕妇出血,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孕妇未出血,将其作为对照组,利用容积法对产妇非产后出血量进行测算,对产妇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收集所有产妇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分娩次数、方法以及新生儿体重与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影响产妇阴道分娩产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产妇产后出血进行预防,从而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的质量.
作者:董力;刘丽;高燕;李玲;杨够美;董建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上腔静脉.是大手术、危重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输液、输血、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化疗等方面的静脉通道.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便于患者活动等特点.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我科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置管,在此期间我们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梅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初次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效但1个月内再次应用失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出患者有效上机、无效上机前的肺部感染评分(CPIS),探讨肺部感染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统计对比上机有效和无效时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无效时的肺部感染程度明显较有效时深,CPIS评分小于7时临床效果均较好,当CPIS评分大于7时均治疗无效,且无效上机2h内通气中断次数、发生不适的患者明显多于有效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程度能直接影响到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CPIS评分小于7时给予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较好,CPIS评分大于7时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文启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 2013年2月一年间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L/(k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7~10 d为一疗程.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嗜睡及昏迷停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相对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