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目的:通过中医治疗湿疹,探讨湿疹在临床应用的研究探讨.方法:随即抽取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人,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西药的的治疗方法,同时对两组人员进行治疗,对照其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8例,病情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治愈率为90%;对照组4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2例,病情好转8例,无效10例,有效治愈率为75%.结论:通过结果分析,在临床上使用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比西药的治愈率高,而且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加以推广.
作者:何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但是农村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在2013年的一次农村妇科疾病普查中,随机抽取100人,其中患有宫颈炎的就占到了30%,阴道炎的有20%,其它疾病的占10%.这样的比率值得我们重视.那么什么是妇科疾病呢?它主要是以女性生殖器宫病变为主的疾病.表现有阴道流血、阴道排液、腹痛、腹部包块、心理异常等等.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引起妇科疾病的原因:1、从人体解剖知识上讲,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相通,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病菌可由阴道进入造成感染.2、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发生妇科疾病.
作者:於学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颌枕带牵引、推拿、中西药、导引锻炼等方法治疗颈椎病196例.结果:临床治愈83例,显效75例,好转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孙锦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瘢痕子宫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剖宫产手术,其次为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子宫畸形矫治术后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术后再次妊娠而导致瘢痕子宫妊娠的几率也在逐年上升,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剖宫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是目前50%左右的剖宫产率使得瘢痕子宫妊娠率不断上升.超声具有无创、实时、经济、可重复检查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成为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1 一般资料本文对我院从2011 2013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3例瘢痕子宫妊娠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年龄25 40岁,平均年龄为29.5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停经40-61天,12例有阴道流血,HCG高达8000U/L,其中,误诊2例,一例是难免流产,一例是不全流产.其中8例在超声引导下做了人流术,4例保守治疗,6例转院到上级医院(随访到终结果),3例没追踪到结果.
作者:宋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盆腔炎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日~2014年1月20日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甲硝唑联合不同的抗生素用药,观察组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联合头孢氨苄进行口服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14%明显高与对照组有效率79.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为8.86%明显低于对照组20.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1.39%,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为24.0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李然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饮食指导,以防止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我科2013年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中选出60人进行饮食指导和跟踪,然后进行宣教对比.结果:患者及其家属遵守了基本的饮食原则,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其中1个病人由于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5例患者由药物治疗改为透析治疗,其他患者病情稳定,恢复情况较好.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以及有效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病的一种,是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缺血性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甚高、且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人是多发群体,且老年人得这种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慢、预后差、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但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患者将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治疗脑梗塞患者,不仅仅要接受常规的治疗,还要学会适当的护理方法.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人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
作者:张秀利;赵秀玲;李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CSSD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及自我防护意识.针对其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减少CSSD护理人员职业伤害.
作者:薛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李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检验分析过程中质量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结果的正确率.方法: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临床化学检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至2013三年间临床化学检验的差错发生构成比分别为40.9%、32.5%和26.6%,差错率逐年下降.其中,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差错构成比分别为73.8%、16.3%和9.9%.分析前是临床检验分析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要建立完善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
作者:孙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度近视人群数量的逐渐增加,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我县医院眼科手术的例数也在逐年增长.由于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在进行手术之后需要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同时控制炎症的复发等.笔者凭借多年从事眼科治疗的经验,对眼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观察进行了研究,为眼科病人术后的临床观察提供参考.
作者:王礼权;祝绍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现将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3年1月 12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小年龄16岁,大74岁龄,平均年龄45岁.既往均有明确糖尿病史,发病后出现昏迷、呼吸深大,酸中毒2例,嗜睡4例,呼吸均有酮味检验结果,血糖显著升高均在30.4mmo1/L以上,尿糖、尿酮强阳性,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经治疗后血糖下降至7.0~13.4mmo1/L.均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100%.
作者:谢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根据社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影响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提出建立和谐社区护患关系的对策.认为加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管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医疗服务机构、加强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努力提高社区护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和病人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社区护理服务,是建立新型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社区卫生护理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
作者:霍锦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药品检验的工作中,药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因此在检验的工作中,必须对药品进行检查,统计记录药品检验数据,需要药品检验数据的重要性,本文总结患者从外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内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对药品检验数据的进行统一评价.
作者:张哲;褚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不仅发病率较高,病理周期长,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一系列相关并发症,致盲率也较高.本文通过对我科去年一例左眼角膜溃疡患者的案例分析,观察其整个治疗恢复过程,浅谈下对该病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患者行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接收的慢性咳嗽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9例,给予对照组急支糖浆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30例痊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观察组35例痊愈,39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9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行清肺止咳方化裁治疗可起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疗效,且未见严重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分析,为临床血液化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 2013年12月间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集每位患者6 ml晨静脉血,然后分别装入3支采血管内,分别于采集后的0小时,3小时、6小时进行血液化验,比较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PLT(血小板计数)、GRAN(嗜中性细胞)、LYM(淋巴细胞分类)、MONO(单核细胞分类)、Glu(葡萄糖)、K+(钾离子)、Phos(磷)、ALT(谷丙转氨酶)、Alb(白蛋白)、TP(血清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WBC(白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GRAN(嗜中性细胞)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PLT(血小板计数)、LYM(淋巴细胞分类)、MONO(单核细胞分类)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放置时间下血液化验中Glu(葡萄糖)、Phos(磷)、TP(血清总蛋白)、TBIL(总胆红素)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改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较大,临床血液检验中应加以注意,应按照血液检验操作规定严格进行,以提高临床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作者:董学广;陈秀美;吕江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老年患者的疾病特征与护理措施,旨在为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门诊近年来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以问卷的形式调查老年口腔疾病的特征与心理状态,并针对患者自身的特征实施相应的治疗与护理.结果:位居老年患者口腔疾病的前三位分别为牙缺失、龋病、牙周病、其次为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宽、口腔溃疡.口腔科门诊老年患者主要合并症为:高血压32例,糖尿病22例,冠心病11例,颞下颌关节韧带松弛6例,52例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学程度的牙科疾病恐惧感.结论: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的病因与合并病症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临床治疗与护理应重视这一特征.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影响孕妇产后情绪状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 2013年6月以来收治的186例孕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表(EPDS).结果:两组孕妇在抑郁症上的发生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孕妇干预后在EPDS平均得分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同时应该加强对孕妇以及家属进行教育,预防产后抑郁.
作者:舒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探讨和评价血常规加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对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调查153例已明确诊断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收集这些病例首次检测时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三个参数对病原生物的鉴别作用,进而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结果:不同病原生物所致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CRP、WBC及NLR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CRP+血常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大致区分病原生物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