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平;邱彩凤
目的 研究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并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系统性的帮助新生儿患者护理,总结其护理方法和心得.结果 我院80例患儿经过严格治疗和关怀备至的护理,78例患者均健康出院,2例新生儿患者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治愈率为97.5%.结论 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护理能够加快新生儿患者的恢复,降低新生儿患者的疼痛,减少痛程,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故预防与积极的护理能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痛发率.
作者:骆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器官连同腹膜壁层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处或腹股沟管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俗称“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其中以斜疝的发病率较高,且斜疝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本文就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腹沟股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赵加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液标本采集环节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标本采集程序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各种采血方法的主要程序以及采血过程的注意事项.
作者:杜兰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解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妇女妇女病发病现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2012年对35~64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妇女的宫颈癌、乳腺癌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现将我院9820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唐瑞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疗法的效果及科学性的护理对患者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科学性、针对性的专业护理,对透析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高、感染率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结论 血液透析疗法对肾病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注重护理的科学性、全面性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艳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关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肠内引流术出现感染21例,发生率46.7%,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17例,发生率43.5%,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8例,发生率22.2%,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的感染率低于其它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构成有残余结石41%、伤口感染18.1%、电解质紊乱15.2%.术中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11例,未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残余结石出现多,采用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以及术中采用B超辅助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此外还应改良手术及护理方式,降低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二胜;王保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笔者收集了2011年11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出生时体重在5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对30例患儿进行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手术后2例患儿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心排严重以及全身性的毛细血管渗漏;有8例患儿并发相关呼吸机肺炎,4例患儿并发肺不张+相关呼吸机肺炎,2例患儿出现肺高压危象,9例患儿存在全身毛细血管渗漏,13例患儿依靠呼吸机进行呼吸,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对低体重儿危重先心病婴儿采取可以有效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病死率,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白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治疗直肠息肉、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及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运用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结肠镜下实施常规切除治疗;在检查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强化护理配合.结果 100例均已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在4天至8天之间,平均为6.9天;出院后的随访时间是一年半,随访中有2例息肉复发,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在肠息肉治疗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简述:不安腿综合症作为一种疑难杂症发病机理不明,诊断并不困难.临床表现主要是严重的双腿不适,多在休息时出现,主要是在夜间重,需要经常的活动下肢或按摩后方可休息入睡片刻.否则就会有严重不可名状的双腿不适,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效果并不理想[1].银质针在软组织损害性疾病的治疗中,效果突出,机理独特.近两年,我们对银质针是否可以治疗不安腿综合症进行了临床验证,结果令人满意.2.方法:用银质针沿小腿前外侧纵向布针三排,第一排沿胫骨嵴外侧约1.0cm,第二排、第三排分别走行在腓骨前后缘,自上而下,每隔2.0~3.Ocm布针一枚,其中尽可能包括足三里、条口、丰隆、解溪、坵墟、悬钟、阳陵泉、陵后等穴,垂直进针直达对侧深筋膜为好.7 ~ 10天重复一次.
作者:李万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的基本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者24例,1例抢救后死亡,院前未急救者11例,2例死亡,其余32例均在现场接受急救方案并入院接受了进一步治疗,因此院前急救者比院前未急救者病死率低.结论 早期积极寻求诊断以及治疗,是减少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院前病死人数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建忠;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城镇社区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对策.方法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城镇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社区护理人员护理人才.结果 方便了社区居民,降低了医疗费用.结论 开展社区护理具有广阔前景和优越性.
作者:夏忠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现有的药剂科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是目前各大医院药剂科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自己所在医院药剂科的管理现状,结合当前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药学发展的方向,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的建议.
作者:贡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母婴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45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孕检正常的孕妇45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中ALT、AST、甘胆酸水平,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中的ALT、AST、甘胆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终止妊娠孕周/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结局有明显影响,全面加强孕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对症处理是预防母儿并发症发生,减少围生儿死亡,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关键,对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关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液筛查,如合格就对其标本进行ELISA的方法来检测献血者的抗HBc与抗HBcIgM,如果标本为阳性标本则用PCR的方法来检测献血者的HBV DNA,对此类献血者进行抗HBc滴度检测.结果 经常规血液筛查的血样有3000份,筛查成功后,发现在标本中有267份标本经检测为抗HBC阳性,而在267份抗HBC阳性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的样本有2份,在标本中有15份标本经检测为HBC IgM阳性.结论 应在血液筛查时多增强对核心抗体的检测,以防抗HBC阳性的血样与HBsA g阴性的血样传播HBV.
作者:杨昌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尿液中的潜血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尿液分析仪测定潜血结果的可信性;对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相同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尿液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与镜检结果有一定出入,假阳性均存在.结论 尿液分析仪虽然可以起到一定过筛作用,但不可忽视显微镜镜检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作用.
作者:吴经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重症监护室(ICU)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基地,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护理工作具有”紧急抢救、争分夺秒”的性质,而临床实习是护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对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的途径,对以后的发展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对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惠珠;潘玉琳;黄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60例结肠息肉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并给予系统的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所有结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高频电切术,术中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通过急诊肠镜进行止血治疗,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精心的术后护理可降低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享护理缺陷来降低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护士把护理缺陷在晨交班、个人交班、集体会议甚至护理学术交流中拿来和同仁们一起分享.结果 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结论 分享护理缺陷是降低护理差错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汪春花;梅铟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我县2010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后麻疹抗体水平,以便为我县麻疹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全县11770名1-15岁儿童的手指末稍血,用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合进行定性检测,并分城镇农村和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检测的11770人中,麻疹IgC抗体阳性10723人,总阳性率为91.10%,各年龄组的阳性率都在85%以上.低年龄组儿童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结论 被检测对象抗体总阳性率为91.10%,但麻疹免疫效果存在年龄组和城乡差别,加强常规接种工作和在农村做好强化免疫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作者:彭林荫;梁菊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