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新
目的:了解半城市化社区高血压管理的现状.方法:178例高血压患者在社区干预和规范管理后,观察血压的控制情况及对本病的知晓情况.结果: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使得患病血压明显下降,规范化管理率84.36%,血压控制率77.80%.结论:综合性社区干预对于防治人群高血压有效.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作者:邹建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剖腹产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2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42例剖腹产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通过对剖腹产围手术期实施全面及时的护理,夹墙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耿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探讨和评价血常规加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对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调查153例已明确诊断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收集这些病例首次检测时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三个参数对病原生物的鉴别作用,进而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结果:不同病原生物所致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CRP、WBC及NLR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CRP+血常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大致区分病原生物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率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律失常患()例的临床()分析()临床特点.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司()尔,观察治疗效果()例患者()心律失常32例,室性心律失常27例,传导阻滞19例.两组患者经过我院治疗心律失常症状均有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律失常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需要医生高度重视,艾司洛尔在治疗此疾病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多发疾病,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及胆石症等病症,对人们的自身健康影响很大.因此,运用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实施治疗和干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怎样合理的运用药物关系到患者自身的用药安全,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复杂,要通过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用药.本文主要对临床中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李亚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健脾汤直肠点滴在治疗慢性腹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 2013年8月到本卫生院就诊的5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50例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的基本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基本治疗手段上增加一项健脾汤直肠点滴,而对照组患者使用健肠汤.对患者在卫生院之期间的治疗效果、病情恢复程度等数据进行记录,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愈程度、好转程度以及总有效率三方面均要好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腹泻的过程中,使用健脾汤直肠点滴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痛,可以切实提升腹泻病情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勇;李文庚;陈绍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期间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治疗前后的用药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两种不同药物对冠心痛合并心率失常治疗前后的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使用的两种药物都能后较好的治疗这种疾病,能够使患者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采用上述两种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稳心颗粒明显高于胺碘酮,发生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胺碘酮.
作者:袁光江;刘兴华;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呈直线上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作者:韦秋萍;郑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效果.方法:对5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一次穿刺成功4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封月月;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养阴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8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照临床处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住院情况,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联用中医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康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养阴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以积极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方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某院C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CCU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C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使用ICNSS进行评分(评分在入住CCU 24小时内完成),对有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进行再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16~22分为18例,23~32分为75例,33~40分为17例,大于40分0例.100例患者中因病情变化进行二次评分的患者为28例.结论:通过ICNS评分越高的患者说明患者病情越重,那么需要关注和注意的护理问题就越多,反之成立.病情重的患者需要配备经验丰富且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即护士需要与患者能级对应.
作者:张瑞;李帆;周宇;褚京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肠梗阻共同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本病常见于2周岁以下,哺乳期婴儿多见.实验室检查:因脱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及血细胞比容升高,尿比重增高.绞窄性肠梗阻时白细胞和中兴细胞明显增加.肠梗阻晚期可出现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X线检查:腹部正位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
作者:萨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手的感觉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手的正常感觉功能使人得以用手操作物品和体验各种物品的品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刺激.人的手一旦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支配,就如同废手一般,因此必须尽大可能帮助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恢复功能.2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内、外束主要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旋前方肌,部分大鱼际肌及第一、第二蚓状肌.皮肤感觉方面,正中神经分布到桡侧三个半手指的皮肤.食指、中指、中节与远节为其单一神经分布区.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现将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3年1月 12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小年龄16岁,大74岁龄,平均年龄45岁.既往均有明确糖尿病史,发病后出现昏迷、呼吸深大,酸中毒2例,嗜睡4例,呼吸均有酮味检验结果,血糖显著升高均在30.4mmo1/L以上,尿糖、尿酮强阳性,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经治疗后血糖下降至7.0~13.4mmo1/L.均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100%.
作者:谢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结合重症肺炎患者的抗菌疗法,深入研究了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和常规抗菌疗法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通过治疗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o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优秀(P<0.05)结论:通过临床治疗结果可知,对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能够有效抑制感染,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提高治愈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罗良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联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依照入院的前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100例.在治疗上给予乙组单纯西药(氧氟沙星和甲硝锉)治疗,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盆炎净颗粒+腹部微波照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治疗,在总有效率上甲组为98%(98/100),乙组为80%(80/10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甲组为2%(2/100),乙组为16%(16/100),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西药+盆炎净颗粒+腹部微波照射的联合疗法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文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导致不时出现各类的疾病,对于疾病的控制工作的优劣,主要体现在疾控中心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上.本文通过对疾控工作中党员的作用以及疾控中心的建设上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并提出了就如何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看法.
作者: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