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祖丽菲亚·阿布都卡的尔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微波,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1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156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156例(观察组)行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3.75) min、(13.58±4.3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2.03)mL、(11.76±1.95)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96.25%、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产期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产期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给予孕产期的饮食、心理、运动方面的指导,加强了孕期胎儿监护、母体保健、产期和产褥期的护理.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病理妊娠和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孕产期的护理工作给予积极地预防措施对于促进其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永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O-C3型Pilon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三种手术固定方式治疗AO 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采用解剖钢板、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三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的42例AO-C3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随访24个月.42例患者的临床结果根据踝关节Mazur评分标准评价:优17例,良11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为66.7%,其中A组优良率60.0%,B组64.3%,C组61.1%,三组见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40%,B组14.3%,C组16.7%,A组与另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固定方式治疗AO-C3型Pilon骨折,能够减少对皮肤软组织的破坏,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在遇到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感染的情况时,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丹;张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及控感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条件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58例失败原因分析及策略

    急诊抢救室是危重患者初期获得生命再生的重要场所.为达到早期有效的循环血量,深静脉置管无疑是危重患者保持循环稳定的可靠方法.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由于患者体位好放置,定位明确,易固定,易护理,不影响患者颈部及四肢活动,更是深静脉置管中首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由于在急诊条件下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了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成功率.我们特此对急诊条件下紧急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作者:王瑞烈;赵代军;黄发贵;梁昌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米克令舒结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给予非手术治疗,31例给予手术治疗,平均住院(17.2±1.5)d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对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各项检查以确诊,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条件.

    作者:邓忠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在腕管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腕管综合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腕管综合症患者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19例,占27.94%,好转45例,占66.18%,无效4例.结论:腕管综合症患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王海云;李长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儿均为1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消炎、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肝素等氧雾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征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67%,实验组患儿在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2.63±1.52)天,对照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4.91±1.35)天,实验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3.63±0.91)天,对照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7.12±1.87)天,实验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患儿显著缩短(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运用氧雾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许越琳;王庆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初发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80位患有2型糖尿病病患进行相关信息采集与整理.同时,将全部病患随机分为三组,并对三组病患分别进行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包括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加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并对上述的治疗方法进行数据差异对比.且病患相关体征指数经统计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别相关数据较于前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治疗前后三组的安全性并无明显差异且不存在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出现气阴两虚情况以及存在血癖型的初发性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首先采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治疗.

    作者:鲁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米索前列醇,商品名又叫喜克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的前列素E1类似药物,此药口服吸收迅速,30分钟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妇产科方面应用较多.本品可以促进子宫颈胶原降解,使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左瑞云;刘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0例温阳化水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化水汤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的80例患者为对象,行常规治疗加温阳化水汤联合治疗,为观察组;另选80例同期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5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师依照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自拟温阳化水汤,与常规治疗方案配合,为患者施治,具有更高疗效.

    作者:孙江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3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26例,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等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外,没有进行常规检查等造成的产后出血等能够提升发生率.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升孕妇的保健意识,对健康知识进行系统的宣传,对高危产妇要实行提前入院待产,做好产前的保健工作、产程细致观察、产后严格护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对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发病情况的不同分为首发组共有102例患者和复发组共有10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使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均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首发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63%,复发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09%,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首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28%,复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在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得到齐拉西酮是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医治效率.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7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按照其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这270例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中,其中有50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52%,在这些患者中,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30例,所占百分比为60.00%,真菌感染患者为25例,所占百分比为50.00%;感染组中,其中有35例患者长期卧床,所占百分比为70.00%,侵入性操作患者为27例,所占百分比为54.00%,患者的白蛋白平均水平为30.4±3.6g/l;非感染组患者中有75例,所占百分比为34.09%,侵入性操作患者有90例,所占百分为40.91%,患者的白蛋白平均水平为40.4±4.2g/l,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期性卧床、侵入性操作和白蛋白水平低这些都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做好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准确分析,从而给予必要的积极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范玉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乙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慢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4例以及正常人群3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患者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差异;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34例患者病情监测,根据转氨酶水平、凝血功能有无好转分为恶化组和好转组,比较两组间IgG、IgA、IgM水平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以及正常人群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两组肝炎患者间免疫球蛋白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分析发现,恶化组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可靠指标,同时,监测IgG、IgA、IgM水平变化对于了解病情进展与评估预后亦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脐单孔法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对经脐单孔法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择期需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脐单孔组和传统三孔组,每组各42例,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疼痛度、疼痛时间、镇痛药应用率都显著地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疼痛轻、疼痛时间短等显著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双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2013年间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骨双段骨折63例.结果:1例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换成外支架后3个月感染得到控制,15个月骨折愈合.7例远端骨折处8个月仍无生长迹象,二期予以自体髂骨植骨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11例远端骨折处在术后3~4个月未见骨痂生长,予以拔除近端锁钉动力化处理后12个月骨折愈合.42例患者术后16~24个月骨折愈合.3例患者失访.结论:交锁髓内钉是胫骨干双段骨折为适合的固定方式,预见性植骨可提高远端骨折处端愈合率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适时动力化处理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严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服药物临床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探析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常用的办法是给予患者口服给药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的作用机理是口服的药物经水的输送至患者体内,在患者体内分解然后被肠道粘膜所吸收,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达患者的病患者,从而起到药物的治疗疗效.但是,在药物被胃肠道粘膜吸收时,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总体的来说诸多因素可以概括为生物药剂学这个词语来解释.笼统的来说,生物药剂学主要就是药物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受到转运蛋白的影响,影响转运过程导致影响药物的吸收,致使药物很难以被胃肠道粘膜吸收,降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降低药物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口服药物经过肠胃吸收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对口服药物的相关药剂学性质进行分析,以至于充分结合生物制药的药物结构、否服药物的卡法和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

    作者:柯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我院2010至2013年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

    目的:汇总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分析用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至2013年全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居首位,芬太尼制剂、吗啡缓释片用药频度居前列.结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医务人员应注意及时掌握和更新麻醉药品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学坤;刘文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