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对肺癌康复期的患者的护理

朱沂萍

关键词:肺癌, 康复, 护理
摘要:肺癌是常见恶性瘤之一,发病率在上升,死亡率高,要开展防治肺癌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定期体验,做到早期诊断早治疗,加强合理的对肺癌康复护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造瘘口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术后肠造瘘口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肠造瘘口患者进行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营养饮食护理,术后作好造瘘口并发症的护理,并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均获得根治性切除.有1例造瘘口局部坏疽,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造瘘口周围皮炎;2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经扩肛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加强吻合口的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王丽霞;马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口腔局部麻醉在口腔疾病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属于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临床中常见各种的口腔麻醉并发症,对其相应的防治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分析.

    作者:纪宇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电图对小儿病脑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程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病例资料,包括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脑脊液、脑电图、脑CT、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病脑时脑电图改变在发病初期就已出现,较脑脊液及头颅CT变化为早,其异常程度与患儿临床症状有密切的关系,恢复较临床症状慢.结论:脑电图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病情分析及预后判断.

    作者:金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探讨

    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意义,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需进行输血的患者35例,对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检验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71%.12例为妊娠期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为阳性的患者为1例,阳性率为8.3%妊娠期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输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5例出现不规则抗体呈阳性的患者,其中4例血液病,3例良性肿瘤,3例肾病,4例恶性肿瘤,1例其他.特异性抗体为11例,发生率为73.33%,非特异性抗体为6例,发生率为26.67%,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明确患者的抗体类型,并选择合适抗体的血液进行输注,有利于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葛永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应用自控镇痛观察与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采用自镇痛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患有大面积烧伤的病人100例,对其采取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结果:临床自控镇痛和护理之前的VAS评分为8.53±0.59分,镇痛以后的2h、4h、8h、21h、48h的时间点评分全部在4分以下,显著低于镇痛之前(P<0.05).100例病人在自控镇痛期间意识一直保持清醒安静.9例病人由于气道烧伤,造成气道黏膜水肿,采取气管切开.自控镇痛之前的MAP和自控镇痛以后的各个时间点的MA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02全部>95%,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一共有11例,没有其他严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采用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肠梗阻患儿的护理体会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称为肠梗阻.肠梗阻共同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本病常见于2周岁以下,哺乳期婴儿多见.实验室检查:因脱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及血细胞比容升高,尿比重增高.绞窄性肠梗阻时白细胞和中兴细胞明显增加.肠梗阻晚期可出现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X线检查:腹部正位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

    作者:萨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内静脉穿刺抢救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效果.方法:对5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一次穿刺成功4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封月月;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及效用比较

    中药饮片的真假与优劣,主要是关系到临床医生辨证用药治病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而药学人员又是调配处方用药的先锋,是药材质量后的把关者,责任不可懈怠,本文从水半夏冒充半夏使用的市场实际出发,介绍简单的鉴别技巧,分析效用,望能有助于医学实践.

    作者:肖月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病状体征进行分析,并合理运用中西药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结果:给予抗炎、抗病毒、平喘及吸氧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成药(小儿肺咳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等)加减运用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并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方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 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中,女性患者有50例,占总病例数的55.56%;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51例,占总病例数的56.67%;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34%,粉针剂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26%.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特殊人群、中成药制剂类型以及生产工艺、临床用药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高中成药疗效.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保留子宫的阴式附件手术170例临床护理

    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积水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进行或者经腹腔镜进行.开腹手术创伤大,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且需要昂贵的设备,尤其不易在基层医院普及.随着阴式子宫手术的开展和深入,我院于2006年9月-2011年5月对住院手术的卵巢囊肿、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积水的患者共106人行保留子宫的阴式附件手术.取得了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展农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逐年增多,我国3/4的老年人在农村,只有做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做好有效的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解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1 具体方法如下:1.1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农村老人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农村一村社65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健康教育调查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46.2%没受过教育,小学文化程度占34.3%,初中文化程度占10.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6%.58.9%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1],独居老人占60%,主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老人在家不仅要操劳家务,20%还要替子女看管小孩,因此农村老人的心理压力大,健康状况、生活状态相比城市老年人差些.1.2 根据调查结果评估农村老人文化程度和生活能力,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乳糖酸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在经过常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实验组患儿不理想,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5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4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5%,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药物动力学特性和抗菌作用方面由于其他药物的疗效,临床用量较小,患儿住院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李贤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8例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增效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KPS评分、化疗疗效等.结果:27例(56.25%)患者KPS评分改善,13例(27.08%)患者稳定.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以增加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平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性及不典型,晚发性高于早发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早产儿高于足月儿,56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以苹兰氏阴性杆菌(36例)为组,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特别是早产儿,需注意皮肤颜色、反应、发射、肌张力等改变,注意监测败血症非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杆状核与中性粒的比例等,加强产前及产时感染预防,加强手卫生,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治疗.

    作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哮喘病儿童维生素D的分析

    目的:检测哮喘病患儿的维生素D(vitamin D,VitD)水平,并与健康幼儿相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0 2012年儿科80例哮喘患儿和无哮喘疾病儿童80例,检测血清VitD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病患儿的VitD明显降低(p<0.001);VitD中度和重度缺乏比例明显升高,分别为40%和25.0%.VitD缺乏的哮喘患儿的血清钙、磷、镁降低(p<0.05),但是血清碱性磷酸酶和IgE (p<0.001)升高.结论:大部分哮喘患儿缺乏维生素D.

    作者: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50例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变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好转,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及经腹壁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与分析经阴道及经腹壁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均经阴道及经腹壁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本125例患者术后经病理切片显示均为子宫肌瘤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18例,准确率为94.40%,经腹壁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准确率为83.20%,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检查组,经比较(X2=7.883,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超声检查组中共发现肌瘤173个,小为0.4×0.3cm,大为9.3×9.2cm.经阴道超声检查组中共发现肌瘤125个,小为0.8×0.5cm,大为9.4×9.0cm.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诊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温岳君;席梅;苏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液常规检测幼稚粒细胞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血液常规中检测幼稚粒细胞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3例和贫血患者10例,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比较其不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比较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血液常规检测后,白细胞值、幼稚粒细胞比值有较小差异,但差异没有意义;淋巴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值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上血液采取常规检查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淋巴细胞和幼稚粒细胞进行检测,对白血病和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明显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漆晓玲;刘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腹腔脓肿,对照组肠梗阻5例(10%),伤口开裂3例(6%),腹腔脓肿3例(6%)、再次手术患者3例(6%),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能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高,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杜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