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剂科的管理现状和发展思考

贡美兰

关键词:药剂科, 管理, 发展
摘要: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目前现有的药剂科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药剂科的管理水平是目前各大医院药剂科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针对自己所在医院药剂科的管理现状,结合当前医院药剂科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药学发展的方向,提出几点关于如何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的建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封管液对浅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将生理盐水封管替代肝素盐水封管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方法 将使用浅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责任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输液结束用肝素钠盐水(50U/ml)封管,观察组输液结束用无菌生理盐水封管,两组均采用脉冲正压封管方法封管,观察次日管道通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管道通畅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浅表静脉留置针封管能替代肝素钠盐水封管,既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

    作者:覃秀灵;牙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00例电子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治疗直肠息肉、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及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运用结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结肠镜下实施常规切除治疗;在检查以及治疗的过程中,强化护理配合.结果 100例均已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在4天至8天之间,平均为6.9天;出院后的随访时间是一年半,随访中有2例息肉复发,经过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在肠息肉治疗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红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对比

    目的 比较不损伤伸肘装置的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6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肘关节功能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方法治疗40例,术后优良率95%,用肘关节后侧入路方法治疗25例,优良率84%.二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外侧入路愈合时间为2-5个月,后侧入路愈合时间为3-7个月.结论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对伸肘装置损伤小,创伤小,复位及固定可靠,有利患者恢复.

    作者:黄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临床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及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关于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肠内引流术出现感染21例,发生率46.7%,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17例,发生率43.5%,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出现感染8例,发生率22.2%,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的感染率低于其它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构成有残余结石41%、伤口感染18.1%、电解质紊乱15.2%.术中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11例,未辅以B超检查的患者出现感染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残余结石出现多,采用肝叶段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以及术中采用B超辅助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此外还应改良手术及护理方式,降低肝胆管结石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二胜;王保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乙肝核心抗体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液筛查,如合格就对其标本进行ELISA的方法来检测献血者的抗HBc与抗HBcIgM,如果标本为阳性标本则用PCR的方法来检测献血者的HBV DNA,对此类献血者进行抗HBc滴度检测.结果 经常规血液筛查的血样有3000份,筛查成功后,发现在标本中有267份标本经检测为抗HBC阳性,而在267份抗HBC阳性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的样本有2份,在标本中有15份标本经检测为HBC IgM阳性.结论 应在血液筛查时多增强对核心抗体的检测,以防抗HBC阳性的血样与HBsA g阴性的血样传播HBV.

    作者:杨昌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新员工培训计划的设计

    我站在制定新进员工计划及实施培训,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培训理念对新员工选择培训方向、确定目标和判断培训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了解培训的含义,认识培训的重要性端正培训理念.搞好新员工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燎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塞预防及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AMI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痛,也是威胁生命较重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AMI常合并并发症,病情反复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有诱因,所以,处理这些诱发因素,作好预防和护理对AMI的治愈非常重要,现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的主要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竺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价值.方法 对我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14例需输血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接受输血前检测,结果显示154例HBsAg(11.72%),25例抗-HCV(1.90%),1例抗-HIV(0.08%),17例梅毒抗体(1.29%).结论 输血前开展传染性指标检验,既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又是抑制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医院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

    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内涵的分析,探讨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范围,如何做好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的实践,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寻求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时策,及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和权限,医院内部审计监督在医疗收费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论证.

    作者:赵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的使用技巧

    留置针作为一种常见浅表静脉输液方式,可以用于多次间歇给药、补液输血、紧急抢救等,在现今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它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同时也利于患者肢体活动.1.临床资料:我院使用的静脉留置针敷贴是3L医用公司粘贴手术巾(医用手术薄膜),为直角无孔一面具有粘性规格为9cm ×6 cm透明塑料,其边缘容易卷角造成敷贴脱落,而且不透气、不透汗,因此容易引起皮肤感染、痱子、汗疹等,尤其是夏天,常常因为出汗而引起卷角使其粘贴性降低,易使静脉留置针脱出,降低留置针的利用率.

    作者:黄菲;龚进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新进展

    近年来,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因为人院的病人病情较重,免疫能力下降及损伤性检查较多容易导致感染加剧,这个问题比普通病房更加严重,和后天感染、致病性细菌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的现象日益突出[1].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该领域,医院感染控制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2].对于重症患者,院内感染不仅增加住院治疗时间,增加医疗保健费用,更主要的是会使病情恶化,增加患者死亡率[3].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是一个综合性ICU,几乎和临床各科疾病有所联系.病房总面积约65平方米,两个病房,一个比较狭小的房间,空气流通不畅,极大增加感染几率.经过预防和保健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不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现在医院感染控制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潘琴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针对性护理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56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纳入观察对象.观察患者脱水、血糖、电解质的病情表现,针对性地加强胰岛素、补液护理及健康宣讲.结果 56例患者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尿糖、尿酮现象完全消失,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危重,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排气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改良排气法的排气时间及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300例,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试验组150例.结果 改良组从取出输液管至扎止血带的时间比传统组缩短了5-10秒/人次,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达100%.整个输液流程利落,给人一种操作娴熟感,增加了护士的自信心.结论 改良排气方法节省了治疗时间,增加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的信心,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浪费及人为污染机会,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莫永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2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积极防止及处理各种诱发因素,阻止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2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临床观察,尽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3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出院.结论 针对诱因及早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预防肝性脑病,缓解病情,促进意识障碍尽快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党彦华;张美琴;温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乳腺癌手术术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的相关手术选择以及不同的根治术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确诊为乳腺癌的60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得出相关的结论,通过对经典根治术的补充和完善,使在治疗乳腺癌期间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结果 将经典根治术的缺陷补全,通过对治疗乳腺癌期间的伤口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美容,将治疗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结合在一起,对病人的心理、外形、生活质量和疗效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结论 在治疗期间不仅要考虑手术时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保证手术彻底,注意减少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率,多方面进行考虑,还要考虑术后对患者的心理,外形,上肢功能,注意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尽量使得治疗结果是好的.

    作者:张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目的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主要反应进行了观察分析,提出针对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了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40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有所减缓.结论 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之后的临床不良反应观察和精心护理,患者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安慰,多数患者树立起了战胜疾病延续生命的信心.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3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总体得分为(1.65±0.67)分,处于偏中等压力水平,以来自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压力水平高,其得分为(1.77±0.74).主要的工作压力源是面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指责、攻击性行为,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地位低,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和病人不合作.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对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系统管理,特别要针对其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钟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科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产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情况,探讨降低孕产妇医院感染率的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10年-2012年住院孕产妇为调查对象,制定调查相关的调查表.结果 院内感染63例,以产妇感染率高,为57例;其中剖宫产分娩感染51例,阴式产感染6例,住院剖宫产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阴式产;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手术切口、生殖道.结论 严格的无茵操作技术和综合的管理措施是产科医院感染控制关键.

    作者:刘衍华;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引发的血栓性疾病进行探讨和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院11名患有妇科肿瘤患者以及18名有血栓性疾病倾向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对分析其临床的特点、治疗、诊断以及预防的方法.结果 血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为肥胖患者、中老年妇女以及原发病是恶性盆腔肿瘤患者,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通过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对其进行避凝抗凝化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结论 肥胖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中老年妇女患者是术后引发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在手术前后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何浏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对于大鼠胃溃疡研究

    目的 研究治疗胃溃疡的给药方法.方法 通过胃溃疡大鼠模型鼠,分成单独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按照1∶0.3∶0.4的比例混合联合用药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3个组进行灌胃给药,并在给药后通过检测溃疡面积来得出治疗效果.结果 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联合给药组在进行14d的灌胃给药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溃疡面积相比P<0.05,另外阿莫西林组与联合用药组相比溃疡面积同样P<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莫西林单独给药能够起到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阿莫西林治疗.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