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泉州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刘建忠;陈明春

关键词:乙型肝炎, 感染, 携带
摘要: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组20例患者,B组20例患者,C组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骶骨麻醉状态下,行传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C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患者镇痛满意度、术后局部软组织水肿评分和创面愈合时间都显著优于A组合B租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环状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具有缓减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减轻软组织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临床效果.

    作者:伍文义;容朝宽;伍盛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包括齿线到乙状结肠直肠交界之间的癌变部位[1].目前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而这个手术的要求是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2].肠造口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是挽救、延续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的生活模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3-4].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O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技术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AO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手术之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没有发生伤口感染和骨髓炎;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 ~10周,临床愈合时间为5~6周;手术后没有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发生.参考手指总主动曲屈度(TAF)的评分标准并依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19例优,7例良,2例差,达到了92.9%的优良率.结论 AO微型螺钉内固定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中,应该选择适宜的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丙泊酚的合成工艺改进

    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以起始原料对羟基苯甲酸与异丙醇反应,生成丙泊酚4-羟基-3,5-二异丙基苯甲酸(2),(2)再与氢氧化钠加热脱羧,得到高纯度麻醉诱导剂丙泊酚,总收率约64%(以对羟基苯甲酸计),纯度99%.

    作者:陈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麝香救心丸联合治疗慢性心绞痛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麝香救心丸佐治心绞痛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0.6g,每日1次;麝香救心丸200mg/kg,静点加10%葡萄糖200 ml静点,每日1次,疗程14天;对照组给极化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 10%氯化钾10 ml+胰岛素6U)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量合剂(10%葡萄糖+ATP40mg+肌苷100mg),疗程14天.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具有明显可比性.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有利于心肌缺血的恢复.麝香救心丸可减轻急性缺血时的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和磷酸肌酶与三磷酸腺苷含量减少,保持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邢胜娟;王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9例绝经妇女宫内取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取环时间对妇女宫内取节育器(IUD)困难度和术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本计生服务所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施行的宫内取节育器的绝育妇女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整理妇女取节育器时间和节育器位置与取器难易程度的关系.结果 取节育器时绝经时间越长,取器难度越大,出血天数越长.结论 节育器应在绝经后及时到相关计生服务所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取摘,减少取器难度和痛苦.

    作者:谢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关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肠内引流术出现感染21例,发生率46.7%,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17例,发生率43.5%,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8例,发生率22.2%,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的感染率低于其它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构成有残余结石41%、伤口感染18.1%、电解质紊乱15.2%.术中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11例,未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残余结石出现多,采用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以及术中采用B超辅助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此外还应改良手术及护理方式,降低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二胜;王保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9820例农村妇女两癌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妇女病发病现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2012年对35~64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现将我院9820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唐瑞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享护理缺陷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分享护理缺陷来降低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护士把护理缺陷在晨交班、个人交班、集体会议甚至护理学术交流中拿来和同仁们一起分享.结果 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分享护理缺陷是降低护理差错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春花;梅铟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急性脑梗死的患者7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6例,观察组使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5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代斌;侯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了在产科分娩的13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产妇对专科护理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和家属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使产妇与家属掌握产科相关常识,减少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邓宝平;邱彩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4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除了5例合并外伤者清创缝合后数日痊愈,2例血压下降者经观察2日后出院外,其余均在24小时内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应积极抢救,加强护理.

    作者:张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体重危重先心病婴儿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笔者收集了2011年11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出生时体重在5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30例患儿进行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后2例患儿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心排严重以及全身性的毛细血管渗漏;有8例患儿并发相关呼吸机肺炎,4例患儿并发肺不张+相关呼吸机肺炎,2例患儿出现肺高压危象,9例患儿存在全身毛细血管渗漏,13例患儿依靠呼吸机进行呼吸,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对低体重儿危重先心病婴儿采取可以有效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病死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白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裂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切口裂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腹部外科手术并发切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经过手术减张缝合、多次换药等,并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患者切口均已痊愈.结论 切口裂开的并发症治疗配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切口愈合.

    作者:张绍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汉寿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检测分析

    目的 为了解我县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后麻疹抗体水平,以便为我县麻疹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全县11770名1-15岁儿童的手指末稍血,用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合进行定性检测,并分城镇农村和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的11770人中,麻疹IgC抗体阳性10723人,总阳性率为91.10%,各年龄组的阳性率都在85%以上.低年龄组儿童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结论 被检测对象抗体总阳性率为91.10%,但麻疹免疫效果存在年龄组和城乡差别,加强常规接种工作和在农村做好强化免疫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彭林荫;梁菊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2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积极防止及处理各种诱发因素,阻止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2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临床观察,尽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3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出院.结论 针对诱因及早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预防肝性脑病,缓解病情,促进意识障碍尽快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党彦华;张美琴;温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讨论其重要性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满意度为81.6%,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满意度为9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平均分为(86.42±2.32),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平均分为(95.88±2.48),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P<0.05).结论 将细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作者:冀伟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借助积极的护理手段和措施,3例患者因为消化道出血后进行止血没有效果而去世,另外37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预定的时间下实现了出院而后进行自我调养.结论 临床护理如果有小的花,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再次发生出血症状的几率就可以予以大大的降低.

    作者:胡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议含挥发油成分的常见中成药及储藏

    挥发油是中成药的常见成分,对医药业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含挥发油中成药物极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其存储条件难以掌握.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挥发油类中成药的存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慕妍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喜炎平、炎琥宁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喜炎平和炎琥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97.14%,炎琥宁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相当.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