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祖丽菲亚·阿布都卡的尔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微波,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1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156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156例(观察组)行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3.75) min、(13.58±4.3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2.03)mL、(11.76±1.95)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96.25%、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不孕不育诊治的新方法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不孕不育采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1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诊治的不孕不育的病人100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例病人当中,采取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的病人79例,采取宫腔镜治疗的一共74例.根据宫腔镜临床诊断结果在宫腔病理变化当中,主要包括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以及子宫内膜炎;宫腔镜临床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宫腔镜正确诊出率为93.36%.结论:妇产科不孕不育采取宫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并可以精准定位病理变化部位以及范围,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我院2010年1月起开始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120例样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样品检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程度的质量控制措施,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前未实施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120例样本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之后,临床治疗效果有了极大提升,观察组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对样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样品检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程度的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改善临床免疫检验结果,有助于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提高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运用

    目的:分析B超在妇女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式的分析,从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住院分娩的3000例产妇,运用B超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出42例畸形儿的情况.结果:出现严重畸形儿产前的诊断率是81.6%,出现指、口、耳等器官小畸形产前的诊断率是7.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由于胎儿的畸形发育以神经系统的畸形为常见,约占60.5%,能够通过B超在产前做出诊断的机率为93.8%.而无脑儿等症能够通过B超较早的发现,一般孕后16~20周就可以确诊.胎儿如果出现胸腹水、脐膨出等畸形,都可以通过B超的图像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使医生确诊.胎儿如果发生食道或者肛门的闭锁等消化道的畸形,产前的诊断率只有15.8%.对于复杂性先心及愚型的产前诊断更为困难.结论:B超作为安全有效的产前诊断工具,可以有效诊断出胎儿的畸形,尤其孕妇的中后期,剖宫产前,可以通过B超实现对胎儿各个器官的检查,提高了胎儿的畸形检出率,尤其加强对高危孕妇胎儿的畸形检查.B超对于胎儿的畸形检查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要认真对待检查工作,才能排除胎儿发生不良畸形的可能,使胎儿畸形率的诊断正确率得到提升.

    作者:杨宗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372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7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术治疗手术时问短,切口小,渗血少,疗效较好,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颈囊肿的俩种超声诊断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在诊断宫颈囊肿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已婚宫颈囊肿患者临床资料206例,均接受了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58.7%,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99.5%,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在对疑似宫颈囊肿患者进行确诊时,经阴道超声诊断可以作为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维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昏迷的诊治思维及体会

    昏迷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它不仅见于神经系统的许多病因,也可由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中毒等因素造成.由于昏迷病因复杂,且常造成严重残疾或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于昏迷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正确抢救措施至关重要.本人根据多年临床工作,总结出典型病例,浅谈昏迷的诊治体会.

    作者:周云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禽流感预防措施及治疗研究

    1 出现疑似或确认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出现疑似或确认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采取以下措施.1.1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当地农业部门的疑似和确诊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附件1)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上报.1.2 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附件2)进行个人防护.1.3 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市、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附件3),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1.4 消毒处理:按照《禽流感消毒指导、评价技术方案》(附件4),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

    作者:王春莲;郝汶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1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以其中行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的38例患儿为甲组,行鼻内镜下经鼻腔腺体切除术的38例患儿为乙组,以行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42例患儿为丙组,对比三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与丙组治愈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患儿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乙组、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乙组及丙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与经口鼻腔双径路腺体切除术治疗时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枝特区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供水、学校环境卫生、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掌握相关卫生需求.方法:对学校供水、环境卫生进行现场调查、对学生相关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10所学校所供水水质进行检验和每所学校采取50名学生大便进行肠道寄生虫检验.结果: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较差,多数学校无供水设备,学生蛔虫感染率高.结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预防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CIN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HPV感染CIN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患者且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的患者合并高危HPV感染者266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1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130例;CIN Ⅰ-Ⅱ、CINⅡ合并高危HPV感染者13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64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CT和HPV检测结果统计,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针对无论是CINⅠ还是CINⅠ Ⅱ、CINⅡ患者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结论:微波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加速创面结痂形成、脱落,促进炎症等损伤粘膜和脱痂后创面的更新与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清除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既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尔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胸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

    目的:对重症胸部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进行探讨,以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128例重症胸部外伤患者,对重症胸部外伤患者的抢救经验进行分析.结果:128例重症胸部外伤患者中,102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进行治疗,42例患者入院直接进入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25例患者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经过我院治疗后,119例痊愈出院,占93.0%,9例死亡,死亡率是7.0%.结论:重症胸部外伤患者一进入我院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是因为我院各科室之间明确分工,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工作,医生之间进行重症胸部外伤诊断经验的交流,保证重症胸部外伤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诊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大提高了我院重症胸部外伤患者的抢救效果.

    作者:梁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刍议

    目的: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7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促进手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的护理及观察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作用.方法:选取3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孕产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15例孕产妇患者.对照组的孕产妇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的护理方案.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无痛孕产妇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在30例妇产科患者中,每组各15例孕产妇患者,对照组中有12例孕产妇患者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达到80%,8例孕产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达到53.3%;试验组中有3例孕产妇患者出现疼痛,疼痛程度达到20%,2例孕产妇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达到13.3%,对照组的孕产妇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率明显要高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综合护理方法配合无痛分娩技术,不但对孕产妇的不良反应较小,而且对于新生儿的无影响,是孕产妇分娩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晏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就诊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强化干预.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后,研究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HbAt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强化干预,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亚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结膜松弛症手术的疗效观察益

    目的:研究结膜松弛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56例双眼Ⅲ~Ⅳ级患有结膜松弛症的病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下眼睑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以及单纯结膜切除术.结果:在病人手术后的一个月进行疗效评价,主要从容观疗效以及病人的主观疗效开展评价.其中有24例治愈,占总数42.9%;有28例有效,占总数50.0%;有4例无效,占总数7.1%.结论:通过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好,且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检验分析过程中质量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结果的正确率.方法: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临床化学检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至2013三年间临床化学检验的差错发生构成比分别为40.9%、32.5%和26.6%,差错率逐年下降.其中,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差错构成比分别为73.8%、16.3%和9.9%.分析前是临床检验分析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要建立完善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

    作者:孙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的护理及预防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缺氧发作的护理及预防工作,为小儿心脏病缺氧的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 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缺氧发作时对其进行护理,帮助其取胸膝卧位,使呼吸顺畅,快速用药,稳定患儿情绪,进行病情观察.寻找发病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做好卫生、饮食护理.结果:经过护理,22例患儿症状改善,发作次数减少;6例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症状缓解,2例患儿病情发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重点在于寻找发病原因,采用良好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减少缺氧发病次数,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作者:马依拉·买买提;热孜万古丽·热西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