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亚娟
对骨科老年患者压疮发生机制、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7.35,P<0.05),LVEDd差异比较(t=2.34,P<0.05),LVEF差异比较(t=4.28,P<0.05),差异均显著。结果:采取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侯喜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食管支架置入术过程中应用超细胃镜的临床价值以及具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07月-2014年07月于超细胃镜引导下实施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26例,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26例手术患者,全部一次性完成食管支架置入,完成手术后患者临床吞咽困难症状获得有效改善。结论:于超细胃镜的引导下对患者实施食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表现出的反应较小,依从性表现良好,针对食管癌狭窄患者难以进食的现象可以有效解决,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月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68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急诊初步评估和处理后,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68例患者,急诊死亡3例(1例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肝脏破裂,1例发生心梗,1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血气胸),其余患者在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结论:在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护中,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效补充血容量,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患者2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10.6±24.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7±25.8)ml。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药学服务中产生的纠纷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方法:根据药学服务中经常出现的纠纷及其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其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计价差错、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还有加强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等一些方面着手,以减少服务中形成的纠纷。
作者:孟宪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浅析分娩过程中产妇与医生的有效沟通对于阴道分娩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方法:我院共接生阴道分娩初产产妇264名,将其平均分为沟通组和常规组,沟通组的医生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与其积极沟通,并掌握一定的技巧,而常规组产妇则行常规分娩。将两组产妇的助产率(MR)、出血率(BR)以及新生胎儿窒息率(SR)进行比较。结果:沟通组产妇的MR和BR和新生儿SR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医生进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并将其应用在产妇分娩的临床实践中,能明显降低MR、BR和新生儿SR,对于保障母儿安全和阴道分娩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朱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产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产科护理服务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等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肿的临脓床特点及治疗,为减少临床医师漏诊误诊,及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情况。结果:116例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只有45例患者出现腹痛,116例中大部分呈现出空腹血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呈"四高三低"现象。6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4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8例行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3例行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110例好转出院。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C反应蛋白、血沉和B超有助于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治疗应及时纠正高血糖,抗感染,脓肿予以穿刺引流,必要时切开引流。
作者:贺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用于临床护理观察的30例需要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是由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根据这30例产妇的不同情况,对临床手术的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护理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对护理事故进行有效防范。结果:这30例需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有1例发生术中低体温现象、1例发生术中恶心呕吐现象、其余28例产妇皆未发生任护理事故,总护理安全率约为93.3%。结论: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而对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护理风险做出及时判断和有效防范,从而加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安全性,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妇与婴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王永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这是一名就读于中专的新生,入学以后,性格内向,在事物的认知方面有偏差,产生不适应新生活环境的情况。常出现失眠和低落的情绪,不能投入到学习当中。根据其自身出现的情况,进行积极的合理情绪干预治疗。
作者:郭俊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出院指导。然后比较两者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致残率为5例(20.0%)及病死率为2例(8.0%)均低于对照组的致残率10例(40.0%)及病死率5例(20.0%);观察组患者满意为24例(96.0%)要高于对照组的20例(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减少因脑出血而引起的致残情况和病死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阿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 组(35例)与 B组(35例),应用达克宁栓为 A 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硝酸咪康唑为 B 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A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病情的复发率为4.44%,B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病情的复发率为15.55%。A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 B 组患者。结论: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推荐用于临床。
作者:王春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4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5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在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典型孕囊型42例,不均质包块型16例,不同类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可为临床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刘艳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32例(53.3%),有效24例(40.0%),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7%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显著缓解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胃溃疡和出血的进一步恶化,加快胃粘膜病变部位的愈合和恢复,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湘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对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6,P<0.05),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孙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不良麻醉事件的成因及特点,提出相关思考,为临床麻醉的安全管理以及麻醉质量的改进提出相关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之间,我院手术室麻醉科的麻醉不良事件资料。结果:在以上18例麻醉不良事件中,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的为13例,约占72%。从患者年龄上来看,所有麻醉不良事件中,小儿患者为4例,约占23%,中青年患者为8例,约占45%,老年患者为6例,约占42%。从不良事件分类上来看,以上18例患者均为麻醉或手术操作损伤,及循环不良事件。从成因上来看,麻醉管理工作疏漏以及麻醉操作技术失误是导致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麻醉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业务素质,认真贯彻科学的麻醉流程,建立健全院内相关诊疗制度和流程,对保证麻醉安全,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耿艳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围产期保健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6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给予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系列监护)和对照组84例(未实施围生期保健),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38%(2/84),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病率6(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产期保健和产后出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做好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围产期保健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潘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62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1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对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3.26,P<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7.98,P<0.05)和记录时间(t=6.48,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7.34,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儿的认可,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崔卯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患者进食障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患者本能障碍的症状,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痴呆等症精神患者,都会出现几天到几周的进食障碍,既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的治疗,也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52例精神患者,分析精神患者产生进食障碍的原因,探讨精神患者进食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刘晓明;汪赛男;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