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陈星

关键词:老年患者, 消化内科,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的对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和有效的预防.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强化了老年患者和家属对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能够有意识的避免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和避绕不安全区域,减少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危险的可能.结论 对老年消化科患者做好住院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院内危险的几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恢复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胆囊癌30例超声诊断及误漏诊的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及误漏诊原因,以期不断提高超声对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整合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结合术前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表现以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证实符合26例,诊断准确率为:86.7%;漏误诊4例,误诊率为:13.3%.胆囊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类型分为3种:①12例囊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型,占40%;②8例肿块型,占26.7%;③9例乳头结节型,占30%.结论 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但由于其超声表现的多样性,检查时应多体位和多切面的进行观察,避免误诊漏诊发生.

    作者:丁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信心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信心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仅对观察组进行自我管理训练.入组前及出院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比较.结果 入组前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作者:王同芳;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评估

    目的 分析研究对呼吸科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护理过程中通过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注重人文关怀.使患者接受镜检前焦虑评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时配合情况均明显改善.结论 优质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无患者及家属投诉,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是行之有效的行为.

    作者:石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的疗效判断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的疗效评判.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以后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的患者248例.所有糖尿病人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随机把病人分为:血塞通组(A组)86例、硫辛酸组(B组)78例,丹红加硫辛酸组(C组)84例.

    作者:谭普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宾阳县1998~2010年HIV/AIDS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宾阳县1998~2010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8~2010年宾阳县HIV/AIDS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8~2010年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底,全县累计报告HIV/AIDS 884例,属本地户籍的病例710例,其中,男性557例,占78.45%,女性153例,占21.55%;20~59岁的中青壮感染者占总报告数的77.46%(550/71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2.11%(86/710).2008~2010年,艾滋病病人与死亡的人数之和超过了无症状感染者人数.结论 宾阳县的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并进入了艾滋病发病高峰,多种传播途径并存,以性传播为主,防控难度加大.有关部门需加强救治力度,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干预措施.

    作者:黄时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观察、实验、调查方法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中的应用

    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科学调查是发现科学和确认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分析它们在对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经验事实的应用,揭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自觉掌握其特征和作用,培养正确应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的能力,可以为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胡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2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4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经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治愈21例,好转1例, 死亡2例,其因均为就医过晚,肠襻坏死,感染中毒太深,虽手术彻底切除坏死肠段,认真冲洗置管引流腹腔,但全身中毒症状终无法纠正,失去救治机会.结论 急性肠梗阻尽早明确诊断,一旦梗阻确定,要严格手术指征,早期手术,以免延误救治.

    作者:卓小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盱眙县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为了解当地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情况,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生活变化与主要疾病发生的关系,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对盱眙县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鑫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复杂危重,变化迅速,很多患者丧失自理能力.由于护理人员不能时刻陪护在床边,而家属陪护又缺乏专业知识,因此护理安全问题频发,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为了减少护理安全问题,我们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 通过2000年到2009年,在我院进行的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5例患者.她们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3岁.粘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85例.同时,随机抽取了同时期进行淡出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设置成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4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0岁.这两组产妇,一组单纯进行剖宫产手术,一组是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的剔除和单纯的剖宫产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有很大差异,两者同行的手术时间要明显的超过剖宫产的时间,但是,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发病率,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别.这就很好的说明,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不会增加手术之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感染率.结论 在剖宫产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比较可行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资历比较高、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妇产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尽量的剔除子宫肌瘤.

    作者: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新技术,可以暂时代替肝脏排毒,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时机,有利于残存肝细胞的再生,以及为肝移植病人争取到平稳度过供肝时期.通过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是顺利完成血浆置换治疗的重要基础.

    作者:肖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体检者晕针的预防

    目的 分析心理疏导在预防晕针中的作用. 方法从观察、沟通、放松等各方面进行干预. 结果使体检者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放松.结论 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完成采血过程,可降低体检者晕针发生率.

    作者:菅逸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5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住的10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每组患者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50例患者中,痊愈18例,痊愈率36%,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0%,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12例,痊愈率24%,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76.0%,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复发率低,出血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不仅代表着一所医院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维修管理工作对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者:朱仁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

    目的 探论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 收集48例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与131例消化内科和呼吸内科患者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骨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观察骨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临床防治骨折并发血栓性疾病和溶栓疗效监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叶汝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在绝经期困难取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对绝经后妇女取出IUD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160例绝经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80例绝经妇女,术前给予尼尔雌醇0.4mg顿服,于服药后第8天来站取器,取器前将米索200mg置于阴道和宫颈口2h后取器.对照组80例绝经妇女只用米索200mg置于阴道.结果 口服加局部两药联合应用,扩张宫口和取器容易程度优于术前只用米索阴道给药的取器方法.结论 绝经期妇女在口服尼尔雌醇的基础上,在取器前2h,在阴道及宫颈口放置米索粉剂是理想的给药途径和取器方法.

    作者:金益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科ICU护理安全问题操作及防范分析

    目的 研究外科ICU患者在实施护理时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我院外科的244例ICU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防止再次出现相应的问题.结果 经过认真的总结和学习后,常见的护理操作安全问题由1.25%~36%降低到0.36%~20%.结论 不断的分析护理上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外科ICU患者的不安全因素.

    作者:刘晓靓;李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的对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和有效的预防.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强化了老年患者和家属对住院治疗期间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能够有意识的避免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和避绕不安全区域,减少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危险的可能.结论 对老年消化科患者做好住院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院内危险的几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恢复健康.

    作者:陈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究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孕妇92例,针对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问题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结果 施行剖宫产术后的孕妇康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结论 针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加速产后康复,避免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行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娇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鼻腔出血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后鼻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70例后鼻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疼痛、不适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及不适评分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烧灼治疗鼻后腔出血,安全性高、患者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福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