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峰
目的:探讨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Bassini疝修补术,观察组行PHS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及预后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术后自主能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显然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疗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1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林成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3.3%,不良反应分别32.0%、26.7%,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为5.5±1.4,对照组为4.7±1.2,两组之间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成本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成本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德建;陈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湿润暴露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的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前SAS 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5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润暴露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进行全面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萍;蒋存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显微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200例,10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100例纳入循证组给予心理干预、环境风险因素控制、并发症预防与合并症治疗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结局。结果:对照组断指与移植存活率75.00%、患者满意率68.00%低于循证组88.00%、79.00%,血管危象发生率37.00%、并发症发生率12.00%、伤肢功能障碍发生率25.00%高于循证组21.00%、4.00%、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加强风险管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控制并发与合并症,有助于提高治疗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邹红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为临床的常见危急重症,低氧血症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出现自主呼吸功能障碍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的使用,虽然是治疗和抢救患者呼吸功能障碍重要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其为侵袭性的操作,破坏了患者呼吸道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存在很多相关的影响因素,假如护理措施不到位,将会带来相当严重性的后果。因此注重对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硫酸镁及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丛柏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邢燕;徐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分别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和出科考试中,旨在体现急诊科的带教要求,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陆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120例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选取2010年-2011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唤沟通,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翠梅;王亚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三踝骨折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91%(50/55),89.09%(49/55);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5/55),1.82%(1/5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相当,但中医手法复位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经济性佳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脑卒中发生的急性期,给予科学细致的专科护理并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全面康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产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产科护理服务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等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社区对慢性病的干预措施,提升社区对慢性病的规范化预防水平。方法:我社区根据过去的干预路径经验,对慢性病社区干预的长度、时间、动态监测、周期等指标进行筛选,改变原有的路径书版本设计,提升社区干预路径水平。结果:医生对慢性病的每一步干预措施都有章可循,患者版的路径书让患者全年度都有计划的进行干预,能够积极的配合各项干预措施。结论:慢性病社区干预路径的创建和研究能够发挥引领航作用。
作者:郑建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进行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一般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计划护理,并在术后进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的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的天数,值得推广。
作者:何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400份,及2012年2月至11月期间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静脉血液标本1600份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控制措施前后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收集的14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45份(3.21%)不合格的血液标本,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16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11份(0.69%)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并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可以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能大大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笑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实施外科治疗的措施及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01年3月--2009年4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60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30人。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根治术联合造瘘肠管回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3年、5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3年、5年的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选取手术方式,从而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余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2013年在化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接受常规化疗和基础护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状况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的患者比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和心理障碍,更好的控制其诸如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让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理配合治疗,具有重要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娟;卢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护理的手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更加深入人心。心理科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采用了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使患者的陪护率有所降低,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满意度,此种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比起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更加的适应各种心理症患者,因此,值得我国临床的应用和大力推广,以下本文针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心脏病患者,调查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率(93.3%)明显优于心理护理前(78.3%),心理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心脏病患者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并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