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旋美托咪啶对于米索前列醇引起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作用

周威

关键词:右旋美托嘧啶, 地塞米松, 寒战,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摘要:目的:对右旋美托咪啶对于米索前列醇引起剖宫产寒战反应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从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右旋美托咪啶,在孕妇分娩后,给予100ml生理盐水与0.5μg/kg的右旋美托咪啶进行滴注;另外对照组注射100ml的生理盐水与1mg/kg的曲马多.之后对患者滴注后的寒战程度及发生的次数、镇静程度、呼吸、恶心呕吐状况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之下,观察组在镇静率、呼吸状况、寒战程度及频率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右旋美托嘧啶在治疗米索前列醇引起剖宫产寒战反应有显著效果,值得椎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阑尾炎患者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可有效的缩小手术切口,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彭顺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08%,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能够消除焦虑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血液检验中意外事件的防护与处理

    目的:为保障血液检验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不伤害到受检者的身心健康,在进行血液检验中对意外事件的防护与护理方法进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5月来血站无偿献血者共50人,并在对血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后各抽取25人,后对在规范严谨化管理前后的对血液中传染疾病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做出计算与分析[1],对于血液中传染病的检验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紧急防护与处理,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结果发现,在规范严谨化的管理前,在血液检验中发生意外事件的例数为5例,既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为20%;在实行整体全面的规范化管理后发生意外事件的例数为1例,既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为4%.前后两次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整体规范化操作下的血液检验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意外事件的发生次数,同时也保障了血液检验过程的顺利完成,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冯小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6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阴道探头连续三个月跟踪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排除宫腔粘连、残留等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观察子宫内膜修复周期. 结果,在研究的106例病人中,4例病人出现残留症状,2例病人出现宫颈粘连,1例发生吸空和漏吸等人流术后并发症,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某修复周期有很好的判断,并能及时发现细微病变,患者痛苦小,有利于临床治疗,建议推广.

    作者:岳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若护理不当极易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少护患纠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凤珍;黄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彩色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在临床胎儿缺氧状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经临床怀疑60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彩色多谱勒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脐血流异常增高5例,胎儿脐血流正常55例.

    作者:蒋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2年3月 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88.7%(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富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养生的健康宣教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对于不同体质类型的病人,在有关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0例不同体质的病人,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养生原则,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为整体框架构,实施健康宣教,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效果使病人满意.结论:本文通过对患者几种常见的体制类型,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对患者的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几方面进行健康宣教,以此达到防治疾病、恢复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谢晓颖;潘海燕;袁振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在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性护理后,恢复良好者44例,占73.33%,中度残疾8例,占13.33%,重度残疾6例,占10%,死亡2例,占3.33%,护理效果满意.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实施精心、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效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母儿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及其对母婴造成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确保母婴的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33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随着流产、剖宫产不断上升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高龄经产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均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胎位异常、产前产后出血、产前产后输血、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术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过程要尽量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前置胎盘患者注重高危因素,以保障孕妇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可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终止妊娠较紧急终止妊娠负面影响要少,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露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植入PICC的护理体会

    PICC是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多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植入,经过锁骨下静脉推进至上腔静脉,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留置时间长达1年.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导线电极植入通路为锁骨下静脉途径至右心房处,所植入并存在的静脉正是同侧PICC植入所经过的通路.我院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因治疗所需,将PICC从装人心脏起搏器的对侧即偏瘫侧上肢植入,予以精心护理,规避了静脉血栓及造成起搏器工作异常的后果,成功留置1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左侧大面积脑梗死于2012年9月4日收治人我院ICU,右侧肢体偏瘫,失语,间断发热,全身消瘦,皮肤无弹性,不能经口进食,持续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及胃肠外营养.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切开术后、心律失常、左锁骨下静脉放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史.因长期输液致四肢外周静脉萎缩、硬化,加上右侧肢体长期偏瘫致肌肉挛缩,静脉输液途径严重缺失.但根据治疗计划仍需经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剂、抗生素、脱水剂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每日输液量约2000ml.主管医生要求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家属也迫切希望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作者:付艳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本位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回顾

    目的:研究人本位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研究2010 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人本位护理的50例老年患者,观察人本位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食、下地活动、疾病自我认识度、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药物使用比例等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本位整体护理能够帮助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仁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结膜松弛症手术的疗效观察益

    目的:研究结膜松弛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56例双眼Ⅲ~Ⅳ级患有结膜松弛症的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下眼睑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以及单纯结膜切除术.结果:在病人手术后的一个月进行疗效评价,主要从容观疗效以及病人的主观疗效开展评价.其中有24例治愈,占总数42.9%;有28例有效,占总数50.0%;有4例无效,占总数7.1%.结论:通过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好,且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灭鼠药物中毒的诊治分析

    杀鼠剂种类较多,毒性作用不一,但一般来讲毒性较强,对人体危害较大,甚至对生命有严重威胁,杀鼠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特效解毒药,灭鼠剂中毒后的及时合理救治对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现就诊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鼠药中毒患者16例,其中女12例,男4例;年龄5-62岁,自行口服灭鼠药12例,误服3例,意外接触1例,中毒后至就诊时间为0.5小时10小时.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淡漠、昏迷、烦躁、抽搐、心律失常、齿龈出血等症状,.氟乙酰胺潜伏期在半小时左右,抗凝血类鼠药潜伏期较长,大多数1-3天后才出现出血症状.

    作者:邱丽丽;马丽丽;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具更有利于护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颈囊肿的俩种超声诊断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在诊断宫颈囊肿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已婚宫颈囊肿患者临床资料206例,均接受了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58.7%,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99.5%,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在对疑似宫颈囊肿患者进行确诊时,经阴道超声诊断可以作为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维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确认的梅毒患者血清200份,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B组)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组).并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具有97.4%的灵敏度,92.0%的特异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有73.0%的灵敏度,66.0%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有99.7%的灵敏度,100.0%的特异性.由此可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相对另外两种,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B、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B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梅毒的检测手段,均具备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陷,在具体实验条件中,只要按照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即可.

    作者:叶雅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深静脉置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上腔静脉.是大手术、危重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输液、输血、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血液透析、化疗等方面的静脉通道.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便于患者活动等特点.穿刺成功后,深静脉导管的维持主要依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我科在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置管,在此期间我们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梅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崔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