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38例与常规护理组38例,对两组的预后情况作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QH评分及FIM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之后在护理上予以干预,可以说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帮助其更快的恢复到健康的水平.
作者:樊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因为人院的病人病情较重,免疫能力下降及损伤性检查较多容易导致感染加剧,这个问题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和后天感染、致病性细菌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的现象日益突出[1].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该领域,医院感染控制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2].对于重症患者,院内感染不仅增加住院治疗时间,增加医疗保健费用,更主要的是会使病情恶化,增加患者死亡率[3].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综合性ICU,几乎和临床各科疾病有所联系.病房总面积约65平方米,两个病房,一个比较狭小的房间,空气流通不畅,极大增加感染几率.经过预防和保健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不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现在医院感染控制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潘琴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建忠;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76.1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采用心理护理的措施提高乳腺癌护理品质.方法 对我院在2006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治疗的7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乳腺癌病人在确诊期、手术期、放化疗期以及康复期心理存在问题与采用的心理护理方针.结果 70例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压力都降低到了低程度,恐惧与焦急的心理显著减少,病人可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结论 对乳腺癌病人采取适合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升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赵雪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纳入观察对象.观察患者脱水、血糖、电解质的病情表现,针对性地加强胰岛素、补液护理及健康宣讲.结果 56例患者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尿糖、尿酮现象完全消失,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经过手术减张缝合、多次换药等,并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切口均已痊愈.结论 切口裂开的并发症治疗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
作者:张绍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期关腹困难患者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对9例因严重创伤、腹腔感染导致的一期关腹困难患者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进行夹心式减张缝合而暂时性关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7例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死亡率与基础疾病有关,而非暂时性关腹技术本身.结论 应用塑料薄膜袋双层暂时性关腹技术是一种价廉、安全有效的暂时性关腹手段.
作者:余科宏;张建文;赵玉国;杨文斌;罗一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麝香救心丸佐治心绞痛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日1次;麝香救心丸200mg/kg,静点加10%葡萄糖200 ml静点,每日1次,疗程14天;对照组给极化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 10%氯化钾10 ml+胰岛素6U)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量合剂(10%葡萄糖+ATP40mg+肌苷100mg),疗程14天.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具有明显可比性.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恢复.麝香救心丸可减轻急性缺血时的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和磷酸肌酶与三磷酸腺苷含量减少,保持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邢胜娟;王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变治疗的25例患者的CT和MRI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骶髂关节骨皮质侵蚀和缺损方面优于MRI,而且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但MRI可反映骶髂关节旁软骨破坏和韧带损伤.结论 CT与MRI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结合CT和MRI对患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黄广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仪器采用:GE LOGIQ5PRO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64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观察,探头:3.5C,探头频率3.0-4.0MHZ,统计分析超声图像不同的表现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64例肿瘤患者中直径73~92mm者为43例,直径25 ~27mm者为21例.其发生部位无特征性,内部回声不均,以粗细不均的点状略强回声为主者51例,混合型回声13例,“洋葱样”改变3例.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多者19例,少量血流信号者17例,无血流信号者2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液显像的特征对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钛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指标有脑钠钛水平、超声心电图、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方法 随机选取45名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按照他们的病情分成三个等级并且对应编号为①②③三个小组.选取15名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利用超声心电图测定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测定每组的血浆(BNP)水平,记录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随着高血压级别增加和心脏功能的恶化,BNP水平呈上升趋势.且病情越重,相关性越明显.结论 BNP作为临床高血压监测指标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是对心功能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黄尔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的实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行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且实行的方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各项护理指标项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并实行,能够使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的临床效果及肢体成活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35例断肢再植患者手术及术后的复健.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加用中药口服.治疗后按照MRC系统神经损伤评定标准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再植全部成活,MRC评价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减少术后高凝状态、吻合血管的应激性收缩、感染和局部血栓的形成作为断肢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利勇;李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主要对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前来我院救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就其对环境、医护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心血管内科环境进行优化,有效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态度以及治疗环境比较满意,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更具信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开展人性化服务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强治疗的自信心,有助于医护人员良好形象的树立及其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终有助于医院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萍;蔡荣;曼地努尔;塔吉古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1例,其中31例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治疗法,作为麦默通组,30例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安珂微创治疗法,作为安珂组,剩下3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式切除法,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疤痕长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麦默通组及安珂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疤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麦默通组和安珂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疤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法可有效的减低乳腺外科患者的手术时间、疤痕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症临床亚型的构成比例、发病因素、病前性格、病程、初发年龄、文化程度、治疗与转归.方法 选择92例住院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障碍占42.39%,有社会心理因素占72.83%,20~29岁发病率42.39%,初中以下文化占66.30%,痊愈及显效占76.09%.结论 亚型构成以躯体形式障碍占首位,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在神经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发年龄以20~29岁组发病率高,文化程度低者发病率高,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牟艳卉;陈昭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AMI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痛,也是威胁生命较重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AMI常合并并发症,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有诱因,所以,处理这些诱发因素,作好预防和护理对AMI的治愈非常重要,现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的主要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竺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真菌是常见的也是重要的变应原之一,其结构较为复杂,侵入机体后能迅速诱发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并随之发生变态反应,可引起癣茵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胃炎、过敏性结肠综合征、湿疹、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痰痒症、结膜炎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变态反应征.本文主要对常见致病真菌及其变态性反应作一简述.
作者:莫洪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