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观察

孟和其其格

关键词:分娩方式, 羊水过少,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剖宫产)以及B组(阴道生产),其中A组38例,B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几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几率。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要通过对其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性分析之后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在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而手术分娩相较于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脑梗死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由于老年脑梗死及瘫痪患者的增多,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开放性气道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会。本文结合1例脑梗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其体会如下:

    作者:蔡文艺;周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探讨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作者:文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参健脾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处方中的人参、当归、草豆蔻药材。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斑点清晰,背景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薄层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人参健脾片的质量。

    作者:张罡;齐喜红;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医德教育在临床带教中的重要性

    探讨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既给医院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医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这一时期既是培养医学专业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医德医风养成的关键阶段。本文分析说明临床带教中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

    作者:包迎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蕾;李莹;陈红;张洪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浅析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患者术后一个月开始实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病情稳定1~2天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失(EES)评分。结果:观察组BI评分与E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神经康复。

    作者:陈瑞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探析

    目的:观察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98位结肠癌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实验组结肠癌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采用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并且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手术后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伤口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的发病率低,应该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徐培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有27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有5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11.1%),4例发生痰液阻塞(8.9%)。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宋诚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并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到2014年收治的76名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6例患者,使用罗红霉素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红霉素,连续用药一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一周后观察,实验组33例痊愈,有效率为91.7%,对照组31例痊愈,有效率为77.5%,两组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有2例,所占比例为5.6%,对照组有5例,所占比例为12.5%,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效比较显著,不良反应状况少,适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钱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长期家庭氧疗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5例确诊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实验组在接受长期家庭氧疗的动脉血气、血红细胞压积(PVC)、肺功能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动脉血气、血红细胞压积、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时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EV1值有提高的趋势。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PaO2、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肺功能。

    作者:田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护理配合过程,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结果:112例手术顺利,Ⅰ期结石清除率为87.5%。手术时间50~180min,出血量约60~800 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3~6天。术中无护理事故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液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其开展尿液检验,搜集新鲜尿液(10-20)ml,采用干化学分析法完成尿液检验。结果:对100例患者的尿液检验结果如下:46例糖尿病史患者中,11例的尿蛋白、尿比重、尿酸碱度、酮体及尿糖均基本正常,但因糖尿病尚无彻底治愈方法,所以要定期开展检查,另外的35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观察。18例慢性肾炎史患者中,6例尿红细胞、尿蛋白呈阳性,12例基本正常。36例未出现病史的患者经尿液检验发现,11例为糖尿病患者,黄疸患者3例,尿路感染9例,酸中毒2例,11例正常。结论:尿液检验能够协助医务人员尽早发现各类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对于临床诊疗及病情监护有着广泛的意义。

    作者:田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手外科实习的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护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护生接受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兼自学教学方法(PBL),分别于带教前后进行知识技能测验,比较两组患者带教前后的学习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带教学习后均较带教前知识技能掌握牢固,但研究组护生成绩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同时研究组护生在临床学习中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明显改善。结论: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理论联系临床可提高自身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显微手外科手术中防止血管痉挛的护理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丰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手术配合(8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经皮肾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手术及其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治疗、护理后66例护理显效,6例护理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0%,患者中76例对我院治疗、护理总体满意,满意度为95%,患者手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并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过程中联合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雷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术后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其中试验组50例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即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后4天内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评估并采取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结果:术后4天干预组患者经过规范化管理和干预后,有效疼痛缓解率达90%。结论:对手术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穴位和下腹部按摩治疗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穴位和下腹部按摩治疗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共计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进行穴位和下腹部按摩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在患者出院时评价两组自主排尿时间以及尿路感染率。结果: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自主排尿时间和尿路感染率分别为(3.8±0.9天、2%)vs(5.4±1.2天、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穴位和下腹部按摩治疗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有良好积极的疗效。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系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进行引流管冲洗,术后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好引流管和穿刺皮肤部位,确保患者引流管通畅。结果:经过术后引流管的严格护理,患者引流管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了引流管留置所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TCD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肖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